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
赵修臣
,
余智勇
,
邹鑫
,
程荆卫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3.11.002
研究了化学液相还原反应制备纳米铁粉过程中碱性介质加入对粒子晶化程度、大小、磁性能以及粒子聚集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碱性介质影响还原反应过程,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未加碱性介质所制得的纳米铁粉有一定程度的晶化,且粒子相对较大;而加入适当碱性介质所制得的纳米铁粉为非晶态,且粒子明显小于未加碱性介质时.晶化程度的差别导致两者的磁性能明显不同,并使两者粒子具有不同的微观聚集状态.
关键词:
纳米粒子
,
纯铁
,
化学制备
张朝晖
,
李能新
,
王富耻
,
李树奎
,
程荆卫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静液挤压工艺对91W-Ni-Fe合金进行了静液挤压变形强化,研究了91钨合金经静液挤压变形之后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与挤压变形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钨颗粒长径比随挤压变形量的增大而增大,钨颗粒的有效连接度随挤压变形量的增大而减小;钨合金的强度随挤压变形量的增大而增加,其增加的幅度随挤压变形量的增大而减小,而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则随挤压变形量的增大而不断下降.
关键词:
钨合金
,
静液挤压
,
变形强化
,
力学性能
,
显微组织
张朝晖
,
廖秋尽
,
程荆卫
,
王富耻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6.10.010
基于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理论,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通过建立合理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Cu/Al双金属复合材料静液挤压固相结合的非稳态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变形体在挤压过程中的等效应力、应变分布及相对滑动量随摩擦系数的变化情况,揭示了组元金属在静液挤压成形过程中的流动规律,指出在一定的变形量条件下,增大内外层金属之间的摩擦系数是较好实现内外层金属固相结合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双金属复合材料
,
固相结合
,
静液挤压
,
数值仿真
温术来
,
程荆卫
,
李红
,
刘颖
,
赵修臣
,
王玉锋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4.08.004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液相还原法成功制备磁性穗状钴颗粒.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与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制备的钴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CTAB时得到的穗状钴颗粒为片层结构,晶体结构以密排六方为主;而未添加CTAB时得到的是以面心立方为主的菜花状钴颗粒.片层结构穗状钴颗粒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与矫顽力分别为116.17A·m2 ·kg-1与20.3kA·m-1,而菜花状钴颗粒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及矫顽力分别为158.24A·m2·kg-1与9.174kA·m 1,分析认为这种差异可能是由钴颗粒粒径、磁晶各向异性、形状各向异性以及内部缺陷所导致.
关键词:
钴颗粒
,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
比饱和磁化强度
,
矫顽力
孙万硕
,
李红
,
刘颖
,
赵修臣
,
程荆卫
,
温术来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CoSO4·7H2O为钴源,C4H4KNaO6·4H2O为络合剂,N2H4·4H2O为还原剂,NaOH为pH调节剂,CTAB为形貌控制剂,通过液相还原法成功制备出了具有特殊形貌的球形钴颗粒.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以及矢量网络分析仪对钴颗粒形貌、晶体结构、静磁性能以及微波频段内的电磁参数进行表征.研究表明钴颗粒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为123(A.m2)/kg,矫顽力为176 ×79.6A.m-1.钴颗粒在9.8、15 GHz时出现明显介电损耗峰.钴颗粒复磁导率实部随着频率增加逐渐降低,显示了良好的频散特性,而虚部在微波频段内呈现宽化的共振峰,经分析为自然共振和交换共振共同作用所致.根据传输线原理计算反射损耗,发现当厚度为5.5mm时在12.4 GHz处得到最大反射损耗□13.2 dB,此时有效损耗频宽(<□10dB)为1.6 GHz,表明实验制备的钴颗粒具有良好的吸波特性.
关键词:
球形钴颗粒
,
液相还原法
,
静磁性能
,
电磁参数
,
吸波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