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聚乳酸/聚己内酯/聚(ε-己内酯-L-丙交酯)共聚物三元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

张涵 , 孙志强 , 庞烜 , 周林尧 , 李帅 , 孙海波 , 陈文启 , 陈学思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6.09.150429

通过开环共聚合,合成了3种不同单元比例的ε-己内酯(ε-CL)与L-丙交酯(L-LA)的共聚物P(CL-co-LA)。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P(CL-co-LA)三元共混材料,研究了P(CL-co-LA)对共混材料微观形貌、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P(CL-co-LA)作为PLA/PCL不相容体系的界面增容剂,减小了PCL分散相的尺寸,改善了PLA/PCL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提高了共混材料的韧性。固定m(PLA):m(PCL):m(P(CL-co-LA))=80:20:10时,以P(CL49/LA51)(其中数字代表摩尔分数(%))作为界面增容剂效果最佳,共混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可达到(210±30)%。

关键词: 聚乳酸 , 聚己内酯 , 共混 , 增韧 , 相容性

阳极光电性能对聚合物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郭颖 , 刘桂林 , 朱华新 , 严慧敏 , 朱冰洁 , 李帅 , 于海民 , 李果华

人工晶体学报

为验证ITO的光电性能,以不同类型ITO作为光电阳极,采用旋涂与真空蒸镀的方法制备本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电池ITO/PEDOT∶ PSS/P3HT∶ PCBM/Al,研究了ITO表面形貌及光场分布对太阳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ITO厚度及表面形貌能够在有效收集空穴的同时,提高光子透过率,保证有源层对光子的吸收.合适的ITO阳极厚度及表面形貌能够有效提高聚合物太阳电池的光伏性能,使得聚合物电池的效率从0.07%提升至1.30%.

关键词: 聚合物太阳电池 , ITO电极 , 透过率 , 光伏特性 , 表面形貌

MEH-PPV/ZnO-QDs聚合物太阳电池光伏性能研究

郭颖 , 刘桂林 , 朱华新 , 严慧敏 , 朱冰洁 , 李帅 , 于海民 , 孙亚军 , 李果华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对苯乙撑](MEH-PPV)以及ZnO量子点(ZnO-QDs)制备了共混的聚合物太阳电池.利用稳态电流-电压测试,结合荧光光谱,研究了ZnO-QDs的含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电池的性能与ZnO-QDs的含量有密切的关系.随着ZnO-QDs含量的增加,电池的开路电压因为并联电阻的增加而减小,而短路电流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这是由于ZnO-QDs含量的增加会对电流产生两个相互竞争的影响,一方面,增加的界面面积会提高短路电流,另一方面,团聚现象逐渐严重以及串联电阻的增加会降低短路电流.光伏性能最优化电池的Zno-QD含量是88wt%,此时薄膜厚度约240 nm,在15.8 mW/cm2光照射下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0.24%.

关键词: MEH-PPV , ZnO , QDs , 太阳电池

Yb掺杂量对SrCeO3固体电解质导电性能的影响

张超 , 雷洋 , 刘晓鹏 , 李帅 , 何迪 , 张华 , 吕琴丽 , 吴云翼 , 蒋利军

人工晶体学报

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了Yb掺杂量分别为5%、10%和15%的SrCeO3电解质陶瓷粉体,通过Fullprof对SrCeO3电解质粉体的XRD图谱进行了全谱分析.通过电化学阻抗谱法对烧结电解质在不同气氛下的导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600~ 800℃温度范围内当Yb掺杂量为10%时,经过密度修正后理想致密的SrCeO3电解质具有最高电导率,在含水氢气气氛中800℃下电解质总电导率可以达到8.2×10-3 S/cm.当Yb掺杂量为15%时电解质中出现Yb3O4第二相,导致电解质总电导率有所降低.在不同气氛中电解质电导率由低到高的顺序为:干燥氩气<湿润氩气<干燥空气<干燥氢气<湿润空气≈湿润氢气.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 SrCeO3 , Yb掺杂 , 电导率

QF1基底上可见光区宽带增透膜研究

朱华新 , 刘桂林 , 高劲松 , 王彤彤 , 李帅 , 严慧敏 , 郭颖 , 李果华

人工晶体学报

本文以QF1为基底设计了一种宽带可见光区增透膜,即:增透波长0.4~0.8 μm,工艺实现采用了电子束蒸发物理气相沉积的方法,薄膜材料仅含有TiO2和SiO2,并分别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利用Edinburgh光谱仪对双面镀制该膜系样品的透过率进行测量,测试结果表明平均透过率达98.43%,通过SEM的膜层截面证实膜层比设计略偏厚,导致测试透过率与设计相比略有红移,但实际样品的光学特性与设计结果基本相符,具有宽带的增透特性.环境测试表明:薄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牢固度.该增透膜可以应用于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环境中.

