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佳梅
,
崔夏雯
,
钱伟
,
杨文盼
,
王志峰
,
刘俊亮
,
张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为开发具有长效抗菌高分子材料以满足人们对其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天然提取物茶多酚为抗菌剂,壳聚糖为改性剂,尼龙6为基体,通过溶液涂膜成功制备了高分子复合抗菌薄膜,并讨论了抗菌剂含量、基体组成等对复合薄膜亚微观结构及抗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加壳聚糖时,抗菌复合薄膜中,茶多酚多以吸附形式存在于尼龙6球形线团表面,其降低了尼龙6高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链排列规整性;当加入壳聚糖时,所得抗菌复合薄膜的基体转变成为丝状、层状结构,同时,壳聚糖的存在有效地保护了茶多酚,使其复合薄膜抗菌性能显著地提高。
关键词:
茶多酚
,
复合薄膜
,
微结构
,
抗菌性能
孟帅举
,
余晖
,
崔红卫
,
张静
,
赵维民
,
王志峰
,
秦春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doi:10.19476/j.ysxb.1004.0609.2017.05.003
基于开发低成本非稀土型变形镁合金的目的,利用XRD、SEM、EDS、TEM和EBSD等检测手段对新型Mg-7Bi-1Al-1Zn(质量分数,%,BAZ711)合金的微观组织进行相关表征,同时采用万能试验机测试了其铸态及挤压态试样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铸态BAZ711合金中粗大的Mg3Bi2相呈连续网状分布于 α-Mg枝晶晶界处,其平均二次枝晶臂间距约为50μm;挤压态BAZ711合金发生完全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减小为3μm,微米级Mg3Bi2相沿挤压方向呈条带状断续分布,同时,基体中弥散分布有大量50~200 nm的近球状或短杆状Mg3Bi2相;挤压后合金表现出典型挤压织构特征.由于组织细化和微/纳双尺度第二相的综合强化作用,挤压态合金力学性能较铸态显著提高,其拉伸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244 MPa、305 MPa和14%.
关键词:
镁合金
,
热挤压
,
微观组织
,
力学性能
吴茂艳
,
王富星
,
丁克鸿
,
王志峰
,
刘俊亮
,
张明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2.04.015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稀土掺杂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并通过XRD,TEM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稀土离子的掺杂使得二氧化钛(110)晶面衍射峰位置发生了漂移,并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宽化,但并没有改变纳米TiO2的晶型,也没有出现稀土氧化物的特征衍射峰.稀土掺杂后的二氧化钛形貌为棒状,长径比约为110 nm:20 nm.利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稀土掺杂纳米TiO2表面修饰,与乙烯硅油发生接枝反应制备新型电流变液,并通过旋转流变仪测试了该电流变液的稳态电流变性能.通过红外吸收光谱发现,乙烯基硅油与KH-570-TiO2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接枝共聚反应.由于无机纳米粒子与聚硅氧烷连续相形成化学键体系,电流变液的抗沉降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稀土离子的掺杂增大了体系的极性,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电流变液的线性平台区也随之变长,表现出典型的类固态响应行为,其中以Sm3+的掺杂效果最为显著.
关键词:
二氧化钛
,
掺杂
,
接枝
,
电流变液
,
稀土
严长浩
,
谢中怡
,
王志峰
,
张之骄
,
吴媛媛
,
张明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4.021
利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单分散的PS及交联PS微球,干燥后经CTAB重新分散制得PS微球分散液;无定型TiO2溶解于H2O2制得钛前驱体过氧钛酸(PTC),并将PTC缓慢滴加入PS微球分散液中,强烈搅拌加热制备得到了TiO2/PS复合微球.经扫描电镜观测,发现微球由于在过氧介质中反应表面发生了破裂;采用化学稳定性更好的交联PS微球,制得表面形貌完整的复合微球.经X射线衍射测定,证明复合微球中TiO2为锐钛矿型.因金红石TiO2介电常数强于锐钛矿型,其电流变性能较强.为了制备金红石TiO2/PS复合微球,向体系加酸以调节体系酸度,发现当加入0.5ml浓硫酸时,制备得到了表面形貌完整,且表面TiO2晶型为金红石的复合微球,并且再加入少量PVP后,微球表面TiO2的量明显增多,经热重分析测定其含量为8%.将复合微球分散在氨基硅油中,测试其在不同电压下粘度与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使用复合微球作为电流变液固体相时沉降稳定性比纯提TiO2高了25倍;当分散体系两端电压为3000 V时,其屈服压力为525 Pa,最大粘度278.9 Pa·s.
