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克君
,
陈志刚
,
何明
,
刘广山
,
李朝历
,
游曲波
,
刘建成
,
武绍勇
,
王祥高
,
沈洪涛
,
李振宇
,
李士琢
,
龚杰
,
张伟
,
贺国珠
,
何贤文
,
金春生
,
王伟
,
袁坚
,
姜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宇宙成因核素53Mn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地貌演变研究工具.近年来,随着加速器质谱CAMS)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能够进行53Mn的高灵敏测量.介绍了53Mn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前景、国际研究现状及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目前正在开展的53Mn高灵敏AMS测量方法的研究.
关键词:
加速器质谱
,
53Mn
,
地球科学
,
应用
王祥高
,
何明
,
李朝历
,
王伟
,
张大伟
,
黄春堂
,
石国柱
,
沈洪涛
,
吴绍雷
,
贺国珠
,
龚杰
,
陆丽燕
,
武绍勇
,
姜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236)U是一种长寿命放射性核素,其半衰期为T_(1/2)=2.342(3)×10~7a,在自然界的含量极微,天然铀中~(236)U /~(238)U的原子比约为~10~(-14).目前,对于~(236)U及其测量的研究报道较少.首先介绍了~(236)U的产生,并对地球中~(236)U的总量进行了估算.概述了~(236)U测定在亿年级中子注量率积分评估、核环境和核活动监测,以及地质学等领域中的重要应用.最后,对国内外加速器质谱(AMS)测量~(236)U的状况进行了综述,报道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AMS小组通过对同位素干扰鉴别的多方面研究,初步建立了~(236)U-AMS测量方法.
关键词:
~(236)U
,
加速器质谱
,
环境监测
刘俊亮
,
薛迎利
,
于得洋
,
武晔虹
,
陈婧
,
杜凡
,
张明武
,
阮芳芳
,
王伟
,
李锦钰
,
王平志
,
康龙
,
蔡晓红
原子核物理评论
研究了平行玻璃板对高流强(约80nA)105keV Ar7+离子的导向效应,利用一维位置灵敏探测器测量了不同倾斜角下出射离子的强度及角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平行玻璃板对Ar7+离子有导向作用。与离子在微孔膜中的导向效应不同,从平行玻璃板出射的Ar离子角分布的FWHM随着倾斜角的改变而改变,并且出射离子角分布最大值处对应的观察角不等于倾斜角。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
导向效应
,
平行玻璃板
武晔虹
,
陈婧
,
薛迎利
,
刘俊亮
,
张明武
,
王伟
,
杜凡
,
阮芳芳
,
邵曹杰
,
卢荣春
,
于得洋
,
蔡晓红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1.04.538
实验研究了300和600 keV的O7+离子与宏观玻璃管内壁的相互作用,利用位置灵敏法拉第筒测量了传输离子的偏转角和传输效率随倾斜角的变化关系,观察到偏转角不等于倾斜角的不完全导向现象。实验结果证实,高能入射离子在玻璃管内壁产生的沉积电势相对于入射离子动能横向分量较小,难以使传输离子沿着玻璃管的轴向出射,从而发生不完全导向现象;并且,入射离子的能量越高,导向效应越不明显。
关键词:
不完全导向
,
宏观玻璃管
,
传输效率
,
偏转角
陈寅生
,
王国强
,
段楠楠
,
曹铁耀
,
温晓漪
,
银俊
,
王伟
,
谢松强
,
黄文龙
,
胡国强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2.00537
用噁二唑硫酮杂环作为培氟沙星(1)的C3羧基电子等排体,得中间体C3噁二唑硫酮4(5),再将其与仲胺或取代苯胺及甲醛通过氨甲基化反应形成系列氟喹诺酮C3噁二唑硫酮曼尼希碱(6a ~6j)目标化合物.用元素分析、1H NMR和MS测试技术确证了目标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采用MTT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体外培养人肝癌Hep-3B细胞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0种目标化合物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化合物1的活性,并且脂肪胺曼尼希碱的活性高于芳香胺曼尼希碱的活性.
