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龙
,
竺礼华
,
吴晓光
,
王治民
,
贺创业
,
王月
,
孟锐
,
马瑞刚
,
崔兴柱
,
李广生
,
温书贤
,
郑勇
,
A.A.Pastrernak
,
周宏余
,
刘运祚
,
杨春祥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4.020
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通过157Gd(19F, 5n)171Ta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布居了171Ta的高自旋态, 以多普勒移动衰减法的峰形分析法分析了171Ta h9/2质子1/2[541] 转动带的6条能级的寿命, 得到了这6条能级的平均寿命值.
关键词:
高自旋态
,
多普勒移动衰减法
,
能级寿命
崔兴柱
,
竺礼华
,
吴晓光
,
李广生
,
温书贤
,
王治民
,
贺创业
,
张振龙
,
孟锐
,
马瑞刚
,
骆鹏
,
郑勇
,
霍俊德
,
M.M.Ndontchueng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4.021
用能量为80 MeV的19F束通过反应76Ge(19F, 5n)90Nb布居了90Nb的高自旋态. 通过在束γ测量分析90Nb退激γ射线的符合级联关系, 发现了19条新的属于90Nb 的γ跃迁, 建立了90Nb的高自旋态能级纲图. 通过经验壳模型计算指定了部分能级的组态, 并结合实验DCO比值和与相邻N=49核素的系统比较, 确认了新能级的自旋和宇称.
关键词:
高自旋态
,
在束γ
,
能级纲图
,
原子核壳模型
,
组态
朱胜江
,
禹英男
,
甘翠云
,
朱凌燕
,
M·萨哈伊
,
肖树冬
,
李明亮
,
车兴来
,
温书贤
,
竺礼华
,
吴晓光
,
李广生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4.014
通过重离子核反应与在束γ谱的实验技术, 对A=130缺中子核区122Cs与134Ce核的高自旋态进行了研究, 所用核反应分别为107Ag(19F, 1p3n)与 122Sn(16O,4n). 实验结果扩展了122Cs 与134Ce的能级纲图. 在122Cs中发现可能是属于手征二重带的结构, 而在134Ce核的高自旋态结构中呈现出重要的具有不同γ形变的形状共存特性.
关键词:
核结构
,
高自旋态
,
手征二重带
,
形状共存
朱胜江
,
徐强
,
车兴来
,
朱凌燕
,
陈永静
,
丁怀博
,
王建国
,
竺礼华
,
温书贤
,
吴晓光
原子核物理评论
对清华大学在束γ谱实验组近年来在A=135缺中子核区N=79的同中异位素 135Ba,137Ce和 139Nd的高自旋态实验研究进行了介绍. 实验是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上用在束γ的实验技术、分别通过重离子核反应 130Te(9Be,4n),124Sn(18O,5n),128Te(16O,5n)进行的. 实验结果扩展了这3个核的高自旋态能级纲图. 研究表明,这3个核的低自旋态结构均起源于νh-111/2空穴与其偶偶核芯的耦合. 用粒子-转子模型对其结构进行了计算,得到这3个核的形变参量γ值均稍大于30°,为偏向于扁椭的三轴形变,从而可看出Ba,Ce和Nd 3个同位素链在低自旋态下由长椭边到扁椭边的形状转变都发生在中子数N=77-79之间. 对于中等自旋态下一些能级的组态进行了指定与系统学比较. 在高自旋态下,在 137Ce中发现一条γ≈-60°的扁椭形变带,在 139Nd中则发现3条这样的扁椭形变带,对这些扁椭形变带的起源及结构特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核结构
,
高自旋态
,
形状转变
,
扁椭形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