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秉直
,
李伟英
,
秦祖群
,
赵冀平
,
尚亚波
,
谭章荣
,
范瑾初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5.01.009
采用混凝-砂滤-超滤膜的联用工艺对长江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混凝-砂滤作为预处理能有效地去除大分子的有机物.5个月的试验中,膜压差增长缓慢,实现了长期稳定运行.出水的浊度、CODMn和DOC的平均值分别为0.068 NTU,1.23 mg/L和1.3 mg/L.
关键词:
长江原水
,
超滤膜
,
混凝
,
膜压差
阎婧
,
马延强
,
曹达文
,
余振勋
,
褚华强
,
董秉直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5.001
将粉末活性炭-硅藻土生物强化动态膜反应器用于处理低浊地表水源.研究结果表明:本工艺具有运行通量大、有机物去除率高、动态膜的过滤阻力较小的特点,过滤过程可以用标准过滤模型来描述.通过电镜观察得到动态膜是由滤饼层、凝胶层和滤网组成,凝胶层紧贴在滤网表面,由硅藻土、活性炭颗粒和微生物代谢物组成,凝胶层的存...
关键词:
动态膜
,
过滤
,
凝胶层
曹达文
,
董秉直
,
范瑾初
,
李景华
,
徐强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0.03.003
分别采用不同截留分子量、不同材质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超滤膜直接分离黄浦江原水.研究结果表明,超滤膜分离原水的效果在一定的截留分子量(或孔径)范围内差别不大;由于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浓度较低,对亲水性较好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超滤膜的原水膜过程长期污染的影响较小,而高价正离子是原水超滤膜过程长期污染的主要因...
关键词:
原水
,
膜分离
,
通量
,
膜污染
董秉直
,
曹达文
,
龚海宁
,
范瑾初
,
李景华
,
徐强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4.03.015
采用微絮凝-砂滤-超滤工艺对淮河原水进行了中试规模的试验.重点考察预处理条件如滤速和混凝剂投加量的变化对后续膜处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工艺去除CODMn的效果随着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在投加量(大于4 mg/L)不变的条件下,滤速的变化不会影响砂滤出水的浊度和CODMn,当投加量为4 mg...
关键词:
超滤
,
混凝
,
浊度
,
CODMn
,
淮河原水
杨瑞林
,
张新欢
,
董秉直
,
夏圣骥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5.03.006
选择浓缩天然水作为原料液,研究了错流过滤的正渗透膜系统处理水中有机物时,不同实验温度和错流速度下膜通量的变化;通过对被污染的膜进行洗脱,得到洗脱液,并对洗脱液进行了分析,得到污染物在正渗透膜的沉积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对通量和膜污染影响很大,温度越高膜污染越强,膜通量下降越大;错流速度对通量和膜污染也...
关键词:
正渗透
,
膜污染
,
天然有机物
,
膜通量
董秉直
,
夏丽华
,
陈艳
,
高乃云
,
范瑾初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6.02.010
研究了原水pH的变化对超滤膜过滤性能的影响.原水pH的下降减小了有机物的表观尺寸并增强了其疏水性,加强了超滤膜吸附有机物的能力,但同时造成了严重的膜污染.在混凝作为预处理的情况下,pH的下降有助于混凝去除有机物,因而有利于减轻膜污染.
关键词:
超滤膜
,
pH
,
有机物
,
混凝
,
膜污染
许光红
,
孙雯
,
余振勋
,
董秉直
,
曹达文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2.04.018
采用硅藻土错流动态膜过程直接处理淮河原水,考察商品硅藻土在不同投加量、不同附加剂配合条件下动态膜的成膜效果、出水浊度和膜通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商品硅藻土和聚合氯化铝附加剂动态膜成膜较好;继续在动态膜过滤过程中不断加入0.25 mg/L聚合氯化铝,出水浊度可以稳定在0.25 NTU或以下.错流可...
关键词:
硅藻土
,
动态膜
,
错流
,
聚合氯化铝附加剂
董秉直
,
曹达文
,
李伟英
,
范瑾初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3.06.002
考察在混凝-膜分离处理中,混凝条件如投加量和pH的变化对膜分离的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混凝条件的变化会影响矾花的尺寸大小和表面的Zeta电位,因而对膜过滤阻力有较大的影响.适当的投加量能形成较大的矾花,使滤饼层阻力较低;过量的投加形成较小的矾花,使滤饼层阻力较大.当矾花表面的Zeta电位与膜表面的电...
关键词:
膜过滤
,
混凝
,
滤饼层阻力
,
悬浮颗粒尺寸分布
,
Zeta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