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

热处理对相变材料纳米胶囊性能的影响

樊耀峰 , 张兴祥 , 王学晨 , 牛建津 , 蔡利海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4.04.003

以环己烷和正十八烷为囊心,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囊壁的相变材料纳米胶囊,在不同温度下对胶囊热处理不同的时间,采用SEM,DSC,TG-DTA和IR等测试手段对胶囊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对胶囊的表观形貌、相变性能和耐热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热处理过程中环己烷扩散出囊壁,在胶囊内...

关键词: 纳米胶囊 , 相变材料 , 热处理

相变材料纳米胶囊的制备与性能

樊耀峰 , 张兴祥 , 王学晨 , 牛建津 , 蔡利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正十八烷和环己烷为囊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囊壁材料,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平均粒径为0.77 μm的相变材料纳米胶囊,并在120 ℃~180 ℃对其进行热处理30 min.通过SEM、DSC、DTA和TG等手段对纳米胶囊的性能进行分析发现,pH值对纳米胶囊乳液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并影响到纳米胶囊的外观;...

关键词: 相变材料纳米胶囊 , 制备 , 性能 , 正十八烷 ,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含远红外辐射物质聚合物的组成与远红外发射性能

张兴祥 , 王学晨 , 马怡敬 , 牛建津 , 印瑞斌

功能材料

测试了含有不同种类和含量的远红外辐射物质粉末的聚丙烯薄片,在50℃时的全波长和分波段远红外发射率.结果发现,聚丙烯中加入远红外辐射物质后不同程度地显著增大了试样的50℃全波长和分波段远红外发射率,试样的最大远红外发射率与纯远红外辐射物质接近;试样的组成与其发射率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当试样中的远红外...

关键词: 远红外辐射性能 , 聚合物 , 组成 , 发射率

压电石英超细粉末的制备及分散

孟庆杰 , 张兴祥 , 王学晨 , 牛建津

功能材料

采用激光散射粒度分布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测试了压电石英超细粉末制备过程中不同时间、浓度下粒径的尺寸及形貌,以及不同分散剂、助磨剂对其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磨时间过长出现"逆粉碎"现象,助磨剂的添加可以控制研磨平衡时间,焦磷酸钠是压电石英超细粉末优良的分散剂.

关键词: 压电石英 , 研磨 , 助磨剂 , 分散剂

光热转换纤维的蓄热性能研究

石海峰 , 张兴祥 , 王学晨 , 牛建津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2.10.005

采用红外测温仪和点温计等手段测试了碳化锆和三氧化二铝的红外线吸收性能,以及含有不同重量的聚丙烯纤维的光热转换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碳化锆具有良好的近红外线吸收性能,而三氧化二铝具有良好的远红外线吸收性.含有4%碳化锆的纤维具有最大近红外线吸收功能,近红外线照射下的升温速度明显大于普通丙纶.

关键词: 光热转换纤维 , 蓄热性 , 光热转换陶瓷 , 碳化锆

添加正十八烷微胶囊的丙烯腈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李军 , 张兴祥 , 王学晨 , 韩娜 , 牛建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合成了含有正十八烷微胶囊的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测试表明,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发生了共聚,共聚物中丙烯腈成分的实测含量略低于理论含量;试样中的微胶囊的吸热和放热温度与纯微胶囊的吸热放热温度接近,随着微胶囊含量的增加,共聚物中微胶囊的热效率逐渐增大;随着微胶囊含量的增加...

关键词: 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 相变材料 , 微胶囊 , 热性能

具有自由基聚合活性的硼酸酯的合成与性能

张兴祥 , 张华 , 王学晨 , 牛建津 , 胡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硼酸和二元醇为原料合成出了具有自由基聚合反应活性的硼酸酯,并研究了该系列硼酸酯的耐潮湿稳定性及与不同比例的交联剂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自由基聚合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硼酸和新戊二醇为原料合成出的硼酸酯具有良好的耐潮湿稳定性,该硼酸酯与交联剂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经...

关键词: 硼酸酯 , 合成 , 自由基聚合 , 性能

近红外线吸收纤维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张兴祥 , 石海峰 , 王学晨 , 牛建津

功能材料

以碳化锆、碳化硅和聚丙烯为原料,熔融皮芯复合纺丝制成了具有不同组成和结构的近红外线吸收纤维,并采用DSC、单纤维强力仪、红外灯和点温计等测试了纤维和非织造布的性能.结果表明,陶瓷粉的种类、添加量以及添加方式均影响纤维的近红外线吸收性能,皮层中含有4%(质量分数)碳化锆的纤维具有最佳近红外线吸收性能.

关键词: 近红外线吸收纤维 , 碳化锆 , 碳化硅 , 结构与性能

相变材料及相变材料微胶囊/聚乙烯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王学晨 , 张兴祥 , 吴世臻 , 牛建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正二十烷、聚乙烯和乙丙橡胶等为原料经熔融挤出,制成正二十烷含量10%~65%的共混切粒.以正十八烷微胶囊和聚乙烯为原料经熔融挤出,制成微胶囊含量10%~60%的共混切粒.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熔融指数仪测试了多种组成切粒的相变性能和流动性能.切粒的热焓随相变材料含量的增高而增大,含65%正二十烷的切...

关键词: 相变材料 , 相变材料微胶囊 , 共混切粒 , 相变性能 , 流动性能

pH值对正十八烷微胶囊合成与性能的影响

王学晨 , 张兴祥 , 张晓春 , 樊耀峰 , 牛建津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5.09.004

研究了采用正十八烷为囊芯,三聚氰胺-甲醛为囊壁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材料微胶囊过程中,乳液制备、预聚体制备和聚合过程中pH值对乳液和预聚体稳定性,以及微胶囊表面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控制在6.5~9.0之间对乳液的稳定性影响很小.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在酸性条件下容易缩聚;预聚体分离时间随...

关键词: 微胶囊 , 相变材料 , 正十八烷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