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英
,
杨立
,
范有静
,
陈刚
,
赵玉山
,
吕久吉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3.04.006
研究了广西某难处理金精矿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粒度分布和金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金的品位为144g/t,银的品位为35g/t,砷含量为22.5%.金、银含量在各粒级中分布不均匀,不同粒级金、银品位不同,在<74μm粒级中金的品位最高达154.0g/t,银的品位为45g/t,砷为24.6%.金的载体矿物...
关键词:
难处理金矿
,
金赋存状态
,
载金矿物
,
毒砂
,
黄铁矿
俞娟
,
杨洪英
,
方钊
,
李林波
,
朱军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4.03.022
对某难选铜钼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辉钼矿呈网丝状,黄铜矿充填于其中,矿石的这种结构造成浮选分离困难.通过实验确定了铜钼分离浮选生产中的最佳药剂制度:在粗选阶段,硫化钠40.00 kg·t-,水玻璃1.00 kg·t-1,煤油0.50 kg·t-1;在一次扫选阶段,硫化钠20....
关键词:
铜钼矿
,
浮选
,
铜钼分离
,
矽卡岩铜矿
佟琳琳
,
姜茂发
,
杨洪英
,
殷书岩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8.01.004
湖南某高砷金精矿属于难处理矿石,含砷11.28%,含金66.18g/t,金的直接浸出率仅为21.91%.通过该样品5%、10%、15%、20%矿浆浓度的细菌氧化试验,发现金精矿砷的氧化率达到93%以上.细菌氧化渣的金浸出率随着矿浆浓度的增大而降低,5%矿浆浓度下细菌氧化渣的金浸出率为93.15%;1...
关键词:
冶金技术
,
砷
,
难处理金精矿
,
细菌氧化
,
氰化
,
金浸出率
訾建威
,
杨洪英
,
巩恩普
,
杨立
,
赵玉山
,
范有静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5.01.014
含砷难处理硫化矿经过细菌预氧化,将包裹Au的硫化矿物毒砂、黄铁矿等溶解、破坏,将Au暴露出来,可大大提高后续氰化浸出中Au的回收率.细菌氧化技术具有投入低、工艺简单、污染轻或无污染等优点.作者在回顾细菌浸矿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含砷难处理金矿细菌氧化预处理的机理、氧化菌种和工艺流程,并提...
关键词:
微生物冶金
,
砷
,
难处理金矿
,
硫化物
,
细菌氧化预处理
殷书岩
,
杨洪英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8.01.012
难处理金矿由于毒砂和黄铁矿等硫化物的包裹,直接氰化金的回收率很低,为了提高金的浸出率,必须先打破毒砂黄铁矿等的包裹.加压氧化是在高温高压下,在加压釜中由氧气作氧化剂氧化硫化物,破除硫化物对金的包裹,使金能直接与氰化物接触,提高金的浸出率.该工艺具有反应快、金的回收率高、环保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难处理...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
难处理金矿
,
加压氧化
,
预处理技术
,
加压釜
杨洪英
,
李雪娇
,
佟琳琳
,
陈国宝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为了高效回收高铅铜阳极泥中贵金属,改进阳极泥的现行生产工艺,采用XRD、SEM和显微镜等对阳极泥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阳极泥的颗粒较细,成分复杂,贵金属主要为Au 0.33%、Ag 9.94%、Pd 0.1%(质量分数);贱金属主要为Cu 16.35%、Pb 13.74%。主要物相包括金以及...
关键词:
铜阳极泥
,
工艺矿物学
,
贵金属
,
金
,
银
,
高铅
崔日成
,
杨洪英
,
富瑶
,
陈森
,
张硕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对含砷类型不同的金精矿和单矿物进行细菌氧化-氰化浸出研究,分析毒砂和雄黄对金精矿细菌氧化-氰化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细菌氧化过程中,含砷金精矿中的毒砂易被氧化分解,经过192 h的细菌氧化后,脱砷率可达93.10%;而雄黄无法被细菌氧化分解,且影响细菌活性,延长浸矿的停滞期;在氰化浸出过程中,...
关键词:
雄黄
,
毒砂
,
细菌氧化
,
氰化浸出
陈国宝
,
杨洪英
,
郭军
,
李雪娇
贵金属
铜阳极泥含有大量的贵金属和稀有元素,是提取贵金属的重要原料。对铜阳极泥原料进行预处理后,用自制的不同浮选捕收剂以选冶工艺流程分离富集贵金属,考察了不同条件铜阳极泥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经预处理后,采用自制药剂C,pH控制在2时进行粗选,粗选精矿中金、银的富集比接近4.5,银品位达到45%~50%,金...
关键词:
冶金技术
,
铜阳极泥
,
选冶技术
,
捕收剂
,
贵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