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星辰
,
孙博
,
贾广顺
,
李松山
,
甄新刚
连铸
铸机拉矫机万向联轴器主要是将减速机扭矩传递给扇形段驱动辊,为连铸机提供拉矫力.首秦3号连铸机万向联轴器伸缩位置距离扇形段驱动辊连接法兰较近,在二冷室内极易腐蚀锈死,不易拆卸;同时万向联轴器与扇形段驱动辊法兰连接处螺栓极易松动,造成引锭杆下沉,严重影响生产.对拉矫机万向联轴进行技术改造,解决了万向联轴...
关键词:
万向联轴器
,
法兰
,
伸缩
,
扭矩
甄新刚
,
朱志远
,
杨建平
,
王玉龙
,
刘洋
,
赵新宇
钢铁
分析了板坯厚度、钢液碳含量、铌含量、拉速、动态配水模型和3D喷淋技术对400 mm特厚板坯表面横裂纹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动态二次冷却模型存在缺陷,使得特厚板坯在低拉速浇铸时,受二冷区最小水量的限制,在矫直力和热应力的综合作用下,坯壳承受的总应变超过了其临界应变值,在距离铸坯角部150~500mm的...
关键词:
特厚板坯
,
表面横裂纹
,
矫直应变
,
动态配水模型
,
3D喷淋技术
龚雅林
,
张炯明
,
甄新刚
,
陈少东
,
姚永宽
,
王道远
钢铁
借助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测试了含Nb和含Nb、Ti两种中碳微合金化钢的高温力学行为,分析了析出物、相变、动态再结晶对微合金化钢高温延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种无第Ⅱ脆性区出现;含Nb钢第Ⅲ脆性区的温度范围为950~700℃,含Nb、Ti钢第Ⅲ脆性区的温度范围为900~725℃;微合...
关键词:
微合金化钢
,
连铸
,
高温延塑性
,
表面微裂纹
叶凡新
,
张炯明
,
庞在刚
,
缪春锋
,
甄新刚
连铸
建立了板坯连铸一维凝固传热数学模型且采取坯龄模型实现了动态配水;对二冷水计算模型计算的动态配水和静态配水进行比较得出拉速变化时动态水量变化较缓和,从而保证铸坯表面温度不发生大的波动;进行了连续测温,结果表明:测量温度和计算温度误差保持在2%左右.
关键词:
板坯连铸
,
动态配水
,
坯龄模型
朱志远
,
甄新刚
,
蒋海涛
,
李景光
,
王玉龙
,
白占禄
钢铁
研究了钢水成分、结晶器保护渣、结晶器振动、浸入式水口、二次冷却制度等连铸工艺技术对400mm特厚板坯表面横裂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400mm特厚板坯,钢的化学成分及第Ⅲ脆性区的高温延塑性,是形成表面横裂纹的内因;二冷区强冷及矫直力是形成表面横裂纹的外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400mm特厚板坯...
关键词:
特厚板坯
,
横裂纹
,
高温延塑性
,
结晶器保护渣
,
结晶器振动
赵新宇
,
刘洋
,
甄新刚
,
王海宝
,
王文军
,
邹扬
钢铁
制作直径10mm试样模拟铸坯表面,使用Gleeble-2000D热模拟试验机研究表面控制冷却下强冷和返温阶段板坯表面热塑性及组织形貌的变化规律,为表面组织控制冷却在立弯式板坯连铸机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强冷阶段,魏氏组织和膜状先共析铁素体的形成造成试样塑性恶化.返温阶段,返温处理有效地...
关键词:
表面组织控制冷却
,
强冷
,
返温
,
高温热塑性
,
金相组织
王海宝
,
张炯明
,
赵新宇
,
刘洋
,
王文军
,
甄新刚
钢铁
制作直径10mm的试样以模拟铸坯表面组织,将试样分别在传统冷却模式下和控制冷却模式下进行冷却,通过对试样截面的微观组织形貌进行金相分析,从而研究冷却模式对铸坯表层组织结构的影响.试验得到如下结果:传统冷却条件下,试样边部为块状铁素体和珠光体,晶粒尺寸在10~200μm之间,中心位置为条状、针状铁素体...
关键词:
铸坯表面组织
,
冷却模式
,
金相分析
,
表面横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