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杰
,
赵春霞
,
赵燕妮
,
赵洁妤
,
李丽丽
,
路鑫
,
许国旺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5.01028
氨基化合物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植物提取液中氨基化合物代谢谱的分析方法。以烟草鲜叶为例,共检测出87种氨基化合物。其中43种氨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93~0.999之间,线性范围可达到4个数量级,检出限...
关键词:
柱前衍生
,
超高效液相色谱
,
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
三重四极杆质谱
,
氨基化合物
,
代谢谱
,
植物提取液
刘春波
,
赵静
,
苏斌
,
车广波
,
李春梅
,
袁晶
,
李丽丽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22706.0742
Re(Ⅰ)配合物能够产生较好的自旋轨道耦合,其内量子效率在理论上可以达到100%,比荧光材料高3倍.因其具有相对短的激发态寿命、室温下高的磷光量子效率、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使其被广泛关注.文章对Re(Ⅰ)配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Re(Ⅰ)配合物分子设计与电致发...
关键词:
Re(Ⅰ)配合物
,
电致发光
,
器件
李丽丽
,
周文辉
,
李永
,
林黎明
,
朱校斌
,
杨黄浩
,
王小如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114
以贝毒-软骨藻酸的结构类似物1,3,5-戊烷三羧酸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双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对软骨藻酸具有较好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经索氏提取去除模板分子后,在聚合物内部形成了与模板分子1,3,5-戊烷三羧酸以及结构类似物软骨藻酸尺寸、形状以及活性基团互补的结合位...
关键词:
软骨藻酸
,
分子印迹聚合物
,
记忆缺失性贝毒
,
固相萃取
李丽丽
,
王铎
功能材料
以醋酸纤维素(CA)作为成膜材料,以聚酯筛网作为支撑材料,利用相转化法制备正渗透膜,考察了正渗透膜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铸膜液中聚合物浓度以及制膜过程中环境湿度、凝胶浴温度及热处理温度对正渗透膜性能(水通量和截盐率)的影响规律。并利用SEM表征了膜表面和断面的形貌。结果表明,在原料液为0.1mo...
关键词:
正渗透膜
,
正渗透
,
醋酸纤维素
,
相转化
,
膜制备
李建康
,
杨延清
,
罗贤
,
原梅妮
,
李丽丽
,
张立武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提出了用"残余应变不平衡法"来检测SiCf/Ti基复合材料的残余热应力.即在复合材料中单边多加入基体合金而形成层状材料,冷却中因残余热应变不平衡而产生弯曲,测量弯曲变形量,计算复合层间的热应力和应变,得出产生残余热应力的起始温度为704℃.采用Schapery模型计算不同温度下SiCf体积分数为35...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
弯曲变形
,
热膨胀
,
残余热应力
李丽丽
,
郑丽君
,
冯亮花
,
刘为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14186/j.cnki.1671-6620.2015.03.003
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验证的方法研究了富氧蓄热钢包烘烤过程,得到了氧气体积分数分别为21%、25%、29%的情况下钢包内衬烘烤过程中的温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烘烤16h后,采用任何富氧方式均能达到预期的烘烤效果;同时在保证包衬加热效果相同的条件下,富氧到25%时可减少煤气消耗5.2%,富氧到29%可减...
关键词:
钢包烘烤器
,
数值模拟
,
蓄热燃烧
,
富氧燃烧
黄文宗
,
孙容磊
,
张鹏
,
连海涛
,
李丽丽
,
刘艳伟
玻璃钢/复合材料
通过对自动铺带(Automated tape laying,ATL)成型工艺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铺放质量评分标准.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设计了铺放工艺参数优化实验,分析了热风温度、铺放压力和铺放速度各工艺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对铺放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自动铺带
,
响应曲面法
,
Box-Behnken实验设计
,
工艺参数
,
铺放质量
,
预浸料
杨东杰
,
李丽丽
材料开发与应用
本文介绍了SiC半导体材料的性能优势,应用前景和制备方法,重点对物理气相传输法(PVT)制备SiC单晶做了描述,分析了SiC单晶材料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瓶颈,同时对SiC单晶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SiC
,
半导体
,
器件
,
物理气相传输法
车广波
,
袁晶
,
苏斌
,
刘春波
,
赵静
,
李丽丽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596
无机材料电子迁移率高、光谱响应范围与太阳光谱匹配,而有机材料价格低廉、合成方法简单、容易制作在基底上,因此在太阳能电池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阻碍有机太阳能电池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低、器件稳定性差、吸收光谱与太阳光谱不匹配,导致光电转换效率较低.若能将有机、无机材料二者的优点相结...
关键词:
有机太阳能电池
,
杂化体系
,
无机材料
,
有机材料
,
能量转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