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检索条件:作者=王苗  

  • 论文(8)

辉钼矿微波活化作用机理

杨双平 , 郭拴全 , 王磊 , 张攀辉 , 周江峰 , 王苗 , 邢相栋 , 党文静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7.02.009

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研究微波活化对辉钼矿氧化焙烧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热重(TG)分析、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微波活化前后辉钼矿的比表面积、氧化特性、品格常数、微观结构及形貌进行分析表征,探究辉钼矿微波活化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微波活化可以有效降低钼焙砂残硫量,...

关键词: 微波活化 , 晶格常数 , 微观应变 , 辉钼矿 , 比表面积

W-Cu合金深冷处理及其组织性能研究

陈文革 , 沈宏芳 , 丁秉均 , 王苗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4.06.011

对粉末冶金熔渗技术制备的不同成分W-Cu合金在-196℃,保温48h进行深冷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长时间深冷处理的现象与机理.结果表明:深冷处理后铜颗粒以短棒状形态在钨基体上弥散析出.析出的细小弥散的铜颗粒阻碍晶粒粗化和位错移动,铜颗粒部分填充到材料微孔内,同时深冷处理过程中的体...

关键词: W-Cu合金 , 深冷处理 , 沉淀析出

高发射率涂料应用于高炉热风炉的节能效果

王苗 , 苍大强 , 白皓 , 程相利 , 周惠敏

钢铁

应用数值模拟验证高发射率涂料在热风炉内的使用效果并比较涂料的不同使用区域对热风温度的影响,得出高发射率涂料在高炉热风炉内的最佳使用区域为高温区.应用这一结果在两座热风炉上进行工业对比试验,经过热诊断测试判定高发射率涂料的节能效果.热诊断结果表明,应用高发射率涂料可提高热风温度25℃,降低废气温度13...

关键词: 高炉热风炉 , 高发射率涂料 , 高风温 , 热诊断 , 格子砖

兰炭作烧结燃料对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

杨双平 , 郭拴全 , 张攀辉 , 周江峰 , 王苗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60069

通过烧结杯试验、烧结矿荷重软化试验、烧结矿还原度试验及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兰炭用作烧结燃料对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兰炭的配加、碱度的增加对烧结矿的成品率、品位和转鼓指数及粒度并未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兰炭加入比例为30%、碱度为1.82时,可以提高烧结矿的转鼓强度,此时的烧结...

关键词: 烧结 , 兰炭 , 替代比例 , 转鼓强度 , 冶金性能

响应曲面法优化内配兰炭赤铁矿球团焙烧工艺

杨双平 , 张攀辉 , 郭拴全 , 王苗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60225

为了有效解决赤铁矿球团焙烧能耗高的难题,对赤铁矿球团进行内配兰炭处理并利用响应曲面法对球团焙烧工艺进行了优化试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和水平,对内配兰炭赤铁矿球团各影响因素进行Box-Behnken设计,建立了用于球团抗压强度预测的多元回归模型,并对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空气流量、兰炭配...

关键词: 内配兰炭赤铁矿球团 , 抗压强度 , 响应曲面法 , 焙烧工艺

兰炭对高炉混煤喷吹特性的影响

杨双平 , 郭拴全 , 张攀辉 , 周江峰 , 王苗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60146

采用WCT-2C型微机差热天平、灰熔点测定仪、BT-1000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和可磨性测试仪,研究了兰炭配加质量分数为0、30%、40%、50%和100%时对无烟煤燃烧性、反应性、灰融性、流动性和可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兰炭可以改善无烟煤的喷吹特性.随着兰炭含量的增加,煤粉着火温度及燃尽温度降低,燃...

关键词: 兰炭 , 燃烧性 , 反应性 , 灰熔融性 , 热重法分析

复合环氧树脂的碳纳米管阵列柔性热界面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王苗 , 李强 , 宣益民

工程热物理学报

通过CVD-浮动辅助催化法在Si基底上制备了管径约为80 nm、高度400~500 μm的碳纳米管阵列膜,将其和环氧树脂进行复合,同时添加了二丁酯作为增韧剂,固化得到了环氧树脂复合碳纳米管阵列热界面材料.并测量了热界面材料的拉伸力学、导电、导热性能.结果表明:加入增韧剂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延展性,当...

关键词: 碳纳米管阵列 , 环氧树脂 , 复合 , 增韧剂 , 导热

超细晶钛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现状

王苗 , 杨延清 , 罗贤

材料导报

总结了目前国内外超细晶钛合金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大变形法、氢处理法和热机械处理法等,并评述了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采用以上方法获得的超细晶钛合金均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但室温延展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获得更好性能匹配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超细晶 , 钛合金 , 制备方法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