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铭
,
朱文帅
,
李宏平
,
荀苏杭
,
李猛
,
李亚男
,
魏延臣
,
李华明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5)61103-2
温和条件下,燃油深度脱硫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加氢脱硫(HDS)是石油工业上广泛采用的脱硫技术,它能够有效脱除燃油中的硫醚、硫醇和等无机硫化物,但对于芳香族硫化物(如二苯并噻吩、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等),则效果较差.对于上述有机硫化物的深度脱除,现有的加氢脱硫技术需要更为苛刻的反应条件...
关键词:
多相氧化脱硫
,
氧化钨
,
介孔二氧化硅
,
一锅法合成
,
有机硫化物
张鸿郭
,
熊静芳
,
李猛
,
庞博
,
黄晓武
,
陈迪云
,
罗定贵
,
王伟彤
,
陈永亨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3.2016070301
生物固定化是一种新型防控水源地水体重金属污染技术.实验采用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含铊废水,并研究了SRB处理含铊废水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包埋后SRB仍能够保持较强活性,pH和接触时间对固定化SRB处理含铊废水具有较大影响,包埋小球pH耐受性较好,最适pH值是6,处理在720min达到饱和...
关键词:
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
,
毒性
,
机理
,
沉淀
李猛
,
赵凤起
,
罗阳
,
徐司雨
,
郝海霞
,
裴庆
,
姚二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为研究纳米铝粉与微米铝粉对推进剂能量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最小自由能原理计算了含纳米铝粉和微米铝粉的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复合推进剂能量特性.结果表明,粒径大于150 nm的铝粉,其有效铝含量大于80%,纳米铝粉的氧化层厚度对推进剂配方能量特性参数标准理论比冲影响较大,且粒径越小,影响程度越大,微...
关键词:
纳米铝粉
,
微米铝粉
,
复合推进剂
,
能量特性
吕宏飞
,
张惠
,
杨杰
,
吴绵园
,
李猛
,
徐虹
,
白雪峰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63112.1105
为提高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热稳定性和发光效率,设计合成了新型萘基蒽类蓝光材料。以9-溴-10-(2-萘基)蒽为原料,分别同4-(1-萘基)苯硼酸和4-(2-萘基)苯硼酸在四(三苯基膦)钯催化下进行 Suzuki 偶联,合成10-(2-萘基)-9-(4-(1-萘基)苯基)蒽(NPNA-1)和10-(2-萘...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
芳基蒽
,
铃木偶联
,
蓝光材料
张作良
,
陈韧
,
孙野
,
李晓亮
,
李玲玲
,
李猛
,
邹宗树
材料与冶金学报
采用CO、H2对高铝铁矿焙烧球团在高温同步热分析仪(NETZSCH STA 409C/CD)中进行非等温还原.结果表明:焙烧球团经CO还原后,随着设定温度由1 273K升高到1 473K,最终还原度由32.21%仅增加到46.78%;而经H2还原后,随着设定温度由1 273K升高到1 573K,最终...
关键词:
高铝铁矿石
,
焙烧球团
,
非等温还原
,
还原度
,
铝铁分离
马久河
,
吕建刚
,
张磊
,
李猛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6.01.013
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回转叶片式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力计算模型,通过原理性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提出了可调倍数的概念,指出了获得较大的可调倍数是回转叶片式磁流变减振器获得实际应用的关键技术.对如何提高可调倍数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回转叶片式
,
磁流变液
,
减振器
,
特性研究
孙永喜
,
刘景华
,
徐锡坤
,
李猛
,
王新权
钢铁
分析研究中间包定径水口堵塞问题,在没有降低钢水中铝含量和改变水口材质的条件下,优化与水口堵塞有关的工艺制度和正确控制与水口堵塞有关的工艺参数,解决了中间包定径水口浇铸电炉铝脱氧钢水口堵塞问题.
关键词:
定径水口
,
电炉铝脱氧钢
,
水口堵塞
王凤彪
,
侯博
,
张金豹
,
李猛
,
李亚鹏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5.07.002
为了探讨微弧氧化膜层制备工艺理论,需对工艺中能量转变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微孤氧化电源,在恒电压/恒电流不同条件下制备含有氧化钛和双相钙磷成分的膜层试样,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膜层表面和截面形貌和结构特征;从热能和动能角度研究了微弧氧化系统各组成单元压降情况及系统导热散热特点.结果表明,恒流模式下,...
关键词:
TC4合金
,
微弧氧化
,
压降
,
能量转换
,
电势分布
李猛
,
汤文明
,
郑治祥
,
唐红军
,
吴玉程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6.09.017
采用铁、铝、钛、硼四元粉体机械合金化与后续热处理的方法合成纳米TiB2/Fe3Al复合粉体,并利用XRD、DSC、SEM和TEM等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球磨过程中,四元粉体形成了Fe(Al,Ti,B)过饱和固溶体,有序度不断降低,逐渐向非晶态转变,同时粉体晶粒尺寸逐渐细化,球磨40 h后Fe...
关键词:
TiB2/Fe3Al纳米复合粉体
,
机械合金化
,
热处理
汤文明
,
李猛
,
郑治祥
,
吴玉程
,
唐红军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5.06.007
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Ti5oC50元素混合粉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结构演变以及热处理对粉体结构的影响,讨论了TiC机械合金化合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合成TiC遵循逐渐扩散反应机制,反应首先形成纳米晶Ti(C)粉体,球磨10h析出TiC,随着球磨过程的进行...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
TiC
,
反应机制
,
结构演变
,
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