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思国
,
朱永兵
,
郭富安
,
唐谟堂
,
向朝建
,
曹兴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晶体取向分布函数(ODF)研究了不同形变热处理制度下Cu-0.35Cr-0.15Zr(质量分数,下同)合金板带织构的演变规律,对各取向的体积分数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检测了不同状态材料在0°,45°和90°方向上的力学和物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合金冷轧板中主要有以{113}<332>...
关键词:
Cu-Cr-Zr合金
,
织构演变
,
性能
杨春秀
,
汤玉琼
,
郭富安
,
曹兴民
,
李华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Cu-4Ti-0.05RE和Cu-4Ti-0.12Zr-0.05RE两种合金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对比分析发现添加Zr元素会抑制时效过程中形成片层组织(即延缓过时效的发生);两种合金在峰值时效时析出相均为亚稳的β′-Cu4Ti相...
关键词:
铜合金
,
时效强化
,
电导率
,
调幅分解
杨春秀
,
郭富安
,
慕思国
,
曹兴民
,
朱雯
,
向朝建
金属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5-8192.2006.03.007
分析了Cu-Cr-Zr合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其组织性能与合金元素、强化方法及制备状态的关系,探讨了该合金在研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Cu-Cr-Zr系合金
,
高强高导
,
显微结构
,
强化机制
,
发展趋势
向朝建
,
郭富安
,
杨春秀
,
汤玉琼
,
曹兴民
,
慕思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高温拉伸试验和差热分析(DSC)确定了C194铜合金的热轧工艺,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热轧工艺对合金组织的影响,以及在其它工艺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采用两种终轧温度(780℃及650℃)后合金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C194铜合金的理想开轧温度为950℃左右;...
关键词:
引线框架
,
C194合金
,
热轧工艺
曹兴民
,
向朝建
,
杨春秀
,
慕思国
,
郭富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Cu-Fe-P系引线框架合金材料,研究了变形量及时效处理对该合金力学性能及物理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SEM和TEM等手段研究了加工热处理对合金微观组织影响规律,通过测定应力-应变曲线、维氏硬度和电导率来研究合金的性能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材料组织性能变化的机理.
关键词:
引线框架材料
,
铜合金
,
变形量
曹兴民
,
朱玉斌
,
郭富安
,
汤玉琼
,
向朝建
,
杨春秀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Cu-Ti合金的热模拟压缩试验.试验表明: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减少使峰值应力和稳态应力显著降低,变形温度会影响进入稳态流动所需变形量.建立的Cu-Ti合金高温变形时的流变应力模型表征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变形程度对流变应力的影响,模型的计算精度较高.根据实验建立了热加工图.通过对热压缩变...
关键词:
Cu-Ti合金
,
流变应力模型
,
不连续析出
赵永庆
,
曹兴民
,
奚正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热氢处理对两相钛合金TC21和β型钛合金Ti40加工态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合金渗氢后β相的数量增加,渗氢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有氢化物生成,优先在晶界或位错处聚集,后逐渐扩散到晶粒内部;TC21合金氢处理后,微观组织得到了明显的细化,当氢含量为0.4%(质量分数)时,其细化效果最佳;对于T...
关键词:
热氢处理
,
微观组织
,
钛合金
曹兴民
,
奚正平
,
赵永庆
钛工业进展
doi:10.3969/j.issn.1009-9964.2005.04.004
研究了α+β型钛合金TC21锻态组织的高温渗氢行为,通过对合金渗氢前后和除氢后的显微组织观察发现,渗氢后大β相的数量明显增加,并有氢化物的生成;除氢后,晶粒组织得到细化,原始晶界变得模糊,其相应的硬度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分析了氢致组织细化的机理.
关键词:
钛合金TC21
,
氢
,
组织
,
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