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博峰
,
黄蓉
,
郭烈锦
,
肖泽军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环形管内流动与传热的特点,重新定义了环形管的水力直径和热周直径,基于圆管环状流CHF解析模型,得到了环形管内环状流临界热负荷解析模型.该模型可以预测环形管内沸腾两相流环状流时在不同加热方式下发生的临界热负荷,加热方式包括有内侧加热、外侧加热、两侧同时加热等.数值预测结果与文献数据比较表明本文的解析模型在P=0.57~15.01 MPa,G=198~3789.5 kgm-2s-1,xc=0.068~0.855,L/Dhe=19.3~539.5范围内预测良好.
关键词:
环形管
,
临界热流密度
,
环状流
刘茂龙
,
吕友军
,
白博峰
,
苏望
,
闫晓
,
肖泽军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本实验参数范围内可将孔隙流道内空气/水两相流动划分为泡状流、泡状一弹状混合流、弹状流、弹状一环状混合流和环状流五种流型.本文修正后的Tung/Dhir流型转变模型与实验符合较好.依据单相流动压降数据,对Ergun公式参数进行了拟合,提出了适用于本实验特点的单相压降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渗透率系数提出了两相流动压降计算经验公式,与前人的公式相比,适用范围更广,计算误差也较小.
关键词:
球床
,
流型
,
压降
,
相对渗透率
李赟
,
白博峰
,
阎晓
,
肖泽军
工程热物理学报
运用平衡态分子动力学理论对含有液氩分子微正则系统的微气泡的形成过程进行模拟.采用五阶预估-校正有限差分法对每个分子的牛顿运动方程进行求解,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满足能世守恒特性.通过统计各时刻系统的动能,势能以及总能量,得到了气泡生长过程中各相分子的分布形貌,并且分析了温度对气泡生长过程的影响及相界面不稳定的原因.模拟得到:气泡形成过程可分成四部分:团聚段、成核段、等温成长段以及等压成长段,以此粗略估计气泡的成核时间大约为0.2×10-11s.温度对于沸腾的团聚和成核时间没有影响.当过热度大于22 K时,随着过热度增大,两相区域数密度波动特别大.相界面不稳定是气泡的破碎引起的.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
气泡
,
当地密度
陈炳德
,
肖泽军
,
卓文彬
工程热物理学报
余热排出实验共获得166组稳态实验数据.数据表明,在本参数范围内,当气温为6~23℃、冷热芯高差11m时,只要风速不小于1.5m/s,即可通过自然循环流动带走堆芯衰变功率.风速、功率和阀门开度的快速变化扰动对系统的稳定运行无大的影响,即系统运行对这些快速小扰动有一定的"容忍性".通过引入系统特征参数建立了分析模型,本文得出含经验系数的自然循环流量等半经验公式.与实验数据比较,98.8%的数据点偏差小于士15%.
关键词:
AC600
,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
特性研究
,
自然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