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晓玉
,
王荣
,
谢华
,
王剑锋
,
杨沛
,
贾正平
,
张强
,
王先华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2.03043
通过在硅烷化硅胶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键合己胺和聚乙烯醇,制备了能够在线直接进样分析生物样品的新型内表面反相限进填料.采用元素分析、电镜观察对该限进填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普萘洛尔、阿替洛尔、苯巴比妥、卡马西平作溶质探针,并以Merck公司生产的限进填料柱作参比,对合成的限进填料的色谱性能进行了研究.研...
关键词:
内表面反相限进填料
,
制备
,
评价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普萘洛尔
,
血浆
朱世杰
,
王剑锋
,
刘欣玉
,
王利国
,
任晨星
,
常蕾
,
王俊
,
关绍康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3.003
目的 在医用镁合金骨螺钉表面构建羟基磷灰石涂层,有效控制其降解速率.方法 利用微弧电泳/水热复合方法,在形貌复杂的骨螺钉表面制备涂层.该方法首先利用电解抛光对骨螺钉表面进行表面预处理,采用微弧电泳技术在其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再利用水热合成对微弧电泳涂层进行封孔.利用XRD、SEM、AFM等分析手...
关键词:
生物镁合金
,
骨螺钉
,
电解抛光
,
微弧电泳
,
水热合成
,
复合涂层
,
羟基磷灰石
李晓芳
,
张艳梅
,
田苗苗
,
储刚
,
张静
,
范圣第
,
王剑锋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06.008
以Fe3 O4为核心,以IRMOF-3为壳层,采用层层包裹的方法制备了核-壳结构的磁性 Fe3 O4@IR-MOF-3材料。用 X 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透射电镜(TEM )、及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并考察了材料在 Kno-evenagel缩合反应...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
Fe3O4
,
IRMOF-3
,
Kno-evenagel缩合反应
,
稳定性
武晓玉
,
王荣
,
谢华
,
王剑锋
,
贾正平
,
张强
,
王先华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1.01205
建立了快速检测大鼠血浆中普萘洛尔对映体浓度的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将自制限进填料柱作为预处理柱,通过直接进样方式,使普萘洛尔对映体在预处理柱上保留,同时除去血浆中的蛋白质等大分子;再通过柱切换技术,使普萘洛尔对映体在键合型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Chiralcel OD-RH)...
关键词:
柱切换
,
限进填料
,
高效液相色谱
,
普蔡洛尔对映体
,
大鼠血浆
,
药代动力学
А.И.布里亚
,
Η.Г.契尔卡索娃
,
王剑锋
,
王为钢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2.03.004
以酚醛树脂和沥青炭纤维为基础的炭质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该材料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聚合物基质和填充剂之间的异相界面反应,首先是浸润和粘着.为保证最佳的浸润条件,创建牢固的粘着接触,研究了沥青炭纤维表面张力,酚醛树脂浸渍剂溶液浓度等对浸润性能的影响.为了缩短制品的成型时间,减少能耗...
关键词:
酚醛树脂炭质复合材料
,
浸润和粘着
,
成型温度制度
王剑锋
,
任晨星
,
刘晓芳
,
关绍康
功能材料
阴极电沉积方法能快速地在镁合金(AZ31)上得到TiO2薄膜.通过DSC-TG和XRD分析,TiO2薄膜在高于350℃转变为锐钛矿晶型.以紫外线为光源,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实验.通过对660nm处不同时间的吸光度数据和SEM分析得知,电沉积30min的薄膜材料经高于350℃处理后具有较强的...
关键词:
AZ31
,
二氧化钛
,
亚甲基蓝
,
光催化
王剑锋
,
马大衍
,
宋忠孝
,
唐武
,
徐可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设备在不同N2分压下制备了Zr-Si-N 纳米复合薄膜.研究了N2分压对薄膜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2分压的增加,薄膜中Zr、Si元素含量比降低,且薄膜方电阻增加;Zr-Si-N薄膜的微观组织由纳米晶ZrN嵌入SiNx非晶基体构成,在低N2分压条件下,有少量Zr2Si ...
关键词:
Zr-Si-N薄膜
,
磁控溅射
,
微观组织
,
性能
张绍志
,
王剑锋
,
张红线
,
陈光明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精馏装置的自动复叠式制冷循环,并以R134a/R23为制冷剂,对新循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建立了能量与质量平衡方程,分析了循环工质配比、吸气温度及精馏塔操作压力对压缩机压比及系统COP的影响。作者进一步将新循环与二级分凝循环在压比控制于912、冷凝器出口温度保持在40的前提条件下...
关键词:
叠式制冷系统
,
热力学分析
,
COP
胡国荣
,
刘智敏
,
方正升
,
王剑锋
,
石迪辉
,
秦庆伟
功能材料
作为一种新兴的微粉制备工艺,喷雾热分解技术(SP)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功能材料的制备.本文介绍喷雾热分解工艺过程及特点,对近年来SP在发光体材料、超导陶瓷、催化剂、锂电池正极材料等功能材料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合评述,对其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喷雾热分解
,
功能材料
,
发光体材料
,
超导陶瓷
,
催化剂
,
锂电池正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