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少强
,
郁春锋
,
杨跃辉
,
郝斌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金相观察、定量统计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研究了含Ti和无Ti的Fe-40Ni合金在高温等温过程中的晶界迁移行为.结果表明:Fe-40Ni-Ti合金原始试样中存在两种析出,分别是凝固过程中形成的尺寸较大的TiN颗粒及锻压过程中形成的应变诱导析出相,尺寸为10 nm左右.在1100℃等温30 min...
关键词:
Fe-40Ni-Ti合金
,
晶界迁移
,
TiN析出
杨跃辉
,
蔡庆伍
,
武会宾
,
王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后9Ni钢中回转奥氏体的含量及其分布,并测定了两相区热处理(QLT)各阶段钢中的回转奥氏体含量,讨论了此过程中9Ni钢组织的演变,进而分析了该工艺对9Ni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经两相区热处理后,回转奥氏体的分布状态及稳定性对9Ni钢力学...
关键词:
9Ni钢
,
两相区热处理(QLT)
,
回转奥氏体
张坤
,
唐荻
,
武会宾
,
杨跃辉
材料热处理学报
淬火+两相区淬火+回火(QIT)能显著的提高9Ni钢的低温韧性。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探针(EPMA)对QIT处理的9Ni钢中逆转变奥氏体的含量、形貌、分布以及两相区淬火对逆转变奥氏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QIT处理的...
关键词:
9Ni钢
,
逆转变奥氏体
,
两相区淬火
杨跃辉
,
武会宾
,
蔡庆伍
,
程莉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XRD法测定了不同温度回火后9Ni钢中的回转奥氏体含量,并结合显微组织的变化,研究了回转奥氏体的形成规律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多种方法研究了所形成的回转奥氏体的稳定性.结果显示:540℃回火时,回转奥氏体的生成比较困难;570℃回火后其含量达到4.47%,且稳定性较高;570~600℃之间...
关键词:
9Ni钢
,
回火温度
,
回转奥氏体
,
稳定性
杨跃辉
,
蔡庆伍
,
武会宾
,
王华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9.03.002
通过XRD测定了9Ni钢中的回转奥氏体含量,并采用EBSD技术观察其在基体上的分布,研究了两相区热处理后回转奥氏体含量、分布及其稳定性的变化以及些这因素对9Ni钢低温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两相区处理后,9Ni钢的低温韧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两相区处理温度为650℃时,-196℃的冲击功最高,达...
关键词:
9Ni钢
,
两相区热处理
,
回转奥氏体
,
低温韧性
杨跃辉
材料热处理学报
对普通Q235钢进行55%的冷变形,然后加热至750℃并保温不同时间,水冷后获得了平均晶粒尺寸在5~8 μm,且具有双峰尺度分布的铁素体组织,讨论了此类组织的形成过程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825 MPa和970 MPa,此时仍具有11.4%的均匀伸长率.分析认...
关键词:
低碳钢Q235
,
双峰尺度
,
力学性能
杨跃辉
,
张晓娟
,
苑少强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示波冲击法测定了9Ni钢冲击过程中裂纹萌生、扩展等阶段所消耗的能量,并通过测定钢中回转奥氏体含量,研究了冲击断裂过程中回转奥氏体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回转奥氏体含量的增加,裂纹形核功不断上升,但趋势减缓,而裂纹扩展功则先快速上升后又大幅下降,峰值与回转奥氏体稳定性的峰值重合,表明稳定性差的回...
关键词:
9Ni钢
,
回转奥氏体
,
断裂机制
苑少强
,
杨跃辉
,
梁国俐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4.025
利用热模拟技术、金相观察及定量统计,通过分析Fe-40Ni-Ti合金快速升温过程中试样不同部位的晶粒长大规律,模拟研究了焊接过程中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行为.结果表明:温度最高的中心线附近晶粒长大显著,5 s内温度达到1350℃时,其尺寸达到了180 μm;而距离中心线4 mm处的热影响区及母材(试样端部...
关键词:
热模拟
,
Fe-40Ni-Ti合金
,
热影响区
,
TiN颗粒
,
晶界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