关键词: 光学薄膜 , 电子束蒸发物理气相沉积 , 透过率

316L不锈钢基体氧化铝涂层的氢渗透性能

李帅 , 何迪 , 刘晓鹏 , 张超 , 王树茂 , 于庆河 , 邱昊辰 , 蒋利军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3.12487

在316L不锈钢上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法沉积了氧化铝涂层.使用XRD、SEM分析氧化铝涂层的物相和微观形貌,采用气相氢渗透装置对涂层氢渗透行为进行表征.结果表明,973 K退火处理后涂层为非晶氧化铝,涂层均匀、完整,厚度为190 nm.氧化铝涂层的氢渗透压力指数为0.56~0.78,说明氢渗透过程机制为表面过程和体扩散过程共同控制.氧化铝涂层的表观氢渗透率为P=1.99×10-6 exp(-117×103/RT)mol/(m.s.Pa1/2).氧化铝涂层的氢渗透激活能为117 kJ/mol,远高于316L不锈钢的66.6 kJ/mol,涂层对氢的渗透具有明显的阻挡作用.此外,在873~973 K氧化铝涂层对316L不锈钢的氢渗透阻挡因子(PRF)为59~119,涂层氢渗透阻挡性能优异.

关键词: 氧化铝 , MOCVD , 氢渗透 , 316L不锈钢

聚乳酸/聚己内酯/聚(ε-己内酯-L-丙交酯)共聚物三元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

张涵 , 孙志强 , 庞烜 , 周林尧 , 李帅 , 孙海波 , 陈文启 , 陈学思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6.09.150429

通过开环共聚合,合成了3种不同单元比例的ε-己内酯(ε-CL)与£-丙交酯(L-LA)的共聚物P(CL-co-LA).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P(CL-co-LA)三元共混材料,研究了P(CL-co-LA)对共混材料微观形貌、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P(CL-co-LA)作为PLA/PCL不相容体系的界面增容剂,减小了PCL分散相的尺寸,改善了PLA/PCL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提高了共混材料的韧性.固定m(PLA)∶m(PCL)∶m(P(CL-co-LA))=80∶20∶10时,以P(CL49/LA51)(其中数字代表摩尔分数(%))作为界面增容剂效果最佳,共混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可达到(210±30)%.

关键词: 聚乳酸 , 聚己内酯 , 共混 , 增韧 , 相容性

厚度对氧化铝涂层氢渗透性能的影响?

张华 , 李帅 , 何迪 , 杜淼 , 吴云翼 , 王树茂 , 刘晓鹏 , 蒋利军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11.028

采用反应溅射法在316L不锈钢上制备了氧化铝(Al2 O3)涂层.研究了涂层厚度与微观结构,以及氢渗透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对涂层的热循环性进行了评估.采用 SEM 分析 Al2 O3涂层的微观形貌,采用气相氢渗透装置对涂层氢渗透行为进行评价.结果表明Al2 O3涂层的氢渗透压力指数为0.52~0.88,说明氢渗透过程机制为表面过程和体扩散过程共同控制,且体扩散过程随温度升高而增强.涂层厚度对涂层表面形貌和氢渗透性能有较大影响,涂层表面质量、阻氢性能都随涂层厚度增加先上升后降低.110 nm 厚的 Al2 O3涂层有优良的阻氢性能,热循环前后的氢渗透降低因子(PRF)分别达316和298.

关键词: 氧化铝 , 反应溅射 , 氢渗透 , 涂层厚度

基于P3HT∶PCBM聚合物太阳电池阳极减反膜的设计与制备

朱冰洁 , 刘桂林 , 严慧敏 , 郭颖 , 朱华新 , 李帅 , 李果华

人工晶体学报

以薄膜光学的相关理论、太阳辐射的能量分布与P3HT的吸收光谱为理论基础,设计出在400 ~ 1100 nm范围的超宽带减反膜系,并利用真空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在玻璃基底上蒸镀减反膜,将玻璃基底在400 ~ 1100 nm波段的透过率提高了3% ~5%,光子通量增加了3%.接着,将减反膜应用到以P3HT和PCBM为本体异质结的聚合物太阳电池的阳极上,得到了具有阳极减反膜的聚合物太阳电池.经过对比测试分析,具有阳极减反膜的太阳电池效率比普通电池提高了3.23%,与光子通量提高值较为符合,这一结论为聚合物太阳电池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聚合物太阳电池 , P3HT∶ PCBM , 减反膜 , 光电转换效率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