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无铵助镀剂条件下氯化镍对锌层厚度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涂湛 , 王贺贺 , 李远鹏 , 江社明 , 唐囡 , 杨又华 , 俞钢强

腐蚀与防护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角钢在氯化镍含量不同的无铵助镀剂中助镀获得的镀层进行了镀层金属间化合物层形貌和镀层厚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氯化镍含量的增加,获得的镀层厚度不断减小,当氯化镍含量增加到6 g/L时镀层厚度不再随氯化镍含量的增加而减薄,氯化镍含量增加到6~8 g/L时镀层最薄,氯化镍含量为4~8 g/L时能获得厚度适中的镀层;氯化镍含量对镀锌层的形貌有影响,随着氯化镍含量的增加金属间化合物层中的ζ金属间化合物层减薄,晶粒尺寸减小.Г和δ金属间化合物变化不明显.

关键词: 氯化镍 , 批量镀 , 镀层厚度 , 金属间化合物

助镀剂中氯化镍对热浸镀锌层增重、厚度及形貌结构的影响

王贺贺 , 姚敢英 , 上官帖 , 李远鹏 , 江社明 , 唐囡 , 俞钢强

材料保护

目前,就热浸镀锌助镀剂中Ni盐含量的变化对镀层的影响研究报道不多.将低碳钢退火板采用不同NiCl2含量的助镀剂助镀后热浸镀锌,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学显微镜(OM)对镀层的厚度、结构、形貌及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iCl2含量在0~6 g/L内,锌镀层质量及厚度随着氯化镍含量的增加而减小,NiCl2含量超过6 g/L时,则不随氯化镍的增加而变化;氯化镍会增加锌镀层中δ金属间化合物相的厚度,细化ζ金属间化合物相,使ζ金属间化合物相更加致密,并减少ζ金属间化合物相的厚度,对η金属间化合物相影响无影响.

关键词: 热浸镀锌 , 助镀剂 , 氯化镍含量 , 镀层厚度 , 结构 , 形貌 , 金属间化合物相 , 低碳钢

预合金化温度对22MnB5锌基镀层组织和成分的影响

邱肖盼 , 张杰 , 李远鹏 , 江社明 , 孙世清 , 滕华湘 , 李学涛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13289/j.issn.1009-6264.2016-X190

采用扫描电镜及附属EDS能谱仪研究了不同预合金化温度对热成形钢22MnB5锌基镀层形貌及组织成分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预合金化时间下,随着温度的升高,镀层组成由开始时的ζ相、8相和Γ相逐渐转变为只有Γ相;镀层中的Fe含量逐渐增加,Zn含量逐渐减少,最终镀层中的Fe含量可达80% ~ 90%,而Zn含量最高可达到25%以上;预合金化工艺为600℃保温10 min,奥氏体化工艺为900℃保温5 min时能得到质量较好的镀层;试样在奥氏体化之后,镀层表面为ZnO和Al2O3,镀层中的组织几乎全部为α-Fe(Zn),只在表层有极少的Γ相.

关键词: 预合金化 , 22MnB5 , 锌基镀层 , Zn-Fe相

工艺参数对热浸镀锌抑制层的影响

陈斌锴 , 郝晓东 , 袁训华 , 江社明 , 李远鹏 , 张启富

腐蚀与防护

从锌液中Al含量、带钢入锅温度、锌液流动性和浸镀时间四个方面阐述了热浸镀锌过程中工艺参数对抑制层的影响,为在热浸镀过程中得到较好的抑制层,进而得到优质的镀层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热浸镀锌 , 工艺参数 , 抑制层

基板划痕对热镀锌及合金化镀层组织结构的影响

江社明 , 袁训华 , 李亚东 , 李远鹏 , 张启富

钢铁研究学报

研究了IF钢表面划痕深度对热镀锌镀层及合金化镀层表面缺陷的影响、划痕部位镀层的生长过程、组织结构及合金化行为.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热镀锌时锌液能够有效填充划痕凹陷,从而降低基板表面的划痕缺陷,但划痕缺陷可以遗传到合金化镀层表面;在镀层合金化过程中,与正常部位相比缺陷部位的合金化速度快;随着镀层合金化的进行,缺陷部位的Zn-Fe合金与正常部位的锌发生反应并生长,使缺陷部位的Zn-Fe合金的生成量增加,合金化镀层逐渐隆起.

