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检索条件:作者=沈奎  

  • 论文(7)

弹簧钢55SiCrA控制冷却工艺

李文浩 , 孔祥华 , 刘虎 , 王更超 , 沈奎 , 孙彦辉 , 孙华 , 沈朴恒 , 王德炯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光学金相、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显微硬度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控制冷却过程中不同冷却工艺对弹簧钢55SiCrA的组织形态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55SiCrA钢的显微硬度增大,珠光体平均片层间距减小;为了获得良好的组织性能,珠光体相变区冷速优选控制在0.8℃/s以下;在670℃...

关键词: 55SiCrA钢 , 控制冷却 , 组织 , 珠光体 , 显微硬度

减少帘线钢改判率的工艺实践

沈奎 , 廖舒纶 , 于学森 , 麻晗

上海金属

介绍了降低帘线钢改判率的生产实践.通过碳硫联测分析仪、电子探针、金相显微镜等研究了生产工艺对帘线钢网状碳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将连铸过热度控制在20~30℃,把精轧温度和吐丝温度分别提高20℃,同时增加入口段的辊道速度并优化前三段的速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网状碳化物的级别.工艺优化后,因网状碳化物造...

关键词: 帘线钢 , 网状碳化物 , 改判率

铌对微合金化高碳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

沈奎 , 于学森 , 廖舒纶 , 麻晗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铌对钒微合金化高碳钢在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下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铌A钢在1100℃以下具有较好的抗晶粒粗化能力,组织中存在大量以NbC为主的析出物,其奥氏体晶界迁移能仅为44.2 kJ/mol;而不含铌B钢,不具有某一温度下的抗晶粒粗化能力,同时组织中仅发现较少量VC析出...

关键词: 微合金高碳钢 , 晶粒尺寸 , 析出

中性盐电解提取钢中微细夹杂物研究

邓军华 , 孔祥华 , 王帅 , 翟旭 , 刘虎 , 沈奎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11.08.002

提出了一种在实验室环境下,以6 g/L柠檬酸钠、10 g/L氯化钠、30 g/L硫酸亚铁,10g/L氟化铵为电解液,石墨板为阴极电解提取钢中夹杂物的方法.用该方法对管线钢和电工钢中夹杂物提取后,分别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夹杂物进行形貌观察和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获得的管线钢的微细夹杂物中存在大量...

关键词: 电解 , 中性盐 , 夹杂物 , 管线钢 , 电工钢

铌钒微合金化高碳钢的轧制工艺

沈奎 , 卢立华 , 廖舒纶 , 麻晗

材料热处理学报

对铌钒微合金化高碳钢的奥氏体晶粒尺寸、连续冷却转变动态曲线(CCT图)以及等温转变曲线(TTT图)进行了测定,研究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和保温温度对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生产中,应将加热温度控制在1100℃以下,避免奥氏体晶粒的粗化;相变前冷速控制在8 K/s以上,相变温度为620 ~650℃,...

关键词: 晶粒度 , 热模拟 , 控制冷却 , 显微组织

低碳硼钢表面缺陷的形成原因与改进措施

沈奎 , 王世芳 , 麻晗 , 廖舒纶

钢铁研究学报

研究了低碳硼钢连铸坯表面和角部凹坑和裂纹的形成原因.对样品进行了金相组织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THERMO-CALC软件计算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连铸坯表面凹坑缺陷与结晶器保护渣性能有关,表面和角部裂纹是由于二冷矫直区铸坯温度位于该钢种的脆性温度...

关键词: 低碳钢 , 表面缺陷 , , 高温塑性 , 改进措施

30CrMnTi钢高线轧制工艺的研究与实践

于学森 , 沈奎 , 廖舒纶 , 麻晗

上海金属

通过测定30CrMnTi铜奥氏体晶粒尺寸、CCT曲线和TTT曲线,研究了加热温度对奥氏体晶粒尺寸以及冷却速度和温度对组织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将加热温度控制在1 040~1 060℃,可以避免奥氏体晶粒粗化;在(850±10)℃吐丝后,控制相变温度在630~660℃进行缓冷,缓冷时间保持在70 s以...

关键词: 30CrMnTi钢 , 高线轧制 , 奥氏体晶粒尺寸 , 组织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