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6)

SrFe12-xAlxO19纳米颗粒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磁性能研究

陈强 , 王新庆 , 金红晓 , 李良 , 褚宁杰 , 卫国英 , 吴琼 , 葛洪良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M型锶铁氧体SrFe12-xAlxO19(0<x<2.5)纳米粉体,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XRD)以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制各的各种样品的结构以及磁性能进行研究.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Al2+离子可以进入到锶铁氧体次晶格来替代Fe3+,纳米锶铁氧体仍保持磁铅石相结构.VS...

关键词: 锶铁氧体 , Al3+ , 溶胶-凝胶法 , 磁性

纳米碳管-(Ni-P)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

王新庆 , 王淼 , 李振华 , 朱海滨 , 王风飞 , 何少龙 , 韩宝善 , 何丕模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3.06.027

采用化学复合镀的方法,在45#钢衬底上制备纳米碳管(CNTs)-(Ni-P)复合材料.探讨了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工艺条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确定了制备CNTs-(Ni-P)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纳米碳管的结构;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纳米碳管形貌及其在复合材料...

关键词: 纳米碳管(CNTs) , 化学复合镀 , 复合材料

介孔材料对纳米碳管制备及结构的影响

王恒 , 王新庆 , 周坤林 , 王幼文 , 尚学府 , 李振华 , 王淼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7.02.019

本文报道了制备含Fe的硅介孔材料以及利用该介孔材料生长纳米碳管的工艺条件.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以含有Fe的介孔材料为催化剂,在800%条件下催化分解乙炔气体制备纳米碳管,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制备的纳米碳管的形貌及结构进行观察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介孔材料可以在一...

关键词: 介孔材料 , 纳米碳管 , 化学气相沉积

纳米碳管储氢实验和机理研究

何少龙 , 沈建其 , 王新庆 , 王淼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1.04.029

本文简要回顾了储氢材料研究的发展情况,主要介绍了纳米碳管储氢的实验进展.作者对纳米碳管储氢的机理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针对单壁纳米碳管,提出了一种解离凝聚机制.

关键词: 纳米碳管 , 储氢 , 解离凝聚机制

溶胶凝胶法制备FexOy/SBA-15介孔分子筛及磁性能研究

王新庆 , 葛洪良 , 金红晓 , 李良 , 卫国英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BA-15介孔分子筛具有较大的孔径及优异的水热稳定性,在其中掺杂其它材料可以保证掺杂材料良好的分散性,使晶粒尺寸在纳米量级,呈现新的性能.本文利用溶胶-凝胶法及水热法在酸性的条件下两步直接合成SBA-15及FexOy/SBA-15介孔分子筛磁性材料,进而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 SBA-15介孔分子筛 , 磁性能

纳米钡铁氧体的制备与磁性研究

葛洪良 , 陈强 , 王新庆 , 金红晓 , 李良 , 褚宁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不同pH值和煅烧温度条件下制备了M型纳米钡铁氧体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以及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溶液pH值和煅烧温度对纳米钡铁氧体的微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液pH值及煅烧温度对钡铁氧体的相结构和磁性能都有很大影响.当溶液pH值在3以上时,有利于BaFe12O...

关键词: 钡铁氧体 , pH值 , 煅烧温度 , 磁性能

硫酸化介孔氧化锆固体超强酸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金顶峰 , 王新庆 , 金红晓 , 侯昭胤 , 郑小明 , 葛洪良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10.056

首先成功合成了介孔氧化锆母体,采用SAXRD、氮气吸脱附、HRTEM等表征发现,制备的介孔氧化锆其晶胞常数a0为12.14nm,介孔直径为3.7nm,介孔的孔壁厚度大约为8.34nm,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为163.5m2/g和0.15cm3/g;将这种介孔材料进行硫酸化制得固体超强酸,并考察了焙烧温...

关键词: 介孔氧化锆 , 高热稳定性 , 固体酸材料

单壁纳米碳管储氢机制研究

沈建其 , 何少龙 , 王新庆 , 王淼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1.02.005

在将单壁纳米碳管当作巨正则系综的基础上,定义了两个序参量,对其储氢机制作了研究。认为纳米碳管之所以能大量储氢的原因是由于解离的氢分子、原子之间形成关联的相互作用会导致中空管内压力下降,气体凝聚成液体状态,储氢增加。

关键词: 解离凝聚机制 , 单壁纳米碳管 , 序参量

溶剂热法制备锰锌铁氧体及其表征

周琳 , 彭晓领 , 王新庆 , 葛洪良 , 张京 , 许云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锰锌铁氧体,并用XRD,SEM,VSM对其进行了性能表征.本实验还系统研究了溶剂热合成条件如锰锌元素比,溶剂热温度,溶剂热时间对实验所得样品形貌以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60和180℃时,并未形成锰锌铁氧体,锰锌铁氧体的形成温度为200℃;随着溶剂热时间的延长,锰锌铁氧体颗...

关键词: 锰锌铁氧体 , 溶剂热法 , 磁性能 , 微观结构 , 形貌

纳米碳颗粒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王凤飞 , 王淼 , 李振华 , 王新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5.03.022

石墨化碳具有充放电容量高、循环性能稳定等特点,是最有商业应用价值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所以改性的碳负极材料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用TEM,HRTEM对用电弧放电法制备的纳米碳颗粒进行结构表征,并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碳颗粒负极具有较高的初次充电容量,达到了71...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负极材料 , 纳米碳颗粒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