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
,
季碧碧
,
曹远
,
李二锐
,
赵怀华
,
李建伟
,
曹晓华
,
孙玉
,
邢国兵
,
王文平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06.011
目的:提供一种以化学接枝法替代传统物理吸附法的理论思路,改善机制砂石粉在水泥中的和易性。方法先将机制砂石粉与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MPS )进行羟基反应,使其表面带有C C化学官能团,再与丙烯酸( AA)、2-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 MPEG)共聚。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场发射扫描电镜、热重曲线、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表征机制砂石粉的改性效果和表面结构。将合成的复合材料以不同的比例掺杂于水泥中,通过净浆实验研究合成材料与水泥的流动适应性和流动保持性。结果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以化学键的方式链接在机制砂石粉表面。与未修饰的机制砂石粉相比,修饰后的机制砂石粉的可流动性及流动保持性有较大改善。结论经高分子化合物改性后,机制砂石粉在水泥中的流动适应性和流动保持性有显著提高。该思路合成的新型材料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机制砂石粉
,
表面修饰
,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
分散性
王维民
,
颜维
,
李建伟
,
史顺亮
,
罗勇
硬质合金
doi:10.3969/j.issn.1003-7292.2007.01.005
研制了一种以铸造碳化钨、烧结碳化钨等为主要硬质相(颗粒)的Fe-C合金基复合增强管状堆焊焊条,介绍了该类管状焊条的设计与制造方法,对所研制焊条的堆焊层进行了组织和性能试验.试验证明:所研制的管状焊条在性能上达到甚至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替代传统的管状铸造碳化钨堆焊焊条,用于堆焊石油钻井工具,使用寿命明显提高.
关键词:
铸造碳化钨
,
烧结碳化钨
,
复合材料
,
管状焊条
韩玉芳
,
杨久俊
,
王晓
,
李建伟
材料导报
针对不同品种赤泥提出合理有效的综合利用手段,对郑州长城铝业有限公司的烧结法赤泥和拜耳法赤泥进行了组成、结构及活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显示烧结法赤泥中钙和硅含量较高,而拜耳法赤泥中铝和碱含量高.从赤泥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来看,其主要以铝土原矿物的形式存在.差热分析显示两者在加热过程均有铁不同价态的相互转化过程.从活性系数对比来看,两者的活性系数均大于90%,而拜耳法赤泥几乎达到100%.由此得出结论:烧结法赤泥需要调整其中组分,增加其活性,而拜耳法赤泥则需要降低其中的碱含量.若能结合其中稀土元素的分离,则赤泥可以变废为宝.
关键词:
赤泥
,
烧结法
,
拜耳法
,
理化特性
李建伟
,
李成岳
,
蒋小川
,
屈锦华
催化学报
采用微型等温积分反应器,在5 MPa, 210~270 ℃和气体组成(摩尔分数)CO 4.21%~14.48%, CO2 1.55%~13.67%, H2 58.34%~87.00%, N2 4.81%~26.50%, CH4 0~0.11%条件下,对国产C302低压铜基催化剂上甲醇合成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基于CO和CO2竞争加氢双路线合成甲醇的六种动力学模型,以Simplex-Marquardt与Merson复合法估计了相应的模型参数.数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六种动力学模型均是可信的.这说明由等温实验数据和传统的数理统计检验获得的动力学模型具有不确定性.
关键词:
铜基催化剂
,
甲醇合成
,
动力学模型
刘艳
,
李英霞
,
李建伟
,
陈标华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0.91237
以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四甲基氯化铵(TMACI)为复合模板剂,采用静态水热法合成了UZM-5沸石.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合成条件对UZM-5沸石的生长和晶化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热重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SiO2:(0.16~0.5)Al2O3:(0.4~1.0)TEAOH:(0.06~0.13)TMACl:20H2O的初始反应物摩尔比条件下,均能获得结晶良好的UZM-5沸石.适宜的晶化温度为403~423 K,过高的晶化温度将导致无定形产物的生成.当以硅溶胶为硅源时,晶化只需2 d,而以硅酸或硅胶为硅源时则分别需要4 d和5 d,过长的晶化时间导致杂晶方钠石的生成.Na+的存在容易导致UZM-9沸石的生成,影响产物的相选择性.
