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珏钰
,
杜辰伟
,
李杨
,
张家泉
,
江中块
,
苏瑞先
,
汪洪峰
,
周秀丽
连铸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60070
连铸过程中的奥氏体晶粒尺寸会显著影响铸坯的热塑性,铸坯表面裂纹缺陷也往往与粗大奥氏体的形成有关.实验研究了将铸坯重新加热至1 350℃后保温时间对石油套管J55钢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奥氏体晶粒尺寸变大.综合分析表明,对于J55钢,在l 350℃时至少保温30 min才能使其晶粒尺寸达到连铸过程中当时的奥氏体晶粒级别.以往采用高温热拉伸实验模拟测量铸坯高温热塑性实验中,多未考虑连铸过程中的实际奥氏体晶粒大小,实验结果不能很好地反映高温铸坯的热塑性.
关键词:
J55钢
,
奥氏体晶粒尺寸
,
保温时间
,
热塑性
杜辰伟
,
兰鹏
,
李杨
,
陆珏钰
,
张家泉
,
江中块
,
苏瑞先
,
周秀丽
,
汪洪峰
连铸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60057
对J55微合金钢凝固相变包晶点和连续冷却过程的CCT曲线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分析,并利用高温共聚焦显微镜原位观察了试样凝固过程的晶粒度和组织.考虑各种合金成分的贡献,计算表明,J55钢属于微合金临界过包晶钢,凝固相变过程中δ相的比例可达69.8%.J55钢CCT曲线随晶粒增大向右移动.基于原位观察的晶粒度对其CCT曲线进行热力学计算和相变组织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冷却速率下两者所获得的组织基本一致.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通过成分和组织调控,降低J55钢连铸和热装热送过程中表面横裂纹敏感性.
关键词:
微合金钢
,
包晶点
,
CCT曲线
,
原位观察
,
表面横裂纹
汪洪峰
,
左敦稳
,
戴晟
,
潘玲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4.07.015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7022铝合金板材FSJ连接过程进行模拟,分别获得连接区的残余应力和变形规律,并通过实验验证模拟结果的正确性.通过模拟得出残余拉应力主要集中在连接区,连接区中间位置处在最大拉应力区,连接区两端和其他部位均是残余压应力;垂直于连接区方向上前进侧的变形也大于返回侧的变形,平行于连接区方向钥匙眼端比起始端翘起得高,整个变形如马鞍形状.
关键词:
7022铝合金
,
FSJ
,
残余应力
,
变形
,
热力耦合
汪洪峰
,
汪建利
,
左敦稳
,
段杏林
,
王珉
功能材料
针对10mm厚的7022铝合金进行了FSJ连接实验,并利用工具显微镜对连接区横截面形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前进侧的连接区塑化金属在搅拌针表面的挤压作用下瞬时针方向流入空腔,后进侧的连接区塑化金属在搅拌针表面的挤压作用下逆时针方向流入空腔。轴肩摩擦软化的塑化金属在搅拌头高速旋转下,形成涡旋流动并在轴肩下压力作用下流入空腔;随着搅拌针的高速旋转,空腔内的塑化金属向四周挤压,致使母材发生塑性变形,同时将底部部分塑化金属挤压到母材上表面,且在轴肩下压力作用下,挤压到轴肩外围形成"飞边";由于涡旋流动,致使连接区中间部位的金属层下凹,形成连接区表面中间部位凹陷。造成了连接区"减薄效应"现象发生。"填充式间接挤压-涡旋流动"模型能准确表达连接区金属塑性流动和减薄形成过程。
关键词:
FSJ
,
减薄效应
,
7022铝合金
,
塑性流动
程乃良
,
汪洪峰
钢铁
梅山炼钢厂通过1号连铸机辊缝控制的持续优化,二冷配水的优化及内冷辊的改造等技术创新和改造,成功实现了单点矫直连铸机带液芯矫直工艺的生产实践.在保证铸坯质量的前提下,铸机产能大大提高.
关键词:
单点矫直
,
带液芯矫直
,
辊缝控制
,
二冷配水
,
内冷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