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凤
,
王日初
,
李海普
,
彭超群
功能材料
采用回流焊技术制备Cu/AuSn20/Ni(质量百分比)焊点,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电子万能试验机分析焊点在300℃钎焊后的界面组织及剪切强度。结果表明,Cu/AuSn20/Ni焊点在300℃钎焊较短时间时,AuSn20焊料形成(Au5Sn+AuSn)共晶组织,Cu/AuSn20上界面形成胞状的ζ-(Au,Cu)5Sn层;AuSn20/Ni下界面形成片状(Ni,Au)3Sn2金属间化合物(IMC);随着钎焊时间的延长,基板中Cu、Ni原子不断往焊料扩散,焊料成分发生变化,冷却后焊点的共晶组织消失,上界面形成ζ(Cu)固溶体,下界面的片状(Ni,Au)3Sn2不断长大形成连续IMC层,焊点组织最终由℃(Cu)固溶体和(Ni,Au)3Sn2IMC组成。钎焊接头的剪切强度随钎焊时间延长而增大,但是增大幅度较小。
关键词:
Cu/AuSn20/Ni焊点
,
界面反应
,
金属间化合物(IMC)
,
剪切强度
李海普
,
胡岳华
,
蒋玉仁
,
王淀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通过浮选实验、动电位和红外光谱测定,详细考察了变性淀粉在铝硅矿物浮选分离中的作用效果和机理.浮选实验显示:非离子淀粉和阴离子淀粉在pH<6时,抑制一水硬铝石的浮选,但当pH>6时,却对一水硬铝石浮选有活化作用;阳离子淀粉在较宽pH值范围内对一水硬铝石均有抑制作用;3种淀粉化合物在pH<6时均活化高岭石的浮选,当pH>6时活化作用较微.结果表明:变性淀粉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反浮选中实现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分离的有效调整剂,阴离子淀粉使矿物表面ζ-电位更负,阳离子淀粉使矿物表面ζ-电位更正,非离子淀粉使矿物表面电位绝对值减小.由实验结果结合药剂与矿物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得出结论:非离子淀粉主要通过氢键作用吸附于矿物表面,而静电力和化学键合力在阴离子淀粉和阳离子淀粉吸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变性淀粉
,
铝硅矿物
,
浮选
,
作用机理
李海普
,
万俊杰
,
王帅
,
常庆伟
,
欧阳明
材料导报
采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由溶液法及微波辅助固相法制备的醌胺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固相法制备的产物具有更高的电极活性、容量、循环稳定性和重现性.将此法制得的醌胺聚合物与金属锂组装成模拟电池,进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模拟电池的充放电效率最高可达92.7%,比容量约为41mA·h/g.
关键词:
醌胺聚合物
,
电化学性能
,
功能高分子
,
正极材料
,
锂离子电池
曹学锋
,
胡岳华
,
蒋玉仁
,
李海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以十二胺和丙烯腈为原料,常压下合成了阳离子捕收剂N-十二烷基-1,3-丙二胺(DN12),考察了其对高岭石、叶蜡石、伊利石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DN12的捕收性能优于十二胺;DN12的浓度为3×10-4mol@L-1时,对3种铝硅酸盐矿物的浮选回收率均超过80%,对3种铝硅酸盐矿物的捕收能力顺序为高岭石>叶蜡石>伊利石;浮选pH范围为5~8.动电位和红外光谱说明DN12与铝硅酸盐类矿物形成了氢键并产生静电吸附,且作用较强.
关键词:
N-十二烷基-1,3-丙二胺
,
铝硅酸盐矿物
,
反浮选
,
动电位
,
红外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