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赛
,
杨飞
,
李卫平
,
刘慧丛
,
朱立群
,
王贤明
,
宁亮
表面技术
目的研究含氟丙烯酸聚氨酯涂层作为船壳清漆,在光老化过程中疏水性能和防护性能的失效行为。方法通过接触角、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ATR-FTIR)、原子力显微镜( AFM)形貌,结合交流阻抗( EIS),研究涂层在室内外大气暴露环境、氙灯加速老化试验环境中的老化过程。结果光老化可以使涂层接触角显著降低,疏水性能下降。 ATR-FTIR和AFM分析表明,光老化使涂层表面氟含量显著降低,氧含量升高,表面粗糙度增大。与中性盐雾试验相比,氙灯加速老化试验中涂层电阻衰减速度更快。结论光老化过程中,涂层表面分子链断裂使涂层表面氟含量降低,疏水性下降,同时涂层电阻随老化时间延长而降低。
关键词:
氟改性
,
疏水
,
丙烯酸聚氨酯
,
涂层
,
老化
,
失效机理
王培鹏
,
刘慧丛
,
李卫平
,
朱立群
,
王利华
,
程红霞
,
王力强
材料热处理学报
以环保特性优良的植酸为基本成分(150 mg/L),通过添加少量生物缓蚀剂、稀土缓蚀剂等成分作为工序间零件的防锈溶液,对机加工零件经过工序间防锈处理的试样进行湿(相对湿度90%)热(50℃)环境下的加速腐蚀、中性盐雾腐蚀试验,考察机加工钢铁零件经过工序间防锈处理后的防锈性能和电化学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工序间防锈液处理的零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防锈性能优良。工序间防锈液中的植酸与生物缓蚀剂、稀土缓蚀剂在钢铁零件工序间防锈处理中具有协同效应。经工序间防锈液处理的试样其阻抗谱出现两个容抗弧,且腐蚀电位正移400 mV。
关键词:
工序间防锈
,
植酸
,
缓蚀剂
,
钢铁零件
郭艳红
,
李卫平
,
刘慧丛
,
朱立群
功能材料
采用水相分离法制备出了粒径在2~10μm之间的液体憎水剂微胶囊,研究了含憎水剂微胶囊复合镀铜层的制备工艺,讨论了试样放置方式、电流密度、阴阳极距离、镀液中微胶囊溶液含量、电镀时间等电沉积参数对复合镀铜层中微胶囊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试样水平放置时,复合镀铜层中微胶囊的含量明显增加;镀铜层中微胶囊含量随阴极电流密度、阴阳极距离、镀液中微胶囊溶液含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且随着电沉积时间的增加,复合镀铜层中憎水剂微胶囊的数量增加.
关键词:
憎水剂
,
液体微胶囊
,
复合共沉积
,
复合镀铜层
王景茹
,
朱立群
,
饶思贤
,
张峥
,
钟群鹏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4537.2005.04.008
以A3钢为例,研究了外加力场对不同腐蚀体系电化学行为的影响.探讨了外加力场对腐蚀速度的作用,认为外加力场并不会影响扩散过程的腐蚀速度,但是会加速活化过程以及混合控制过程的腐蚀速度.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受外力和腐蚀交互作用之后的金属表面形貌.并提出对局部腐蚀严重的腐蚀体系需要控制外加力场,以免造成局部应力集中过大,萌生裂纹的现象.
关键词:
腐蚀
,
力学-化学效应
,
阳极极化
,
应力集中
,
裂纹
杨飞
,
朱立群
,
李春雨
,
王贤明
,
宁亮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02.004
目的:研究氟改性和硅改性丙烯酸聚氨酯涂层在不同环境中的失效行为。方法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具有一定羟基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再将丙烯酸树脂与多异腈酸酯固化剂配合,获得丙烯酸聚氨酯涂层。通过在丙烯酸酯合成中引入含氟丙烯酸酯单体,制得氟改性丙烯酸聚氨酯涂层;通过在固化过程中引入氨基硅油,制得硅改性丙烯酸聚氨酯涂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分析涂层的化学组成。对涂层试样进行温度环境实验(室温和100,150益)、湿热环境实验和氙灯老化实验,分析涂层疏水性、光泽度等表面特性的变化。结果氟、硅改性有效提高了涂层的疏水性。未改性、氟改性和硅改性三种涂层在100益以下的环境中服役时,疏水性和光泽度比较稳定。硅改性涂层在150益的高温环境中较未改性和氟改性涂层失效慢。湿热环境对三种涂层的接触角和光泽度等性能影响不大。氟改性涂层在氙灯老化环境中的失效程度较另外两种涂层轻。结论氟改性涂层耐光老化性能较好,硅改性涂层耐温性较好。
关键词:
涂层
,
丙烯酸聚氨酯
,
氟改性
,
硅改性
,
环境行为
,
失效
张胜宝
,
师玉英
,
张旭
,
朱立群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1.04.020
通过工艺试验,确定了高强度丽绚涂层塑化阶段的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使尾轴花键的涂层能够在整体状况下进行修复,并且进行了性能试验以及疲劳试验,解决了飞机飞行故障,消除了丽绚涂层脱落对飞机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丽绚
,
涂层
,
塑化
,
疲劳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