森维
,
徐宝强
,
杨斌
,
孙红燕
,
宋建勋
,
万贺利
,
戴永年
功能材料
以颜料级二氧化钛和木炭为原料,探索一种高频感应碳热还原制备超细碳化钛粉末的新方法,并借助XRD,SEM/EDS,原子吸收光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以及激光粒度分析仪等设备对粉末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原料二氧化钛和木炭在很短的时间内充分反应并制备出低杂质含量的超细碳化钛粉末,反应温度为1490~1510℃...
关键词:
高频感应
,
碳化钛
,
XRD
伍继君
,
杨斌
,
马文会
,
刘大春
,
戴永年
,
张广立
,
翟玉春
功能材料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法,用高活性金属Mg粉还原B2O3粉,通过镁热还原反应B2O3+3Mg→2B+3MgO制备出超细高能燃料无定形硼粉,研究镁热还原工艺对还原产物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盐酸溶浸后的还原产物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还原过程中生成的酸不溶物MgB6、BxO、Mg2SiO4、F...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
镁热还原
,
超细无定形硼粉
,
酸不溶物
,
一次颗粒
袁海滨
,
冯月斌
,
杨斌
,
郁青春
,
徐宝强
,
王鹏程
,
戴永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XRD、气相色谱仪、EDS及质量损失等手段与方法,在不同反应温度、系统压力、添加剂及反应时间对氧化铝在碳热及氯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碳热与氯化过程生成的气体主要是CO,含量达98.4%(质量分数)以上;碳热过程在50~100 Pa、高于1 693 K时,Al4O4C与Al4C3开始生成,且含...
关键词:
氧化铝
,
碳热还原
,
氯化法
,
氯化铝
,
真空冶金
刘艳丽
,
黄瑞安
,
刘山
,
姚耀春
,
方海升
,
杨斌
,
戴永年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1.010
以Li(CH3COO)·2H2O、Ni(CH3COO)2·4H2O、Mn(CH3COO)2·4H2O和H2C2O4·2H2O为原料,聚乙二醇20000为分散剂,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了具有立方尖晶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1.5O4.通过XRD、SEM和充放电测试对样品进行表征.850...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正极材料
,
LiNi0.5Mn1.5O4
,
倍率性能
,
循环性能
陈为亮
,
闫建英
,
宋宁
,
李秋霞
,
杨斌
,
戴永年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6.02.003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银粉,研究了以有机试剂BSG为还原剂,碱性条件下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用量、银离子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对所生成银粉粒径的影响.以PVA为表面活性剂,在反应温度为25~50℃、[Ag+]为0.1~0.5mol/L和高速搅拌的条件下,制备出了平均粒径小于100nm的银粉.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纳米银粉
,
化学还原法
,
制备
徐宝强
,
戴永年
,
宋宁
,
杨斌
材料导报
金属钛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可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因其昂贵的生产制造成本,大大限制了钛工业的发展.概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所开发的生产海绵钛的方法,时各种方法的优劣进行了简短评述,认为只有开发新工艺或改进传统工艺,降低钛生产成本,才能推动钛工业向前迅猛发展.
关键词:
钛
,
海绵钛
,
制备方法
,
综述
王伟
,
顾惠敏
,
翟玉春
,
戴永年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9.01.011
将低品位菱镁矿经900℃煅烧3 h制得轻烧镁粉,按不同比例与硫酸铵混合后,在不同温度下焙烧不同时间,使MgO转化成MgSO4,同时将焙烧过程中产生的氨气用水吸收得到回收氨水;将焙烧产物分散于水中.过滤分离其中的Si、Ca、Fe、Al等杂质而得到MgSO4溶液,然后加入回收的氨水使MgSO4转化成Mg...
关键词:
低品位菱镁矿
,
氢氧化镁
,
"绿色"工艺
胡成林
,
代建清
,
戴永年
,
易惠华
材料导报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为了提高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用Ti4+对LiFePO4进行掺杂.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及电化学测试,研究了Ti掺杂对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Li3PO4为锂源,(C4H9O)4Ti为掺杂源,合成了单一相Li1-xTixFePO4(x=0....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LiFePO4
,
Ti掺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