关键词:
氟喹诺酮
,
电子等排体
,
(噁)二唑硫酮
,
曼尼希碱
,
抗肿瘤评价
蔡晓红
,
于得洋
,
杨建成
,
冒立军
,
阮芳芳
,
卢荣春
,
邵曹杰
,
宋明涛
,
薛迎利
,
王伟
原子核物理评论
介绍了储存环高精度分子谱学研究的科学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利用HIRFL-CSR开展该项研究的优势,着重论证了HIRFL-CSR分子离子注入实验环的总体设计方案和技术方案.通过在HIRFL-CSR实验环上增建一条分子离子注入线,将实验环改造成能兼顾现有物理实验和大分子物理研究的综合性研究平台,为分子离子复合离解研究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特别是质量数大于70的分子离子,能显著提高其能量分辨.
关键词:
储存环
,
分子离子
,
复合离解
周邦新
,
王均安
,
刘庆东
,
刘文庆
,
王伟
,
林民东
,
徐刚
,
楚大锋
中国材料进展
用原子探针层析技术和时效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Ni含量并且提高了Cu含量的反应堆压力容器(RPV)用模拟钢中富Cu,富Ni和富Mn原子团簇的形成.结果表明,提高钢中的Ni含量会促使富Cu原子团簇的析出,富Cu原子团簇中含有Ni和Mn.实验检测到富Ni的原子团簇,团簇中含有Cu和Mn,富Ni原子团簇可以作为富Cu原子团簇析出时的形核区.实验还检测到富Mn原子团簇,当Mn原子团簇中含有较高的Ni时,它也可以成为富Cu原子团簇析出时成核的地方.由于钢中的合金元素Ni在形成富Ni原子团簇后会成为富Cu原子团簇析出时成核区,因而提高Ni的含量将促进富Cu原子团簇的析出,这是合金元素Ni会增加压力容器钢中子辐照脆化敏感性的本质原因.
关键词:
压力容器钢
,
原子探针层析技术
,
富Cu原子团簇
,
富Ni原子团簇
,
富Mn原子团簇
魏远娟
,
闫康平
,
周成
,
曹娅
,
王伟
,
田间
,
周菊枚
,
吉华
,
桑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首次选用镍作为中间催化剂,采用吸附还原成长法制备纳米Ir/SPE电极,并就镀浴温度和pH值、H2IrCl6浓度、NaBH4与H2IrCl6配比对电极制备的影响作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采用吸附还原成长法,以Ni作为中间催化剂,浓度为22 mmol·L-1NaBH4与浓度为6 mmol·L-1 H2IrCl6的混合液作为镀浴,亦即NaBH4与H2IrCl6配比为3.6,pH值为8,镀浴温度为40℃,镀浴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循环镀覆3次,可获得致密、均匀,具有良好电解性能的纳米级Ir/SPE电极.
关键词:
SPE
,
纳米
,
铱
,
电解水
张雁江
,
李锋锋
,
郑晓华
,
王伟
,
孙志成
,
张明熹
,
王传璐
,
杨文毅
,
沈毅
电镀与涂饰
介绍了电镀污泥的形成及其危害,综述了目前电镀污泥的材料化处理技术,包括制成磁性材料,制砖,烧制陶粒,生产水泥、颜料以及改性塑料等,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现有电镀污泥材料化技术的优劣.
关键词:
电镀
,
污泥
,
重金属
,
处理
,
材料化
王佳
,
陈家坚
,
李相波
,
王伟
,
刘秀铃
,
欧光尧
,
朱其加
,
刘五一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4537.2003.01.009
研究了W11-4油田A平台排海污水中H2S、钢桩上附着生物状态以及白色沉积物对平台海域钢结构设施腐蚀与防护的影响,测定了H2S的浓度、分布以及含H2S海水的腐蚀特征,研究了各种附着生物和白色沉积物的状态及组成.结果表明,H2S主要集中在海面海流下方区域,并与海水流速密切相关,最大可能心S浓度低于19 mg/L;白色沉积物为附着生物受硫化氢影响的生理分泌物,海水中的H2S及白色生理分泌物对平台钢结构设施的腐蚀过程没有影响.
关键词:
H2S
,
浓度分布
,
海洋采油平台
,
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