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振莉
,
张小垒
,
李志超
,
李辉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淬回火、贝氏体等温淬火、马氏体预淬火后贝氏体淬火和贝氏体变温淬火处理)对典型高碳铬轴承钢GCr15的组织以及硬度、抗拉强度、冲击功和耐磨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热处理工艺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分析下贝氏体短时处理和尺寸稳定性,采用膨胀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
关键词:
高碳铬轴承钢
,
热处理工艺
,
组织和性能
,
下贝氏体
,
残留奥氏体
李志超
,
陈银莉
,
左茂方
,
米振莉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EBSD技术对CGO硅钢热轧、中间退火、脱碳退火及二次再结晶退火组织及织构进行分析,研究了CGO硅钢各阶段加工制备过程中高斯{110} <001>晶粒的形状、尺寸及分布特点,分析了高斯取向晶粒在各工序过程中的遗传继承性特点.结果表明,CGO硅钢热轧板的次表层存在Goss取向晶粒,历经一次冷轧及中...
关键词:
CGO硅钢
,
EBSD
,
织构遗传
,
单个取向分析
米振莉
,
焦竞仪
,
江海涛
,
李志超
,
刘胜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金相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等方法研究了00Cr20Al6铁素体不锈钢在不同退火保温时间下其显微组织、再结晶比例及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均为700℃时,随着退火后保温时间的延长,此钢的再结晶比例从66.4%升至94.3%,小角度晶界逐渐被大角度晶界所替代,伸长率从15%...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
退火时间
,
再结晶
,
EBSD
熊自柳
,
蔡庆伍
,
江海涛
,
唐荻
,
米振莉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纳米探针研究了TRIP1000钢中不同组织的纳米压痕硬度及变形行为.结果表明:热处理后该钢的显微组织由铁素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贝氏体比铁素体和奥氏体开始屈服变形时的纳米硬度值高,承受的最大载荷约是铁素体和奥氏体的两倍;铁素体在屈服变形时的柯氏气团效应和不稳定的奥氏体在屈服变形时的应力松弛...
关键词:
TRIP1000钢
,
显微组织
,
变形行为
,
纳米压痕硬度
代永娟
,
唐荻
,
米振莉
,
江海涛
,
吕建崇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9.07.010
根据层错能的热力学模型,计算了Fe-XMn-3Si-3Al 系高强度高塑性TWIP钢的层错能.计算结果表明,随锰含量增加Fe-XMn-3Si-3Al系 TWIP钢层错能增加,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锰含量对Fe-XMn-3Si-3Al 系TWIP钢变形机制、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在合金中Mn含量的提高使...
关键词:
层错能
,
TWIP钢
,
锰含量
,
变形机制
李志超
,
张小垒
,
米振莉
,
李辉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RD技术、EBSD分析、动态相变规律研究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及合金元素V的加入对高碳铬轴承钢GCr15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碳化物形成元素V添加后,动态CCT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抑制了二次碳化物的析出和珠光体转变,Ms点降低;添加V...
关键词:
轴承钢
,
合金元素V
,
相变
,
热处理
,
残留奥氏体
,
贝氏体等温转变
米振莉
,
周园园
,
李志超
,
江海涛
,
李辉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对3% Si CGO硅钢进行恒变形速率、不同变形温度下的单道次压缩实验,结合Thermal-Calc软件,金相分析,SEM及EBSD技术,研究了取向硅钢热变形过程中组织和微观织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实验钢是在双相区变形,变形后组织主要是铁素体和少量的珠光体.随变形温度的升高,晶粒由长条状变为等...
关键词:
CGO硅钢
,
热变形
,
组织
,
织构
,
热力学
米振莉
,
余伟
,
陈银莉
,
蔡庆伍
钢铁
在G1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通过对普通碳素钢Q345进行不同温度制度和变形制度的试验,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奥氏体和铁素体晶粒大小的影响,并对直接轧制Q345钢的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直接轧制板坯在终轧后其奥氏体晶粒尺寸由边部到中部是逐渐增大的,而其冷却后得到的室温铁素体组织也呈现...
关键词:
Q345钢
,
直轧
,
奥氏体
,
铁素体
左茂方
,
李志超
,
陈银莉
,
米振莉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DIL805A热膨胀仪研究了ER50-6焊丝钢的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并利用EBSD技术分析比较了五种拉拔变形量下沿轴向铁素体织构的演变规律及各织构组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ER50-6焊丝钢的相变点温度分别为Ac1=732℃,Ac3=865℃,在现场实际冷却速度情况下ER50-6...
关键词:
ER50-6焊丝钢
,
拉拔变形
,
相组成
,
铁素体织构
刘胜
,
米振莉
,
唐荻
,
江海涛
,
焦竞仪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对Fe-Cr-Al合金在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退火时间对晶界分布、微观织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初期合金组织发生回复过程,晶界以小角晶界为主,织构为典型的立方晶体形变织构{001} 〈110〉;退火时间在3~ 15 min内,组织发生再结晶...
关键词:
Fe-Cr-Al合金
,
组织演变
,
EBSD
,
r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