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检索条件:作者=李艳平  

  • 论文(8)

光照对湖泊上覆水DON影响机制及环境学意义

李秋材 , 张莉 , 王圣瑞 , 曹长春 , 赵海超 , 李艳平 , 李文章 , 席银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3.2016081501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光照对洱海上覆水溶解性有机氮(DON)影响,经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和荧光区域积分法(FRI)解析了DON含量、结构组分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环境学意义.结果表明:(1)未加汞光照条件下,洱海上覆水DON含量随光照时间延长呈波动上升...

关键词: 光照 , 上覆水 , DON特征 , 平行因子分析 , 荧光区域积分

振动流化床制备疏水纳米二氧化硅

唐洪波 , 马冰洁 , 黄海涛 , 李艳平

硅酸盐通报

本文以纳米二氧化硅为原料,六甲基二硅氮烷为改性剂,甲醇为改性助剂,利用振动流化床对疏水纳米二氧化硅进行了改性研究,分别探讨了改性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改性助剂用量、振幅和频率等因素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获得了较佳工艺条件:改性助剂用量为6%,反应时间15 min,反应温度300℃,...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 振动流化床 , 疏水 , 制备

连轧棒材多线切分原理简析

李艳平 , 张春燕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6.04.009

介绍棒材连轧切分轧制生产特点,重点对目前实际生产中两线切分、三线切分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对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四线切分技术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对棒材多线切分生产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 两线切分 , 三线切分 , 四线切分 , 切分原理

连轧棒材轧机切分孔型系统探索与实践

李艳平 , 崔耀辉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8.04.006

介绍连轧棒材两线、三线、多线(四线、五线)切分孔型特点,同时针对三线切分一道预切分孔型系统存在的问题,优化孔型,重新设计双道预切分孔型系统,在孔型系统共用基础上,唐钢一棒生产线Φ16螺三线切分生产成功,解决了三线切分生产过程切分不均,稳定性差问题,大大提高Φ16螺生产水平.

关键词: 连轧棒材 , 多线切分 , 双预切分孔型 , Φ16螺三线切分

TiO2/Mg(OH)2新型抗菌阻燃复合材料的研究

李雪 , 李艳平 , 杨鹏飞 , 孟波 , 刘云义

钢铁钒钛

采用氨气鼓泡法制备TiO2/Mg(OH)2多功能复合材料,其中以钛酸正丁酯为前躯体,硝酸铵和九水硝酸铁为氮、铁掺杂源,利用水热法制备了氮、铁共掺杂TiO2粉体.通过XRD、FE-SEM、FT-IR、TG等手段对所制备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75℃条件下,通氨时间为1h,产品粒度分散均匀,二次粒径为...

关键词: TiO2 , 复合材料 , 水热法 , 共掺杂 , 光催化

3,5-二硝基苯甲酰基高效液相色谱键合硅胶固定相的制备与评价

李来生 , 刘旭 , 黄志兵 , 葛小辉 , 李艳平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5.02.002

以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建立了一种制备3,5-二硝基苯甲酰基键合硅胶固定相(DNB)的新方法.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分析表征了该固定相的结构.根据元素分析碳含量结果,计算出DNB表面配体浓度为2.08 μmol/m2.以芳烃(PAHs)、酚类、芳胺类、硝基苯酚异...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 3,5-二硝基苯甲酰基键合硅胶固定相 , 保留机理 , 制备 , 评价

光谱法研究羟基葫芦[6]脲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分子识别作用

李来生 , 葛小辉 , 黄志兵 , 李艳平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07.011

采用紫外和荧光光谱法首次研究羟基葫芦[6]脲(HOCB6)与对氨基苯磺酸(ABS)之间的包结作用,考察了溶液的pH值、常见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等对该包合物的形成及荧光强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主客体分子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1: 1型的HOCB6-ABS外包合物,其包结常数为1.39×103 L/m...

关键词: 紫外光谱法 , 荧光光谱法 , 分子识别 , 包结作用 , 羟基葫芦[6]脲 , 对氨基苯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