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秀兰
,
李恺
,
补辉
,
张建波
,
曾勇
,
罗江山
,
王朝阳
,
唐永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在改性的二氧化硅微球表面直接镀覆具有自支撑性金层,采用类似粉浆浇注的方法将镀金的二氧化硅微球成形,再将成形热处理后的块体样品用氢氟酸去除二氧化硅模板,成功制备出圆柱体形状的泡沫金样品.建立了简便的二氧化硅模板法制备超低密度块体泡沫金的工艺,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化学镀金后SiO2微球表面的金沉积层厚度为100~200 nm;热处理后,化学镀金层的颗粒出现了明显的聚集长大现象;模板去除后金沉积层具有良好的自支撑性,获得的块体泡沫金样品由金空心球壳组成,圆柱体直径约2.3 mm,密度约0.6 g/cm3,孔隙率高达97%.
关键词:
泡沫金
,
空心微球
,
可溶性模板法
金创石
,
张廷安
,
牟望重
,
曾勇
,
刘燕
,
吕国志
,
蒋孝丽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11.02.011
难处理金矿中,金为微细浸染型嵌布在黄铁矿和毒砂的晶格中而不能被充分浸出.本文通过热力学计算绘制了298.15KFeS2-FeAsS-H2O系的电位-pH图,由图可知黄铁矿和毒砂均可以被O2等氧化剂分解.FeAsS的稳定区完全包含在FeS2的稳定区范围内,说明在酸性条件下毒砂比黄铁矿的稳定性差,更容易被分解.当电位及酸度较高时,黄铁矿及毒砂中的硫以稳定的HSO4-、SO42-形式存在,而砷以H3AsO4的形式存在,表明预处理过程能够将包裹在金表面的硫化矿物解离脱除.热力学计算的结果为难处理金矿的浸出预处理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难处理金矿
,
预处理
,
电位-pH图
,
黄铁矿
,
毒砂
,
FeS2-FeAsS-H2O系
于绍欣
,
郭方敏
,
熊大元
,
李宁
,
曾勇
,
徐靖
,
朱自强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6.03.032
在量子阱红外探测器(QWIP)上制备光栅的目的是对垂直入射的红外辐射进行有效的耦合.为了研究光栅的光耦合性能,基于模式扩展理论,详细计算长波(14.7 μm)QWIP二维周期矩形光栅的耦合效率.计算结果表明,光栅周期D=4.7 μm,栅孔深度h=1.45μm,d(栅孔)/D=0.707时,光栅的耦合效率达到最大.并且从几何光学的考虑出发,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和分析.还讨论了二维周期光栅衍射光场的分布情况.
关键词:
光电子学
,
周期光栅
,
耦合效率
,
QWIP
,
焦平面阵列
曹辉
,
曾勇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7.03.002
应用超声辅助电解法制备金纳米粉末.电解液由柠檬酸三钠、硫酸钠组成;金箔作阳极,钛合金杆作阴极;钛合金杆作为超声波放大转换器与20kHz的超声波源相连接.由于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在阴极形成金聚集体将分散到电解液中,这样通过控制电流密度、超声波脉冲的周期和幅度就可以获得直径约为50nm左右的面心立方结构(fcc)的金纳米粉末.利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谱,表征了金纳米粉末的结构、形貌及其化学组分.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电解法
,
纳米粉末
,
金
苏康明
,
曾勇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7.04.005
文中从总结雪峰弧形构造带内各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入手,提出一个简明的金矿床分类方案,将区内金矿床类型分为石英脉型金矿与蚀变岩型金矿2个大类,石英脉型金矿又分为顺层与切层石英脉型2个亚类,蚀变岩型金矿分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与破碎蚀变砂岩型3个亚类,并阐述了不同类型的金矿与不同的地层岩性及构造组合之间的关系,以期指导区内金矿床勘查及开发工作.
关键词:
矿床分布
,
金矿床类型
,
石英脉型
,
蚀变岩型
,
雪峰弧形构造带
金创石
,
张廷安
,
牟望重
,
郑大录
,
曾勇
,
蒋孝丽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2.01.023
针对氯化物体系中金的浸出反应进行热力学计算,分别绘制出Au-Cl-H2O体系电位-pH图、lg[Au(Ⅲ)]-pH图、lg[ Cl -] -pH图,并分析了金氯化浸出过程的热力学影响因素.电位-pH图中存在着金氯络合物的稳定区域,在pH为中性或弱酸性并保持氧化电位高于0.9V的条件下,金将以AuCl4-的形态浸出.AuCl4-的稳定性很差,易受氯化物浓度、AuCl4-浓度等热力学因素的影响.加大氯化物浓度或降低AuCl4-浓度,在热力学上有利于金的浸出.在保证金尽可能浸出的角度来说,热力学上最佳条件为pH 3.5~7.8、氧化电位高于0.9V、氯化物浓度高于1 mol·L-1,AuCl4-浓度1×10-5~1×10-4 mol·L-1.
关键词:
液氯化法
,
浸出
,
金
李晓梅
,
肖华强
,
曾勇
,
陈维平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40424.002
利用Al-TiO2-TiC体系,通过机械球磨和反应热压制备出Ti3AlC2与Al2O3两相原位内生成增强TiAl3金属基复合材料.借助DSC、XRD、SEM和TEM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反应机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球磨50 h后的复合粉末经1 250℃/50 MPa保温10 min烧结后可得到组织均匀细小且致密的Ti3 AlC2-Al2O3/TiAl3复合材料,其密度、维氏硬度、室温三点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及压缩强度分别为3.8 g/cm3、8.4 GPa、658.9MPa、7.9 MPa·m1/2和1 742.0 MPa,1 000℃的高温压缩强度为604.1 MPa.Ti3AlC2-Al2O3/TiAl3复合材料的增韧机制主要包括Ti3AlC2和Al2O3颗粒的剥离、Ti3AlC2相导致的裂纹偏转和桥接以及Ti3 AlC2颗粒的变形及层裂.Ti3 AlC2-Al2O3/TiAl3复合材料在700~1 000℃温度区间内生成的氧化层虽不致密,但仍表现出优异的抗高温循环氧化性能.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组织结构
,
TiAl3
,
反应热压
,
原位合成
,
力学性能
,
抗氧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