关键词: 基板伤痕 , 热镀锌钢板 , 组织结构 , 突起

氢气含量对热镀锌低硅双相钢的表面氧化物形貌及可镀性的影响

李远鹏 , 黄沙棘 , 杨芃 , 江社明 , 张启富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自行研制的镀锌模拟设备,研究了氢气含量对于热镀锌低硅双相钢在连续退火镀锌后的表面氧化物形貌及抑制层的影响,并用SEM和XPS等手段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表面氧化物主要为MnO和Cr2O3,随着氢气含量的增加,氧化物数量和尺寸大小增加,但并没有影响氧化物的种类。随着氧化物数量和大小的增加,热镀锌后双相钢表面生成的抑制层质量下降。抑制层晶粒变得粗大,抑制层中出现空隙。

关键词: 双相钢 , 氢气含量 , 可镀性 , 连续热镀锌

抑制层和ξ-FeZn13相对热镀锌双相钢镀层附着性能的影响

胡春东 , 江社明 , 李远鹏 , 杨芃 , 陈宇 , 俞钢强

钢铁研究学报

通过对比研究3种不同双相钢变形下的镀层和抑制层形貌,寻找影响镀层附着力的因素.试验研究表明,Fe-Al颗粒细小且排列紧密时,镀层的附着性强;Fe-Al颗粒不连续紧密时,镀层附着力大大减弱.双相钢镀层变形时,含有ξ-FeZn13颗粒的镀层容易出现裂纹,且裂纹多数在ξ-FeZn13颗粒集中的区域.ξ-FeZn13颗粒能降低镀层的附着性能,降低镀层的质量.

关键词: 抑制层 , 附着性能 , ξ-FeZn13相 , 热镀锌

锌液中微量Mg对热镀锌层形貌、组织和耐蚀性的影响

王贺贺 , 唐囡 , 江社明 , 李远鹏 , 杨佑华 , 俞钢强

材料保护

目前关于在热镀锌液中添加微量Mg对合金镀层组织结构及耐蚀性影响的报道较少.采用Mg含量分别为0.05%,0.10%,0.30%的锌基合金在低碳钢退火板上热镀锌.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分析镀层的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及成分,并对镀层进行中性盐雾试验,研究了锌液中微量Mg对镀层的形貌、组织结构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锌液中添加微量Mg可明显细化镀层晶粒,使晶粒尺寸减小,锌液中Mg含量从0.05%增加至0.30%,镀层晶粒尺寸不断变小;添加微量Mg不影响镀层主体结构,但会细化各金属间化合物的晶粒,提高了镀层的耐蚀性,Mg含量升高,镀层耐蚀性增强.

关键词: 热镀锌 , 微量Mg , 锌基合金 , 组织结构 , 形貌 , 耐蚀性

Zn-10% Al-RE镀层钢丝组织及耐蚀性

王永亮 , 李远鹏 , 杨光糯 , 张予 , 白尧 , 张启富

腐蚀与防护

采用双镀法制备了Zn-10% Al-RE镀层钢丝.采用等离子体发射(ICP)光谱、SEM分析了合金镀液化学成分、镀层的化学成分以及组织结构,并与锌镀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Zn-10% Al-RE镀层中总混合稀土含量远低于合金镀液中的稀土含量.采用电化学分析和中性盐雾试验法对两种镀层的耐蚀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Zn-10%Al-RE镀层钢丝的自腐蚀电流密度约为锌镀层的二十分之一,中性盐雾腐蚀失重约为锌镀层的三分之一,说明Zn-10% Al-RE镀层钢丝的耐蚀性远远优于锌镀层钢丝.

关键词: Zn-10% Al-RE镀层钢丝 , 高耐蚀性 , 稀土 , 锌镀层钢丝

露点对DP590热镀锌的影响

王贺贺 , 齐春雨 , 李远鹏 , 江社明 , 张启富 , 俞钢强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为研究退火气氛露点对DP590热镀锌行为的影响,采用SEM,XPS分析了不同露点下DP590表面氧化物的形貌和类型以及不同露点下镀层横截面形貌和界面层形貌.结果表明,露点变化会影响DP590表面氧化物形貌,表面氧化物形貌随着露点在-10℃到-50℃变化,表面氧化物密度先升高再降低;露点变化不会影响DP590表面上Cr和Mn等氧化物的类型但是会影响Si的氧化物类型,随着露点变化Si的氧化物类型发生了改变;露点变化对氧化物的影响,后续会影响Fe、Zn之间的扩散,进而镀层横截面和界面层的组织结构,随露点从-10℃到-50℃变化,Fe、Zn扩散先加快后减慢,铁锌相先增多后减少.

关键词: 露点 , DP590 , 热镀锌 , 可镀性 , 氧化物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