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发
,
王世森
,
邢淑清
,
熊涛
钢铁钒钛
采用低碳Cr-Mo系添加微量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成分设计,通过TMCP工艺控制,获得均匀铁素体/贝氏体组织,充分发挥析出强化、细晶强化和贝氏体组织强化作用,研制80 mm厚高韧性工程机械用Q460钢.试制钢板力学性能均匀,不仅具有良好的拉伸力学性能,且低温冲击韧性优良,-60℃冲击功大于180 J,冲...
关键词:
特厚板
,
高韧性
,
高强度
,
TMCP工艺
余宏伟
,
王世森
,
王孝东
,
洪君
物理测试
针对鄂钢轧制的部分宽厚板表面出现结疤现象,应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对Q345q热轧态钢板表面疤状物形态和成分进行观察,对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表明:疤状缺陷为块状的非金属夹杂/渣,并在钢板表面形成凹坑,其成分为含有Si、Ti、Al、Ca、Mg的氧化物或硅酸盐、铝酸盐等,其主...
关键词:
Q345q
,
疤状缺陷
,
钢板
,
非金属夹杂
,
非金属夹渣
李德发
,
王世森
,
熊玉彰
,
邢淑清
,
熊涛
,
余宏伟
钢铁
利用金相显微镜、SEM、TEM方法研究了轧后冷却制度对铌钛微合金化低碳贝氏体钢微观组织结构、第二相析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后空冷(弛豫)至一定温度后加速冷却获得铁素体/贝氏体双相组织;随轧后空冷终止温度降低,铁素体含量增加,晶粒尺寸越大,第二相析出尺寸也有长大趋势,贝氏体形态发生改变,贝氏...
关键词:
铌钛微合金钢
,
低碳贝氏体
,
冷却制度
,
组织
,
性能
李德发
,
王世森
,
熊玉彰
,
洪君
,
李银华
,
梁宝珠
钢铁研究
在工业试制条件下,通过合理的化学成分设计和TMCP工艺设计,采用细晶强化、析出强化和贝氏体组织强化等手段,研制了厚度为65~80 mm的低碳贝氏体工程机械用Q460级厚钢板。试制钢板具有良好组织及力学性能,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关键词:
厚板
,
贝氏体钢
,
微合金化
,
TMCP工艺
倪红卫
,
但智钢
,
许伯藩
,
王世森
,
熊平源
,
李坤珍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5.05.010
以CuO+NH4Cl为渗剂对AISI304不锈钢表面进行化学渗铜处理,获得了具有优良抗菌性能的渗铜层.用扫描电镜及小掠射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渗层深度、微观组织及相组成.试验结果表明,当渗铜处理温度大于900℃后,渗铜层深度及渗层中富铜相Cu9.9Fe0.1及Cu3.8的生成量快速增加.渗层中富铜相生成...
关键词:
渗铜
,
抗菌不锈钢
,
抗菌性能
曹立潮
,
余宏伟
,
王世森
,
李德发
钢铁
采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TEM)、EDS能谱分析仪和拉伸冲击试验机,研究了终轧温度对TMCP(thermo-mechanical controlled processing)低合金铌钛贝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终轧温度的降低,强度和韧性先升高后降低.终轧温度为815℃时,由于冷...
关键词:
终轧温度
,
铌钛合金钢
,
贝氏体
,
TMCP
,
析出物
张云燕
,
刘静
,
王世森
,
李德发
,
陈洪伟
,
黄静
钢铁研究
将20mm厚1000MPa级钢板在线淬火后进行不同温度的回火处理,观察了组织及屈强比的变化。结果表明:回火区间在400~550℃范围,屈强比从0.81增长到0.93;回火区间在550~650℃范围,屈强比从0.93降低到0.88。试验钢单相回火索氏体组织屈强比最高,屈强比上升按组织形貌排序为:回火贝...
关键词:
在线淬火
,
回火工艺
,
高强钢
,
屈强比
王世森
,
李银华
,
陆在学
钢铁研究
探讨了不同轧制工艺对Q345钢40、25、14 mm厚规格板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40mm和25mm厚的Q345钢采用控制轧制方式.对于14mm厚规格板采用任意轧制方式,均可得到较好的综合性能.不同板厚的钢板,由于冷却速度不同造成钢板越薄.韧性越差.
关键词:
宽厚板
,
Q345
,
控制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