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阳政
,
薛亚卓
,
李继定
,
陈翠仙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8.03.007
以Flory-HugginS理论为基础,详细推导了聚合物-溶荆-非溶剂三元聚合物成膜体系的双节线、旋节线和临界点求解方程,提供了方程的求解方法.根据此理论和方法,分别求解了聚合物杂萘联苯聚芳醚砜酮、杂萘联苯聚芳醚砜和杂萘联苯聚芳醚酮与H2O及NMP组成的三元体系在25℃时的相分离曲线.将计算结果与实...
关键词:
Flory-Huggins理论
,
双节线
,
相互作用参数
,
温度
,
相图
叶宏
,
李继定
,
林阳政
,
陈剑
,
陈翠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以聚己二酸乙二醇(PEA)为软段,不同的二胺、二酐为扩链剂,制备了七种不同硬段结构和含量的聚氨酯膜,并对其结构和热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硬段结构与其渗透汽化笨/环己烷分离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EA型聚氨酯膜可以有效分离苯/环己烷混合物中的苯,其中以二胺基二苯甲烷(MDA...
关键词:
聚氨酯
,
渗透汽化
,
膜分离
,
苯
陈剑
,
陈金勋
,
李继定
,
林阳政
,
陈翠仙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0.05.004
通过研究各种聚合物膜材料对液化气脱硫体系的适应性,并结合溶度参数理论,选定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为分离层膜材料;然后研究了制膜工艺,进行液化气脱硫实验.结果表明,使用HTBN/PAN复合膜在0.3 Mpa,20℃的操作条件下,通量达到113 L/(m2·h),分离因子达到26.
关键词:
液化气
,
脱硫
,
聚丁二烯-丙烯腈
,
硫醇
陈剑
,
李继定
,
李培
,
林阳政
,
陈翠仙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0.02.002
依据改进的Scatchard-Hildebrand模型、Flory-HugginS理论、线性粘弹性理论,通过建立的传质模型计算298.15 K和308.15 K下,水蒸气小分子在PJ膜中的吸附/脱附曲线.通过计算杨氏模量,研究了PI的玻璃化温度与杨氏模量的关系,以及PI结构对杨氏模量的影响.通过计算...
关键词:
聚酰亚胺膜
,
传质模型
,
扩散系数
,
水蒸气
叶宏
,
李继定
,
林阳政
,
陈剑
,
陈翠仙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9.02.008
通过两步聚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以聚己二酸乙二醇酯(PEA)为软段的聚氨酯脲(PUU)和聚氨酯酰亚胺(PUI)膜材料,用FT-IR,NMR和DSC等方法对两种膜材料的分子结构及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两种膜对芳烃/烷烃混合物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结果表明,两种膜都对芳烃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渗透性,在相同的...
关键词:
聚氨酯脲
,
聚氨酯酰亚胺
,
渗透汽化
,
膜分离
陈金勋
,
陈剑
,
李继定
,
林阳政
,
陈翠仙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0.02.013
渗透汽化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膜分离技术,尤其在汽油深度脱硫技术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以PEI超滤膜为支撑层,PDMS为复合层,制备PDMS/PEI渗透汽化FCC汽油脱硫复合膜.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ATR)对其进行了结构分析,考察了交联前后官能团的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复合膜表面...
关键词:
PDMS
,
渗透汽化
,
汽油脱硫
,
噻吩
陈剑
,
李继定
,
陈金勋
,
林阳政
,
陈翠仙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0.04.010
以PEI超滤膜为支撑层,PDMS为复合层,制备PDMS/PEl渗透汽化FCC汽油脱硫复合膜.由于实际汽油组成复杂,根据汽油中形态硫的分布情况,实验选择噻吩、2-甲基噻吩、2,5-二甲基噻吩、乙硫醚、丁硫醇5种典型的形态硫模拟实际汽油体系,考察不同形态硫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不同料液温度对渗...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
噻吩
,
硫醚
,
硫醇
,
汽油脱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