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晓
,
王华平
,
杨敬轩
,
李喆
,
陈仕艳
,
徐月敏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4.24.007
研究了不同性质的纤维素酶对细菌纤维素(BC)的降解活性,着重探讨了在纤维素酶作用下,影响BC在模拟人体环境中降解行为的因素.研究表明中性纤维素酶在模拟人体环境的条件下对BC具有较高的降解活性.纤维素酶在模拟体液中的活性会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但并未丧失活性,纤维素酶在模拟人体的环境下依然具有长期降解BC的作用.β-葡糖苷酶对BC的降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β-葡萄糖苷酶在复合酶中质量分数为60%时,复合酶降解BC膜的速率达到最大.
关键词:
纤维素酶
,
细菌纤维素
,
β-葡糖苷酶
,
酶水解
高倩
,
李喆
,
李铭
,
刘涌
,
宋晨路
,
韩高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化学气相沉积(DBD-CVD)法制备TiO2透明自清洁功能薄膜,选用四异丙醇钛(TTIP)、NH3作为反应先驱体,另外再加入一定量的N2、Ar或者He作为稀释气体控制气体的流量和流速。通过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谱、X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镜、光催化性质、光亲水性质等测试表明,过DBD-CVD方法制备TiO2薄膜,只存在锐钛矿相,氮掺杂改变了薄膜中锐钛矿相晶粒生长的取向,从而影响薄膜的表面微观结构,促使光吸收限红移,提高了薄膜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效率,并改善了薄膜表面的亲水性能。
关键词:
TiO2薄膜
,
介质阻挡放电化学气相沉积(DBD-CVD)
,
表面微观结构
,
掺N
,
光催化性
,
亲水性
周彪
,
李喆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7.06.014
通过双溶液共混法制备纳米氧化硅(Nano-SiOx)/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微米二氧化硅(Miero-SiO2)/LDPE复合介质,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的分散状态.采用时域法对复合介质的界面极化特性进行测量分析.利用电流计KEITHLEY 6517A采集试样在2×106~2×107V/m的直流场强预压后的放电曲线,将随时间变化的电流数据进行傅立叶变化从而可以得到ε'-ε∞和ε″在低频部分的值.研究复合介质的损耗发现.随着电场的升高,介质的极化强度增大,介质极化机理会发生改变,并且极化峰值所在的位置比复合材料的低.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
纳米氧化硅
,
复合材料
,
慢极化
陈炯
,
苗建峰
,
尹毅
,
李喆
,
肖登明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9.06.014
用双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相同浓度的纳米SiOx/LDPE和微米SiO2/LDPE聚合物复合材料,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复合材料的分子间作用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聚乙烯分子链没有改变微米SiO2的谱峰,但对于纳米SiOx粒子,聚乙烯分子链使纳米SiOx的特征峰变宽、波数变小.采用PEA电声脉冲法对复合材料的空间电荷分布进行了测量,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Ox粒子的添加,使复合材料陷阱的能级变高,纳米SiOx/LDPE复合材料以异极性空间电荷为主,而微米SiO2/LDPE复合材料以同极性空间电荷为主.
关键词:
空间电荷
,
红外光谱
,
低密度聚乙烯
,
纳米SiOx
王明家
,
陈雷
,
王子兮
,
李喆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金相(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及能损谱(EELS)等手段,研究了含稀土轧辊用高速钢在1100℃淬火和550℃两次回火热处理过程的微观组织变化特征,重点探讨了碳化物行为。结果表明,淬火加热过程中热稳定性较高的MC和M6C型一次共晶碳化物难以溶解,亚稳态的M2C型一次共晶碳化物则发生分解反应得到MC和M6C两种碳化物,分解形成的M6C较MC量多且尺寸较大,小颗粒MC包含在M6C之中;淬火基体组织由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组成,淬火马氏体既有板条马氏体也有孪晶型马氏体。经两次回火后,残留奥氏体得以有效消除,大量细小富V的MC型二次碳化物弥散析出产生二次硬化现象。
关键词:
高速钢轧辊
,
碳化物
,
基体
,
淬火
,
回火
李逍霄
,
张敏
,
李喆
,
郑丹星
,
董丽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前人对有机Rankine循环和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研究,本文选出了一组有潜力的吸收式动力循环工质R245fa+DMF.利用外循环可视汽液相平衡(VLE)测定装置,本文测定了温度293.15~353.15K,压力15~700 kPa条件下R245fa+DMF体系的VLE数据.利用逸度系数法中的PR、SRK状态方程,活度系数法中的NRTL、Wilson模型,本文对体系的VLE数据进行了关联.偏差评价表明,NRTL模型能够较好描述该体系在实验温度压力下的VLE数据.从p-x图上可以看出,该体系呈现对Raoult定律较强的负偏差,显示R245fa和DMF具有很好的亲和性.因此,R245fa+DMF的组合具有成为吸收式动力循环工质对的潜力.