关键词:
UZM-5沸石
,
UZM-9沸石
,
四乙基氢氧化铵
,
四甲基氯化铵
,
水热法
,
硅源
,
钠离子
尹昌平
,
李建伟
,
刘钧
,
江大志
,
曾竟成
,
肖加余
材料导报
分别采用高强玻璃纱、Kevlar-29纤维和T300 3K纤维为缝合线对玻璃纤维方格布进行缝合,研究了缝合/RTM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面内拉伸性能和层间剪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未缝合复合材料层合板相比,缝合复合材料层合板面内拉伸性能有所降低(碳纤维缝合复合材料除外),在给定缝合密度下最大降幅为14%;缝合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层间剪切性能较未缝合层合板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给定缝合密度下最大达到了40%,缝合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层间性能.
关键词:
缝合
,
树脂传递模塑(RTM)
,
层合板
,
力学性能
吴建华
,
张海龙
,
张洋
,
李建伟
,
王西涛
功能材料
通过盐浴镀方法实现金刚石表面镀Ti,并采用模压铸造方法制备镀Ti金刚石/Al复合材料。研究镀层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刚石表面镀Ti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降低界面热阻,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包括降低热膨胀系数,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采用850℃盐浴镀Ti,镀覆时间180min得到的镀Ti金刚石/Al复合材料热导率高达488W/(m.K),在温度范围50~300℃之间,其平均热膨胀系数为9×10-6/K。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热导率
,
盐浴镀
,
热膨胀系数
李建伟
,
范建光
,
李英霞
,
陈标华
,
李成岳
催化学报
基于热力学分析、在线GC-MS测试和变空速实验获得的信息,对改性β分子筛上异丙醇(IPA)与苯常压气相合成异丙苯(IPB)反应的网络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确定了该反应体系的主反应和副反应,提出了能合理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网络结构: IP→AH2O+C3H6+C6H6(→←)-C6H6 IPB+C3H→6DIPB.采用微型等温积分反应器,在 n(C6H6)/ n(IPA)=8~17和T=513~573 K的条件下,对改性β分子筛上异丙醇与苯气相烷基化反应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依据所判识的反应网络结构和幂函数速率方程,以Simplex-Marquardt复合法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参数估计,建立了可描述反应动力学实验数据的双速率模型.
关键词:
异丙醇
,
苯
,
烷基化
,
异丙苯
,
反应动力学
,
反应网络
,
β分子筛
尹昌平
,
肖加余
,
李建伟
,
曾竟成
,
江大志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10.2.016
采用RTM工艺制备石英/苯并噁嗪复合材料,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其孔隙率的影响,并和石英/钡酚醛复合材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较之纯低压或纯高压的注射方式,先低压后高压的注射方式可显著降低孔隙率;注射温度对孔隙率有一定影响,较佳的注射温度应是树脂黏度达到100~500mPa·s时的温度;孔隙率随着纤维体积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而制件厚度对其影响不大.在给定的先1atm后4.5atm的注射压力,50%纤维体积含量,6mm制件厚度,钡酚醛和苯并噁嗪注射温度分别为62℃和96℃的条件下,石英/苯并噁嗪复合材料的孔隙率仅为0.32%,明显低于石英/钡酚醛的3.49%.
关键词:
树脂传递模塑
,
苯并噁嗪
,
钡酚醛
,
孔隙率
,
工艺参数
张洋
,
车子璠
,
李建伟
,
吴建华
,
王西涛
人工晶体学报
金刚石颗粒增强铝基(diamond/Al)复合材料是最受关注的新一代电子封装材料.本文采用气体压力熔渗法制备了金刚石体积分数达到65%的diamond/Al复合材料;通过对相组成及断口形貌的分析,明确了复合材料的界面优化机制及破坏方式,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随金刚石粒度的变化规律.气体压力熔渗法制备diamond/Al复合材料可以依靠基体铝与金刚石间的扩散反应实现界面优化,显著改善界面形貌,提高结合强度,复合材料断口微观形貌则呈现出典型的塑性断裂特征;依靠两相原位反应优化后的界面可以更加有效的实现热载流子的耦合移动和应力的传递,从而保证复合材料可以获得更为优异的热导率和力学性能;随着金刚石颗粒直径减小,两相界面的影响得以加强,因此复合材料热导率降低,热膨胀系数小幅减小,而力学性能提高,在本文选择的粒度范围内(30~ 150 μm),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热膨胀系数以及抗拉、抗压、抗弯强度的相应变化区间分别为400~760 W·m-1·K-1、4.5 ~5.3×10-6 K-1、143~ 94 MPa、603 ~ 363 MPa和429 ~ 277 MPa.
关键词:
金刚石/铝复合材料
,
界面优化
,
断口形貌
,
热物理性能
,
机械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