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秉直
,
李伟英
,
秦祖群
,
赵冀平
,
尚亚波
,
谭章荣
,
范瑾初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5.01.009
采用混凝-砂滤-超滤膜的联用工艺对长江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混凝-砂滤作为预处理能有效地去除大分子的有机物.5个月的试验中,膜压差增长缓慢,实现了长期稳定运行.出水的浊度、CODMn和DOC的平均值分别为0.068 NTU,1.23 mg/L和1.3 mg/L.
关键词:
长江原水
,
超滤膜
,
混凝
,
膜压差
李开伟
,
李伟英
,
陆俊宇
,
马前
,
蒋福春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4.012
通过混凝-粉末活性炭(PAC)吸附-浸没式超滤膜(UF)组合工艺去除砂滤池反洗水(FBWW)中溶解性有机物(DOM),以降低后续回用过程中消毒副产物(DBPs)生成量.试验对3种混凝药剂——聚合硫酸铁(PFS)、三氯化铁(FeCl3)、聚合氯化铝(PACl)处理FBWW的效果进行了比较,探讨其对UV...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物
,
混凝
,
粉末活性炭吸附
,
砂滤池反洗水
,
浸没式超滤膜
郭金涛
,
李伟英
,
许京晶
,
谢良杰
,
桂学明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5.015
针对日益严重的水体藻类污染问题,分别选用粉末活性炭(PAC)、超滤(UF)及其组合工艺对富藻水体藻类物质(铜绿微囊藻)去除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单独的粉末活性炭工艺即使在高投加量情况下(PAC投加量为120 mg/L)对藻类物质去除效果不佳;单独的超滤膜工艺虽然对藻类物质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
关键词:
藻类污染
,
粉末活性炭
,
超滤膜
,
联用工艺
,
去除率
董秉直
,
曹达文
,
李伟英
,
范瑾初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3.06.002
考察在混凝-膜分离处理中,混凝条件如投加量和pH的变化对膜分离的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混凝条件的变化会影响矾花的尺寸大小和表面的Zeta电位,因而对膜过滤阻力有较大的影响.适当的投加量能形成较大的矾花,使滤饼层阻力较低;过量的投加形成较小的矾花,使滤饼层阻力较大.当矾花表面的Zeta电位与膜表面的电...
关键词:
膜过滤
,
混凝
,
滤饼层阻力
,
悬浮颗粒尺寸分布
,
Zeta电位
王文静
,
李国彬
,
王军皓
,
李伟英
,
王希望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6.02.018
介绍了不锈钢电化学着色工艺,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不锈钢电化学着色的试验方案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试验方案;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不锈钢着色膜的元素组成和元素价态进行了分析,这对着色膜层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不锈钢
,
着色
,
电化学
,
X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