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玲
,
吴育忠
,
莫烨强
,
李伟善
,
马冲
,
左正勋
,
吕浩川
,
李晓东
电镀与涂饰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分析法,研究了无机盐和pH对含有添加剂的酸性氯化钾镀锌溶液吸光度的影响.在最佳吸收波长227.50 nm和pH 5.52~5.58范围内,测定了电镀中不同电流密度下A柔软剂分别在阴、阳极上的消耗速率.该方法快速,方便,可用于电镀过程中A柔软剂含量的监测.
关键词:
电镀锌
,
氯化钾
,
柔软剂
,
紫外吸收光谱
,
测定
詹益腾
,
胡明
,
李伟善
,
田志斌
,
邓正平
,
黄启明
,
莫烨强
电镀与涂饰
介绍了SF-522型低泡型氯化钾镀锌(第三代氯化钾镀锌)工艺,与国外某低泡型氯化钾镀锌进行对比.探讨了镀液成分、工艺条件和不同杂质对镀锌层性能的影响,并说明了镀液维护要点.各项试验和生产应用的结果表明,SF-522氯化钾镀锌液低泡,可采用压缩空气搅拌,允许电流密度范围广(0.5 ~4.0A/dm2),添加剂消耗量低,生产效率高.镀锌层经三价铬钝化后,其耐中性盐雾腐蚀时间超过经六价铬钝化的氰化物镀锌层.
关键词:
镀锌
,
低泡
,
氯化钾
,
氰化物
,
钝化
,
耐蚀性
,
中性盐雾试验
罗建成
,
莫烨强
,
郑丽群
,
刘志平
,
孙亮
,
侯艳宏
腐蚀与防护
为探讨局部腐蚀对探针读数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能谱等表征方法对20号碳钢探针的失效进行了研究。宏观和微观形貌表明,探针表面随机分布着大小不均的腐蚀坑;金相结果表明,探针材质合格,晶体组织均匀;能谱分析表明,腐蚀坑内存在氯离子和硫元素的局部聚集现象。不均匀的覆盖物在探针表面的形成,以及在电位差及腐蚀介质的影响下,探针表面发生了局部电化学腐蚀,较多腐蚀坑的出现引起了感应电阻信号的跳动,产生了数据的失真。
关键词:
电感探针
,
20号钢
,
失效分析
,
局部腐蚀
莫烨强
,
罗建成
,
黄启明
,
李伟善
电镀与涂饰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对经预处理的太阳能电池用硅片在硫酸铜溶液中光诱导沉积铜而制备光伏电极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带电入槽而无冲击电流的操作方式时,所得到的沉积层具有较好的结合力.采用封闭背电极的操作方式可以减少铝层溶解而避免镀液被污染.若采用开放的连接方式,铝电极的溶解和金属铜的沉积取决于外加电位.当施加电位为-0.5 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时,可以阻止铝背电极的溶解.
关键词:
硅太阳能电池
,
铜
,
光诱导沉积
,
铝背电极
,
结合力
詹国良
,
罗建成
,
莫烨强
,
马冲
,
左正勋
,
李伟善
材料保护
含铁量低于1%(质量分数,下同)的Zn—Fe合金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有必要对其耐蚀性及机理做深入研究。采用动电位极化技术和交流阻抗方法(EIS)研究了未钝化的纯Zn镀层和碱性Zn.Fe合金镀层(含幸失0.15%~0.89%)在0.2mol/L Na2B4O7-H38O3,含0.05mol/L Cl-的0.2mol/L Na2B4O7-H3BO3和1%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采用XRD法研究了不同镀层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少量铁在锌中的存在明显影响锌的耐蚀性能,含铁0.15%~0.60%的Zn—Fe合金镀层腐蚀电阻和反应电阻都较纯zn层的大,腐蚀电流密度较小,在一定电位范围内形成的电化学钝化膜耐Cl-点蚀的能力强;含铁量为0.29%的合金表现出了最好的耐蚀性;Zn-Fe合金镀层与碱性纯zn镀层的晶体结构相同,都是六方密排结构,铁在Zn-Fe合金中不是以独立相而是以固溶相的形式存在。
关键词:
Zn—Fe合金镀层
,
Fe含量
,
耐蚀性
,
耐蚀机理
,
晶体结构
莫烨强
,
罗建成
电镀与涂饰
