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智
,
赵永志
,
郝先库
,
张瑞祥
,
刘海旺
,
马显东
,
胡珊珊
稀土
碳酸氢铵、氨水和去离子水按一定化学计量比配制碳酸氢铵饱和溶液,在室温下,将氯化钆溶液加入到饱和溶液中,得到氯化钆、碳酸氢铵和氨水的混合溶液,再向混合溶液中加入不同量的双氧水,立即有沉淀生成,沉淀经过陈化、过滤、洗涤,得到过氧碳酸钆沉淀,过氧碳酸钆在800℃~ 1200℃灼烧,制备出大颗粒氧化钆.用X...
关键词:
大颗粒
,
氧化钆
,
双氧水
,
碳酸氢铵
李慧琴
,
马显东
,
陈蛟华
,
张瑞祥
,
王士智
,
胡珊珊
,
郝先库
稀土
采用磷钨酸铈作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67℃,合成棕榈酸甲酯反应,研究了不同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棕榈酸转化率的影响,并在最佳反应条件的基础上研究催化剂的循环利用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酸醇摩尔比为1:12,催化剂用量为棕榈酸质量的9%,回流反应4小时,实现了磷钨酸铈催化剂重结晶循环利用,催化剂...
关键词:
磷钨酸铈
,
棕榈酸甲酯
,
催化剂
,
循环
李慧琴
,
陈敏璇
,
韩强
,
马显东
,
胡珊珊
,
赵永志
,
张瑞祥
稀土
矿化剂直接影响颜料的合成温度和颜料的呈色性能,本文通过掺杂四种不同矿化剂:NaF、NaCl、H3BO3和Na2HPO4,改变灼烧温度,制备出黄色颜料Sm0.3Ce0.66Mo0.04O(1.85+δ),用XRD表征其晶体结构,用CIE颜色系统—L*a*b* (1976)色空间体系和紫外可见反射光谱分...
关键词:
矿化剂
,
黄色颜料
,
Sm0.3Ce0.66Mo0.04O(1.85+δ)
,
光学性能
张瑞祥
,
李慧琴
,
刘海旺
,
许宗泽
,
胡珊珊
,
郝先库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10.01.010
以氯化镨钕溶液为原料液,分别用草酸、碳酸氢铵和碳酸钠为沉淀剂制备镨钕草酸盐和碳酸盐,在900℃~1500℃范围内不同灼烧温度下制备出镨钕二元氧化物,利用粒度仪和扫描电镜进行测试,研究了灼烧温度对稀土氧化物的粒度和形貌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灼烧温度的提高对中位粒径D_(50)和粒度分布R变化影响不同,...
关键词:
镨钕二元氧化物
,
灼烧温度
,
粒度
,
形貌
王军
,
李向阳
,
郝先库
,
张瑞祥
,
胡珊珊
,
马显东
稀土
doi:10.16533/J.CNKI.15-1099/TF.201505019
采用1.5 mol/L P507-煤油为有机相,以氯化钐和氯化锌的混合溶液作为料液,研究了料液酸度、Zn2+浓度、有机皂化度、相比、混合时间等对Sm3+和Zn2萃取分离的影响,得到了萃取分离Sm3+和Zn2+的最佳工艺参数:有机皂化度为0.54 mol/L,料液酸度为0.15 mol/L,萃取相比(...
关键词:
锌
,
钐
,
萃取分离
赵永志
,
郝先库
,
张瑞祥
,
胡珊珊
,
马显东
,
许宗泽
稀土
研究了钆元素在碳酸钠、碳酸氢铵溶液中的溶解性.钆元素在碳酸钠、碳酸氢铵溶液中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溶解量先增大后减小;提高碳酸钠和碳酸氢铵浓度也可以增加钆元素的溶解量;反应温度对钆元素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铵溶液中的溶解性影响不同,表现为温度升高,钆在碳酸氢铵溶液中的溶解量减小,在碳酸钠溶液中增大.在碳酸氢铵...
关键词:
钆
,
碳酸氢铵
,
碳酸钠
,
溶解性
李慧琴
,
刘海旺
,
张瑞祥
,
许宗泽
,
胡珊珊
,
郝先库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10.06.015
以氯化镨钕溶液为原料液,分别用草酸、碳酸氢铵和碳酸钠为沉淀剂,制备镨钕草酸盐和碳酸盐,在800℃~1300℃范围内不同灼烧温度下制备出错钕二元氧化物,研究了灼烧温度对稀土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和密度的影响.
关键词:
镨钕二元氧化物
,
灼烧温度
,
比表面积
,
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