关键词:
汽液相平衡
,
R245fa
,
DMF
,
NRTL模型
,
吸收式动力循环
王旗
,
李喆
,
尹毅
,
吴建东
绝缘材料
为研究微、纳米氧化铝无机颗粒对环氧树脂导热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制备出了不同含量微/纳米氧化铝/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铝提高了环氧树脂的击穿强度,而微米氧化铝则降低了击穿强度。环氧树脂的热导率随着氧化铝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纳米氧化铝因氧化铝颗粒与环氧树脂之间的高热阻而对环氧树脂热导率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
微米氧化铝
,
击穿强度
,
环氧树脂
,
热导率
李喆
,
孙凌玉
复合材料学报
为实现不同冲击载荷下的吸能管结构逆向设计,应用复合材料强度和刚度理论,计算得到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正交各向异性的力学参数,同时应用非线性显式有限元算法模拟了轴向冲击载荷作用下管件的动态断裂过程。根据正交设计原理,得到了管件比吸能与其几何参数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并构造出了相应的响应表面。按照汽车正面碰撞对冲击加速度的要求,应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吸能管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了具有较优吸能效率和较小冲击力峰值的吸能管结构参数。结果显示:方管的变形模式、吸能量、冲击载荷-位移曲线变化趋势、冲击载荷峰值等与试验结果吻合很好;当管件的壁厚、截面长度、管长分别选取2.1、44、200 mm时,可得到设计域内的最大比吸能29.23 J/g。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能量吸收
,
有限元法
,
优化设计
,
轻量化汽车
操卫康
,
李喆
,
张蓓
,
盛戈皞
,
江秀臣
绝缘材料
doi:10.16790/j.cnki.1009-9239.im.2016.07.003
以聚丙烯(PP)为基料,将经过表面处理和未经过表面处理的不同质量分数纳米氧化镁(MgO)加入到PP中制得纳米MgO/PP复合材料,观察纳米粒子的分散特性,并对复合材料进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和热重分析(TGA),观察纳米复合材料的动态机械特性和耐热性。结果表明:纳米MgO在PP中分散均匀,但加入3%未经表面处理的纳米MgO时,纳米复合材料中有轻微团聚现象。纳米MgO/PP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约为2℃,纳米MgO的加入会提升粘流态转变温度,增大力学损耗因子,经过表面处理的MgO能整体上增加储能模量。低质量分数纳米MgO的加入不能提高PP的耐热性,当纳米MgO质量分数达到3%时,未经过表面处理和经过表面处理的纳米MgO/PP复合材料的初始热分解温度相比于PP分别提高了76℃和148℃。
关键词:
聚丙烯
,
纳米MgO
,
动态热机械分析
,
热重分析法
龚瑾
,
李喆
绝缘材料
doi:10.16790/j.cnki.1009-9239.im.2016.06.005
采用偶联剂对纳米BN颗粒进行表面处理,制备了经过表面处理的纳米BN/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对纳米/BN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击穿强度和空间电荷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微米BN添加量的增加,微米BN/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击穿强度随之降低;随着纳米BN添加量的增加,纳米BN/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击穿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微、纳米BN的添加会降低直流高压电场下复合材料内的平均空间电荷密度.同时,偶联剂处理会降低纳米BN/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加压时的平均空间电荷密度,增加纳米BN/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短路时空间电荷的消散速率.
关键词:
氮化硼
,
环氧树脂
,
复合材料
,
空间电荷
,
击穿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