关键词:
原位法
,
TiO2/PS硬壳复合微球
,
电流变性能
陈晓松
,
王志峰
,
刘日鑫
,
张明
硅酸盐通报
用硅烷偶联剂Si-69对膨胀蛭石(EVMT)进行改性,并用模压法制备了SBR/EVMT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测试分析了EVMT的改性效果,研究了改性EVMT和Si-69的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热重测试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热性能,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观察了复合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Si-69能通过共价键键合在EVMT表面,用改性EVMT填充SBR能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邵氏A硬度、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同时,经Si-69改性后的EVMT,在SBR基体中分散均匀,两相相容性较好.
关键词:
丁苯橡胶
,
膨胀蛭石
,
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
,
复合材料
韩勤会
,
王珊
,
刘子海
,
王春宏
,
王志峰
,
张明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5.06.008
对含钆有机玻璃在180℃条件下进行热氧老化实验,老化时间分别为0.25,0.50,1.00,2.00,3.00,5.00,7.00d,老化前后的试样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TA)、悬臂梁冲击试验仪和电动塑料洛氏硬度计进行测试,研究其储能模量、损耗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冲击强度和洛氏硬度的变化规律,同时根据储能柔量的垂直位移因子确定临界失效时间来推算含钆有机玻璃在25℃时的使用寿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氧老化时间的延长,含钆有机玻璃的储能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洛氏硬度随热氧老化延长而增大,损耗模量和冲击强度随热氧老化时间增加而减小;根据含钆有机玻璃储能柔量的垂直位移因子确定了临界失效时间为10.56 h;利用从动态力学性能得到的寿命方程计算得到含钆有机玻璃在25℃下的使用寿命约为26.55年.
关键词:
动态力学分析法
,
热氧老化
,
临界失效时间
,
活化能
隋军
,
金红光
,
郑丹星
,
侯智
,
王志峰
工程热物理学报
利用中温太阳能为甲醇分解的吸热反应供热,可以将中温太阳能转化为合成气燃料的化学能,同时提高燃料热值和太阳能的可用性,还可以实现太阳能与化石燃料的互补.本研究提出了太阳能热化学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原则,建立了综合考虑太阳能集热、反应动力学和反应器结构参数的太阳能甲醇分解反应器的理论分析模型,并首次研制了5 kW热功率的抛物槽式太阳能甲醇分解一体化实验装置.太阳能甲醇分解的实验结果表明太阳能集热器可以为甲醇分解提供200~300 ℃的反应温度,在辐照300~800 W/m2,甲醇进料量为0.5~4l/h条件下,甲醇转化率可以达到50%~95%,投射到吸收-反应器上的太阳能转换为燃料化学能的效率可以达到30%~60%,具有良好的甲醇分解和太阳能转换性能.研制的实验装置体现了一体化设计特征,同时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也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本文研究成果将为开拓太阳能与化石能源互补的能量系统提供理论支撑和实验数据.
关键词:
太阳能
,
甲醇分解
,
吸收-反应器
,
理论模型
,
实验研究
隋军
,
金红光
,
林汝谋
,
王志峰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通过太阳能分解甲醇燃料实验,来研究太阳能与化石燃料互补的能源利用系统的能量转换新机理,揭示减少燃料化学能释放过程(火用)损失和提升太阳热能品位的本质,并得到基于实验的量化依据.实验研究了反应过程能量品位关联机理和效果,并揭示了主要因素影响规律.太阳热能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分解反应的进行,但温度过高会负面影响品位提升的效果,260℃左右是较合理的;与太阳能甲醇分解反应装置规模对应的进料量条件是影响能量转换过程的关键因素,也将影响太阳热能品位提升效果.研究成果将为开拓太阳能与化石能源互补的能量系统提供理论支撑和实验数据.
关键词:
太阳能
,
甲醇分解
,
能量转换
,
梯级利用机理
严长浩
,
孙海平
,
王志峰
,
丁盛
,
吴德峰
,
张明
中国稀土学报
介绍了一种制备含有稀土的磁性发光微球的可行方法.通过沉积包埋作用获得了含铽-甲基丙烯酸-邻菲口罗啉配合物(Tb)(MAA)3phen)及四氧化三铁(Fe3O4)的磁性发光微球.透射电镜说明了复合微球为表面粗糙且形状规则的球形粒子;固体荧光检测显示该复合微球表现出稀土铽离子的荧光性能,同时可知该复合微球的荧光强度可达0.5×108;振动样品磁强计得到荧光复合微球粒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在6 emu·g-1左右,并讨论了配合物用量对复合微球荧光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邻菲啰啉-铽
,
四氧化三铁
,
稀土发光微球
,
磁性能
,
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