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艺文
,
陈云贵
,
朱丁
,
吴朝玲
,
晁栋梁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在6 mol/L KOH电解液中添加不同浓度KF对商用AB5-型贮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合金的循环性能和循环后期的高倍率性能提高,通过XRD,SEM,SEI等分析表明,在电解液中添加KF生成的LaF3能显著提高合金耐腐蚀的能力,同时阻止合金电极在循环过程中析氢过电位降低,提高合金的...
关键词:
金属氢化物电极
,
LaF3
,
KF
,
循环性能
,
高倍率性能
钟成林
,
晁栋梁
,
陈云贵
,
陈艺文
,
朱丁
,
吴朝玲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快淬、热处理、快淬+热处理制备工艺对铸态(LaCe) 1.0(NiCoMnAl)5.0高容量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所有合金均为单相CaCu5型结构,快淬+热处理合金相的成分和结构的均匀性最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与铸态合金相比,热处理合金的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有所提高,但其倍率...
关键词:
贮氢合金
,
高容量
,
制备工艺
,
电化学性能
杨红
,
陈云贵
,
徐程浩
,
朱丁
,
肖艳
功能材料
利用不同的锂化合物Li2CO3、LiOH.H2O、LiNO3、LiF作为锂源,采用二步固相法合成了LiFePO4/C,研究了不同锂源对LiFePO4组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合成工艺条件下,采用4种不同锂源合成的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表现出明显差异。采用LiOH.H2O合成的...
关键词:
锂源
,
LiFePO4
,
电化学性能
钟成林
,
晁栋梁
,
朱丁
,
陈云贵
,
吴朝玲
,
徐程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系统研究了Co替代Ni对LaNi3.8型LaNi3.8-xCox(x=0.0,0.2,0.4,0.6)贮氢合金组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所有合金都由LaNi5、Ce5Co19和Pr5Co19相组成.随着Co含量的增加,3个相的相丰度发生变化,而且单胞体积也相应的增加,这使得合金的放氢平台...
关键词:
贮氢合金
,
LaNi3.8
,
Co替代
,
电化学特性
亓鹏
,
陈云贵
,
朱丁
,
徐程浩
,
黄丽宏
,
段晓波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镁和氧化亚硅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制备细硅,并采用湿法混料及高温热解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用硅/石墨/裂解碳复合负极材料.利用XRD、SEM、电化学测试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并结合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技术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可逆性和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材料首次可逆容量为880 ...
关键词:
Mg
,
SiO
,
硅/碳复合材料
,
负极
,
锂离子电池
丁兆楠
,
朱丁
,
陈云贵
,
段晓波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针对铁镍电池充电效率低和自放电大的问题,采用Li2O-2B2O3 (LBO)这种氧化物,研究表面修饰不同量LBO(0~1%,质量分数)的Fe3O4电极的组织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适当的添加量(如0.1% LBO)可实现Fe3O4表面的均匀修饰,且LBO和Fe3O4之间不存在化学反应;修饰0.1...
关键词:
铁镍电池
,
表面修饰
,
Li2O-2B2O3
,
析氢过电位
,
自放电
张蕾
,
朱丁
,
宋明
,
陈云贵
,
王晓飞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改进的置换反应,以三维网状结构泡沫镍为基底,制备了新型多孔Ag/Ni复合泡沫金属材料(Ag@Ni泡沫金属).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S)表明,泡沫镍基底上生成的金属Ag颗粒呈枝晶状且分布均匀.将其作为集流体首次应用于锂空气一次电池正极,通过线性伏安扫描(L...
关键词:
置换反应
,
集流体
,
锂空气电池
,
多孔Ag@Ni泡沫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