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涵
,
郑星
,
张文华
,
江波
,
朱超胜
,
靳婷婷
,
郑经堂
,
吴明铂
,
薛庆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偶联剂,利用超声化学法制备了PS/CdS核壳型复合纳米粒子.为了深入理解核壳型纳米粒子的界面行为和形成机制,详细考察了PVP加入与否及用量、前体加入顺序、Cd2+与S2-摩尔比和反应时间等实验参数对核壳复合材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PVP可改善CdS纳米粒子与PS聚合物基体间的亲和性,增强壳与核之间的相互作用,成功地将PS与CdS复合成单分散的、壳层完整且厚度可控的三维核壳型PS/CdS纳米复合粒子;且复合物比纯CdS粒子具有更高的可见光响应活性.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
,
核壳结构
,
偶联剂
,
界面行为
张洲全
,
黎小秋
,
涂湛
,
何正龙
,
朱辉
,
江波
,
肖文凯
,
朱黎
材料保护
变电站端子箱中的铜包铝电缆屏蔽线腐蚀严重,通过对其腐蚀产物及横截面的电镜(SEM)扫描、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分析,分别用稀HCl,NaCl和NaOH溶液进行盐雾腐蚀,验证了其腐蚀机理;又分别采用K2 Cr2O7,苯丙三氮唑和823溶液进行了防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腐蚀产物中存在Cl元素,AlCl3及CuCl等物质,阻火泥和屏蔽线外包覆材料中也有大量Cl元素;HCl溶液使铜包铝电缆屏蔽线腐蚀速率最快;823溶液浸泡对铜包铝电缆屏蔽线的防护效果最好.
关键词:
铜包铝电缆线
,
酸性化学腐蚀
,
电化学腐蚀
,
防护措施
任学冲
,
武明
,
褚武扬
,
李金许
,
乔利杰
,
江波
,
陈刚
,
崔银会
金属学报
研究了轮箍低倍组织和连铸温度对白点敏感性、断裂韧性和氢致开裂门槛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连铸温度对白点敏感性有影响,尾坯(低温)的白点敏感性略高于头坯(高温)。低倍组织对白点敏感性影响显著,柱状晶区的白点敏感性最低,等轴晶区的白点敏感性最高。但是,低倍组织和连铸温度对氢扩散、条件断裂韧性KIQ以及氢致开裂门槛值KIH均没有影响。
关键词:
轮箍
,
macrostructure
,
casting temperature
,
hydrogen induced cracking
,
flaking
任学冲
,
武明
,
褚武扬
,
李金许
,
乔利杰
,
江波
,
陈刚
,
崔银会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7.02.007
研究了轮箍钢低倍组织和连铸温度对白点敏感性、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铸温度对白点敏感性有影响,低温涛坯(尾坯)的白点敏感性略高于高温铸坯(头坯).低倍组织对白点敏感性影响显著,柱状晶区的白点敏感性最低,等轴晶区的白点敏感性最高.但是,低倍组织和连铸温度对氢扩散和条件断裂韧性KIQ均没有影响.
关键词:
轮箍钢
,
低倍组织
,
连铸温度
,
氢致开裂
,
白点
任学冲
,
褚武扬
,
李金许
,
乔利杰
,
江波
,
陈刚
,
崔银会
金属学报
车轮钢中白点形成的临界可扩散氢浓度为C0*=1.3×10-6(总氢浓度CT*=3.7×10-6). 当白点数量超过临界值(对应的可扩散氢浓度C0≥5.6×10-6), 则使强度和塑性急剧下降.但实际车轮中白点含量少(C0<3.9×10-6), 对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断裂韧性没有影响. 原子氢对断裂韧性KIC没有影响; 但如慢拉伸,则使塑性下降. 如恒位移加载, 则原子氢能引起氢致滞后开裂, 其门槛应力强度因子KIH随C0升高而线性下降, 即KIH=57.8-3.9C0. 但白点对氢致滞后开裂没有影响.
