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8)

节能型加盖钢包钢水热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罗家志 , 黄成永 , 仇龙 , 李英杰 , 赵国光 , 樊百林 , 廉开发 , 辛文萍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7.02.017

以钢厂生产用100 t钢包为研究对象,对静置过程的耦合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运用Fluent软件对钢包静置过程的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钢包加盖前后的温降变化曲线,分析包盖对钢包温度场的影响;设置钢包静置时间分别为10 min和60 min,分析静置过程包衬温度变化曲线.结果表明:钢包在前10 m...

关键词: 钢包 , 加盖 , 温度场 , 热耦合 , 数值模拟

Sol-gel法制备耐蚀涂层的技术及应用

许越 , 李英杰 , 吕祖舜 , 郭愿东 , 杨昱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5.02.024

Sol-gel法制备耐蚀涂层对提高基材的化学耐久性、防止氧化、控制腐蚀有显著的效果,有望完全替代传统材料表面腐蚀控制处理使用的毒性物质铬酸盐处理工艺,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表面处理技术.为了阐述该项技术的工艺方法及特点,综述了Sol-gel法制备技术在不同的金属基体--不锈钢、铝合...

关键词: 溶胶-凝胶涂层 , 腐蚀性能 , 耐蚀机理

粉煤灰中硅酸盐烧结反应过程的研究

佟志芳 , 康立武 , 李英杰 , 杨光华

硅酸盐通报

本实验研究了以KF为助剂粉煤灰焙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并以热力学计算为指导,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m1(粉煤灰):m2(KF)对反应形成酸溶铝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1073 K、焙烧时间1h、m1(粉煤灰):m2(KF)为5:1时,粉煤灰中铝的溶解率可达到95.03%.同时对粉煤...

关键词: 粉煤灰 , 烧结反应 , 热力学 , 动力学

AZ91镁合金稀土表面改性的研究

许越 , 滕玉洁 , 张勇 , 李英杰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4.05.004

研究了采用稀土多元共渗方法提高AZ91镁合金表面耐腐蚀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镁合金表面耐全面腐蚀、点蚀的性能,提高镁合金表面在温热潮湿环境下的稳定性.经过稀土渗入处理后的镁合金,显微组织均匀、致密,有利于耐蚀性的提高.

关键词: 镁合金 , 扩渗 , 稀土

BaAl2O4催化同时去除NOx和碳烟的性能研究

李英杰 , 林赫 , 黄震 , 上官文峰

工程热物理学报

BaAl2O4催化同时去除碳烟和NOx具有较高的活性.与非催化燃烧比,在BaAl2O4催化作用下,碳烟的起燃温度(tig)降低了175℃以上,最大燃烧温度(tm)降低了240℃以上.碳烟与BaAl204紧密接触、反应气体中O2含量越高、反应气体的总流量越低越有利于催化反应进行.通过漫反射红外光谱(D...

关键词: BaAl2O4 , 碳烟 , NOx , 同时去除 , 硝酸盐

具有生物标记功能基团的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质研究

柴文娟 , 李文先 , 孙晓军 , 任铁 , 刘瑜 , 李英杰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10.05.003

设计合成了均苯三甲酸单缩N-羟基琥珀酰亚胺单缩乙二醇酯双功能螯合剂(TEN)及其与稀土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稀土滴定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TEN)2·[OH]·mH2O·nNH3,[RE=Eu3+,Tb3+;TEN=C15H13O9N].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表明,配体TEN中的一个羧基与...

关键词: 生物标记 , 双功能螯合剂 , 稀土配合物 , 荧光光谱

等通道转角挤压Al--Cu合金的应力和应变疲劳行为比较

李英杰 , 刘世民 , 吴世丁 , 张哲峰 , 王中光

金属学报

通过恒应力和恒塑性应变控制疲劳实验, 比较了等通道转角挤压四道次的Al-0.7%Cu(质量分数)合金的疲劳寿命、表面变形形貌、疲劳开裂和疲劳断口。结果表明:样品发生明显的循环软化, 致使应变和应力疲劳寿命在高、低应力范围存在差别。在应变控制疲劳样品中, 塑性变形既可由剪切带来承担, 也可以由剪切带和...

关键词: 等通道转角挤压 , cyclic softening , shear bands

Cl对钙基吸收剂捕集CO2性能的影响

孙荣岳 , 李英杰 , 谢辛 , 吴水木 , 刘长天 , 路春美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分析纯CaCO3中浸渍添加Cl,利用双固定床反应器和热重分析仪研究了Cl对CaCO3循环捕集CO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l/Ca摩尔比大于0.25:100时,随Cl/Ca摩尔比继续增加,吸收剂循环碳酸化转化率迅速降低.当Cl/Ca摩尔比为4:100时,经5次循环后吸收剂基本失去循环捕集CO2活性...

关键词: 钙循环法 , Cl , 煅烧/碳酸化 , CO2捕集

阳极氧化铝模板合成介孔ZrO2纳米线及其光致发光性能

吕仁江 , 张福祥 , 李英杰 , 侯学功

机械工程材料

以P123为致孔剂,氧氯化锆为锆源,无水乙醇为溶剂合成前驱体,采用压力诱导的方法将前驱体注入到阳极氧化铝(AAO)模板的纳米孔道内,经加热处理后,在模板的纳米孔道内合成了具有介孔结构的一维ZrO2纳米材料;并用SEM、TEM、XRD、EDS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方法对ZrO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

关键词: 阳极氧化铝 , 模板法 , 介孔ZrO2 , 纳米线 , 光致发光性能

CaO/稻壳灰作为新型CO2吸收剂的循环碳酸化特性

李英杰 , 赵长遂 , 范荧 , 任强强 , 段伦博 , 梁财

工程热物理学报

提出了采用CaO与稻壳灰的水合产物作为新型CO2吸收剂.研究表明,当水合时间为8 h、水合温度为75℃和Si/Ca摩尔比为1.0时, CaO/稻壳灰吸收剂能获得最佳循环碳酸化转化率;经过20次循环反应碳酸化转化率可达0.44,比相同反应条件下CaO/H2O吸收剂的转化率提高了42%,是原CaO转化率...

关键词: CaO , 稻壳灰 , CO2吸收剂 , 碳酸化/煅烧反应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