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姝
,
李春林
,
刘广宇
,
张大治
,
张阳阳
,
孙新德
,
刘中民
催化学报
在温度为210~300 ℃、压力为3~5 MPa、 LHSV为0.5~1.5 h-1 的条件下,用连续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丁烯-2在HZSM-5上的齐聚反应.结果表明: 丁烯-2在HZSM-5分子筛上的反应类型和产物中高碳烯烃的含量与温度、压力及空速有关.反应温度在300 ℃以下,反应产物主要是烯烃...
关键词:
丁烯-2
,
齐聚
,
HZSM-5
,
酸性
,
硅铝比
罗进
,
郑洪国
,
李仁勇
,
赵海能
,
李超
,
赵炯
,
李春林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6.06047
建立了柱后衍生-紫外检测-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高纯硅微粉中痕量铁和氧化铁杂质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具有阴阳离子交换基团的高选择性Thermo Scientific DionexTM IonPacTM CS5A色谱柱,选择与铁形成单一络合形态、中等络合能力的2,6-吡啶二羧酸(PDCA)为淋洗液,在线柱后...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
柱后衍生
,
铁
,
氧化铁
,
硅微粉
李春林
,
陈建
机械工程材料
以土状石墨粉和铜粉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铜/石墨材料,然后采用冲击波合成工艺制备了多晶金刚石微粉;研究了铜含量、石墨粒径、热处理以及复压工艺对其得率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晶金刚石微粉的得率随铜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石墨粒径的增大而先增后降,粒径为70μm时的得率最高;复压前,多晶金刚石微粉...
关键词:
铜/石墨材料
,
冲击波
,
多晶金刚石微粉
,
石墨化
李春林
钢铁
采用悬臂弯曲加载方式,以总应变范围(ΔεT)作为受检参数和控制参数,对船体结构钢低周疲劳表面裂纹扩展行为进行了研究,得到表面裂纹扩展速率d(2c)/dN与ΔεT的关系,提出了结构疲劳寿命指标的估算方法和表面裂纹低周疲劳扩展机制.
关键词:
船体结构钢
,
低周疲劳
,
表面裂纹
李春林
,
何艳丽
,
刘中民
催化学报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含碳的K-Co-Mo-C催化剂,通过改变碳前驱体的添加量以获得不同的碳含量,测试了催化剂上合成气制混合醇的性能. 结果表明,适量的残留碳增加了催化剂中活性相的分散度,提高了合成醇的收率和选择性,但过量的碳导致烃的选择性增加而醇的选择性下降,这是由于随着碳前驱体添加量的增加,催化...
关键词:
钾
,
钴
,
钼
,
碳
,
合成气
,
低碳醇
李春林
,
李宁
,
颜家振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07.023
将 Fe-16Cr-2.5Mo 合金在1100℃真空保温1 h 后分别炉冷,空冷和油冷,研究了热处理冷却方式对 Fe-16Cr-2.5Mo 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冷却方式所得合金的微观结构、内应力与阻尼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冷却速度减小,对数衰减率峰值增大,峰值所对应的应变振幅减小.合...
关键词:
Fe-16Cr-2. 5Mo合金
,
阻尼性能
,
冷却方式
,
内应力
田建华
,
陈建
,
李春林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9.06.023
以往在石墨粉表面镀铜存在过程复杂、成本高的缺点,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采用化学置换镀的方法在石墨粉表面镀铜,观察了镀铜石墨粉的微观形貌,研究了影响化学置换镀铜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化学置换镀铜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用镀铜石墨粉制备的复合材料中,铜能形成连续的三维网络结构,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性能;采用铁粉做还...
关键词:
镀铜石墨粉
,
化学镀铜
,
复合材料
李春林
,
伏义路
,
屠兢
催化学报
采用水热合成-负载法制备了Ni/Ce-Zr-Al-Ox催化剂,测试了该催化剂上CO2重整CH4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并考察了添加少量水蒸气对CO2重整CH4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含水蒸气的反应气中反应198 h后CH4和CO2的转化率分别为89%和98%,H2/CO摩尔比约为1.00,且没有任何失...
关键词:
镍
,
铈
,
锆
,
铝
,
复合氧化物
,
二氧化碳重蒸甲烷
,
水蒸气
,
积碳
李春林
,
伏义路
,
卞国柱
催化学报
采用水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负载法制备了相同NiO含量的Ni/ZrO2-CeO2-Al2O3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在CH4-CO2重整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及稳定性,测定了积碳量. 用CO2程序升温脱附方法测试了它们的CO2吸附性能,用H2程序升温脱附方法测试了表面Ni的分散度. 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
关键词:
镍
,
氧化锆
,
氧化铈
,
甲烷
,
二氧化碳
,
重整反应
,
积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