关键词:
车轮钢
,
flaking
,
atomic hydrogen
,
hydrogen –induced delayed cracking
龚帅
,
任学冲
,
马英霞
,
高克玮
,
江波
,
陈刚
,
赵海
材料热处理学报
对含碳量为0.54%的高速车轮钢热处理工艺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不同晶粒尺寸和珠光体片间距的显微组织,在室温下对具有不同显微组织的紧凑拉伸(CT)试样进行断裂韧性测试.结果表明,车轮钢的平均晶粒尺寸随奥氏体化温度升高而增加;珠光体片间距随冷却速率增加而减小.车轮钢室温下的断裂模式为解理断裂,断裂韧性主要取决于晶粒尺寸的大小,晶粒尺寸越小,断裂韧性越高.珠光体片间距对断裂韧性有一定影响,粗大的珠光体片间距会降低断裂韧性,并且当晶粒尺寸较小时,珠光体片间距的影响更明显.因此,实际工程中为提高车轮钢断裂韧性,合理的奥氏体化温度是关键,同时需适当增加车轮钢奥氏体化后的冷却速率.
关键词:
车轮钢
,
热处理
,
显微组织
,
断裂韧性
,
解理断裂
李胜军
,
任学冲
,
高克玮
,
宿彦京
,
江波
,
陈刚
,
赵海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对车轮钢(CL50)铸态/热轧态和热处理态组织中夹杂物的形态分布进行研究,并利用能谱对夹杂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S含量极低的情况下,CL50车轮钢中氧化物夹杂主要呈球形或多边形,随机分布,在轧制过程中不发生变形;增大S含量,铸态组织中开始出现球状、串珠状以及条状MnS-氧化物复合夹杂物,且有在晶界聚集的趋势,主要分布于网状铁素体或者孤岛铁素体中;热处理后夹杂物则分布于网状铁素体中,说明夹杂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铁素体的形核。在890℃热处理过程中夹杂物形态和分布没有明显变化。
关键词:
车轮钢
,
夹杂物
,
热处理
,
形态和分布
任学冲
,
褚武扬
,
李金许
,
乔利杰
,
江波
,
陈刚
,
崔银会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6.02.009
车轮钢中白点形成的临界可扩散氢浓度为C*0=1.3×10-6(总氢浓度C*T=3.7×10-6).当白点数量超过临界值(对应的可扩散氢浓度C0≥5.6×10-6),则使强度和塑性急剧下降.但实际车轮中白点含量少(C0<3.9×10-6),对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断裂韧性没有影响原子氢对断裂韧性KIC没有影响;但如慢拉伸,则使塑性下降.如恒位移加载,则原子氢能引起氢致滞后开裂,其门槛应力强度因子KIH随C0升高而线性下降,即KIH=57.8-3.9C0.但白点对氢致滞后开裂没有影响.
关键词:
车轮钢
,
白点
,
原子氢
,
氢致滞后开裂
任学冲
,
褚武扬
,
李金许
,
乔利杰
,
江波
,
陈刚
,
崔银会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6.03.008
研究了车轮钢中白点的形成过程,制备了白点(氢压裂纹)的真实断口,并与含白点试样的各种断口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先形成氢鼓泡,然后从鼓泡壁产生微裂纹,它们互相连接形成白点.白点断口和含白点试样的断口概念不同,前者为准解理,与氢致滞后开裂断口相同;后者则依赖断裂方式和试样厚度.钢中白点除了产生二次裂纹外,对各种断口形貌均无影响.车轮钢的滞后断裂由原子氢引起,与白点无关.
关键词:
白点
,
车轮钢
,
断口
,
氢致滞后开裂
任学冲
,
褚武扬
,
李金许
,
乔利杰
,
江波
,
陈刚
,
崔银会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7.01.010
研究了原子氢和白点对车轮钢冲击韧性和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扩散氢浓度较低(Co≤0.7×10-6)时,氢对冲击韧性及疲劳性能没有影响,白点降低冲击韧性并且使冲击韧性值的波动范围增加;当可扩散氢浓度较高(Co≥ 2.5×10-6)时,氢能促进疲劳裂纹的形核和扩展,白点能增加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并且使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发生明显的波动.
关键词:
车轮钢
,
白点
,
原子氢
,
冲击韧性
,
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