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富勒烯吡咯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电性能

林永生 , 陈昕 , 田玲 , 吴振奕 , 杨森根 , 凡素华 , 詹梦熊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02.009

采用肌氨酸甲酯(CH3NHCH2COOMe)与C60光化学反应制得富勒烯吡咯衍生物(C60Pyr),产率为67%(基于已反应的C60),并以其为配体,在N2气气氛下利用配体取代法合成了富勒烯吡咯金属配合物(PyrC60)-Pd(dppe),产率为51%(基于C60吡咯衍生物).采用元素分析、质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核磁共振(31P NMR)等测试技术对中间物及产物进行了表征,同时在光电化学电池中于GaAs电极上测量了化合物(PyrC60)-Pd(dppe)的光伏效应(PVE),研究了介质电对、配合物薄膜厚度对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yrC60)-Pd(dppe)/GaAs电极的值比单纯的GaAs电极的△V和△I相应值大得多,这种化合物具有优良的光电性能.尤其在O2/H2O介质电对中,光生电压值最大可达230 mV,光生电流最大可达8.7 μA.镀层厚度在0.5~1 μm时,光伏效应值较大.

关键词: 吡咯 , 富勒烯 , 光电转换

碳60·双二苯基膦乙烷合钯的合成和光电转化性能

吴振奕 , 杨森根 , 林永生 , 程大典 , 詹梦熊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5.06.008

在氮气氛中采用配体取代法合成了富勒烯双齿膦配合物C60Pd(Ph2PCH2CH2PPh2),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光电子能谱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产物的氧化还原性能及热稳定性能.在光电化学电池中测定了C60Pd(Ph2PCH2CH2PPh2)在GaAs电极上形成n+n型异质结光伏效应,结果表明:产物具有优良的光电转化性能,尤其是在Fe(CN)63-/Fe(CN)64-介质电对中,光生电压最大达到367mV;当C60Pd(Ph2PCH2CH2PPh2)薄膜厚度为1μm时,光伏效应值最大.

关键词: 富勒烯 , 钯配合物 , 光电性能

C60Ru(OCOCF3)(CO)(PPh3)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

吴振奕 , 李斌 , 杨森根 , 林永生 , 程大典 , 詹梦熊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4.04.008

在N2气气氛保护下,以KBH4作为还原剂,通过C60和Ru(OCOCF3)2(CO)(PPh3)2反应合成出C60Ru(OCOCF3)(CO)(PPh3),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配合物中-OCOCF3、CO、PPh3各占据中心金属的1个配位位置,C60以σ-π方式占据其余2个位置. 配合物的氧化还原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的还原电位比纯C60的还原电位负.

关键词: 富勒烯 , 钌配合物 , 合成 , 循环伏安法

C60Pd(Ph2POCH2CH2OPPh2)的合成与光电转化性能

吴振奕 , 邓小双 , 林永生 , 杨森根 , 程大典 , 詹梦熊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5.09.011

在惰性气氛中由取代反应合成出富勒烯金属配合物C60Pd(Pb2POCH2CH2OPPh2),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光电子能谱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测试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产物的氧化还原性能及热稳定性能.在光电化学电池中测定了C60 Pd(Ph2POCH2CH2OPPh2)在GaAs电极上形成n+n型异质结的光伏效应.结果表明,产物具有优良的光电转化性能,尤其是在I-3/I-介质电对中,光生电压最大达到95 mV;当C60 Pd(Ph2POCH2CH2OPPh2)薄膜厚度为1 μm时,光伏效应值最大.

关键词: 富勒烯 , 钯配合物 , 光电性能

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岩溶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林永生 , 裴建国 , 杜毓超 , 卢丽 , 樊连杰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11.2016032801

为研究广西红水河中下游流域马山地区岩溶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综合应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的方法,对研究区36组水样的12项指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为主,地下水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地下水化学特征受灰岩的风化?溶滤作用、人类活动、白云岩的溶解、工矿业活动等因子的共同影响,4个因子能够解释地下水成分形成的82.88%,其中灰岩的风化?溶滤作用是主要影响因子;地下水中的Ca2+、总硬度( CaCO3)、TDS、HCO-3主要受灰岩的风化?溶滤作用的控制,Cl-、Na+、NO-3和K+主要受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和生活废水等因素的影响,Mg2+受白云石矿物溶解的控制,SO2-4和F-反映了工矿业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 多元统计方法 , 岩溶地下水 , 水化学特征 , 广西马山地区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