光诱导沉积技术因具有可以不用屏蔽或遮盖也能使金属离子在材料表面沉积出各种图案的优点,而成为微电子领域和光伏领域替代传统丝网印刷技术制备选择性图案或者使图案金属化的方法.本文回顾了光解型和光生电子型光诱导沉积技术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认为镀液稳定性研究,防扩散层与基体结合力的提高,镀层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的改善,以新的镀种取代贵金属,以及产品寿命的延长,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光诱导沉积
,
光伏工业
,
电沉积
,
太阳能
,
微电子
罗建成
,
莫烨强
,
詹益腾
,
胡明
,
黄启明
电镀与涂饰
对比研究了SF-522型添加剂和国外某进口添加剂对氯化钾镀锌液及所得镀层性能的影响.镀液组成与工艺为:KCl200g/L,ZnCl2 50g/L,H3BO3 35g/L,柔软剂30 mL/L,光亮剂1.5 mL/L,温度25℃,时间25 min,电流密度2A/dm2.无锌基础液的阴极极化曲线表明,SF-522型添加剂和国外某进口添加剂在抑制析氢和增强极化方面的性能相近;光亮范围、分散能力、覆盖能力等镀液性能测试结果同样表明二者的性能相近.从含SF-522型添加剂镀液中所得镀层的耐蚀性略优于从含进口添加剂镀液中所得镀层;二者的结合力均合格;前者表面平滑,只存在少量微孔,其微观形貌明显优于后者.
关键词:
氯化钾镀锌
,
添加剂
,
电化学
,
耐蚀性
罗建成
,
莫烨强
,
詹益腾
,
胡明
,
黄启明
电镀与涂饰
通过测定Tafel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和进行盐雾试验,研究了新型三价铬彩色钝化剂SF-571和蓝白钝化剂SF-572对镀锌层耐蚀性能的影响,并与进口钝化剂进行对比。氯化钾镀锌工艺为:KCl 200 g/L,ZnCl250 g/L,H3BO335 g/L,柔软剂30 mL/L,光亮剂1.5 mL/L,25°C,25 min,电流密度2 A/dm2。电化学分析表明,所有镀锌层钝化膜在1%NaCl溶液中均存在钝化现象,采用自制钝化剂SF-571和SF-572所得膜层的耐腐蚀性能达到或优于用进口钝化剂所得膜层。对比膜层的表面形貌可知,自制钝化剂钝化所得膜层表面更平整、致密。
关键词:
氯化钾镀锌
,
三价铬钝化
,
耐蚀性
,
表面形貌
黄美玲
,
吴育忠
,
莫烨强
,
吴飞
,
李伟善
材料保护
目前,添加剂对镀锌的作用及其机理说法不同.用线性扫描法、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分别研究了聚乙二醇400(PEG400)及其与苄叉丙酮(BA)复配在氯化钾(KCl)溶液中对锌电沉积的影响;根据Scharifker-Hills成核模型拟合了电流-时间数据.结果表明:PEG400和BA混合比单加更能增大锌在KCl溶液中电沉积的过电位,能更有效地抑制析氢反应;锌的电沉积机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所加入的添加剂,仅添加PEG400,锌电沉积机理与无添加剂的一样,都是晶核瞬时形成和成长的过程,PEG400和BA同时加入,锌的电沉积机理是晶核连续形成后转为晶核瞬时形成.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氯化钾镀锌高效添加剂的开发.
关键词:
锌电沉积
,
添加剂
,
作用
,
机理
,
阴极极化
,
循环伏安
,
计时电流法
莫烨强
,
孙亮
,
候艳宏
,
郑丽群
,
罗建成
,
刘志平
腐蚀与防护
对腐蚀探针在现场使用中出现的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阐述了腐蚀探针的正确使用范围和监测数据的特点;同时探讨了引起腐蚀探针监测数据变化的5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表明,在复杂现场条件下,温度的变化、严重的局部腐蚀以及腐蚀探针的制造质量均会导致监测数据的失真,只有对腐蚀探针的监测数据进行正确的解读,才能更好发挥腐蚀探针的监测作用,避免对探针监测数据出现误判,确保生产设备安全运行.
关键词:
腐蚀探针
,
设备
,
腐蚀
,
监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