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啸宇
,
谭俊
,
任伟
,
张勇
,
董美伶
,
兰龙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12.023
中锰钢预热系数小,膨胀系数高且具有良好的耐磨特性,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但因其运行环境恶劣,常受到外界压力的持续冲击,加之铸造过程中表面形成气孔、夹杂等缺陷使得中锰钢常因疲劳而破裂损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运用表面改性技术,使用自蔓延特种陶瓷焊条对坦克装甲履带中锰钢表面进行焊接,在中锰钢的表面熔入大量的 TiC 颗粒。实验结果表明:熔有陶瓷相的中锰钢的表面组织更加均匀,气孔明显减少,并且 TiC 陶瓷相均匀分布在中锰钢中,与中锰钢组织结合良好,无明显裂纹出现。实验证明 TiC 陶瓷相的加入可有效地提高中锰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能。
关键词:
中锰钢
,
TiC 颗粒
,
耐磨性
,
硬度
董美伶
,
金国
,
王海斗
,
朱丽娜
,
刘金娜
材料导报
概述了纳米压痕技术测量构件残余应力方面的理论知识,回顾了纳米压痕技术的测量原理,包括硬度、接触面积、接触刚度及弹性模量的计算.将纳米压痕测试计算残余应力的模型分为两大类,并重点对以载荷-位移曲线为依据推导出的残余应力计算模型(如Suresh、Lee、Swadener等模型)的分析过程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上的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同时展望了纳米压痕法测量残余应力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残余应力
,
纳米压痕
,
硬度
,
计算模型
王海斗
,
董美伶
,
崔秀芳
,
邢志国
,
朱丽娜
,
刘金娜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5.11.009
通过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制备出四个不同厚度的纳米Ti薄膜,并分别采用纳米压痕仪、电子薄膜应力分布测试仪研究了Ti薄膜的力学性能和残余应力大小,结合分形维数方法和原子力显微镜对薄膜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Ti薄膜厚度的增加,薄膜晶粒尺寸逐渐增大,表面粗糙度和残余应力值随厚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而Ti薄膜弹性模量和硬度随薄膜厚度增加呈现出先减小随后增大的趋势.当薄膜厚度为600,2400,3600nm时薄膜中存在残余压应力,厚度为1200nm时存在残余拉应力,薄膜中残余应力分布最为均匀,但此时薄膜具有较低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值.分析得出Ti薄膜中存在残余拉应力会使薄膜硬度和弹性模量值变小,残余压应力反之.
关键词:
薄膜
,
纳米压痕
,
分形维数
,
力学性能
董美伶
,
崔秀芳
,
王海斗
,
朱丽娜
,
金国
,
徐滨士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纳米压痕法中的Suresh模型和Lee模型研究不同基底温度对直流磁控溅射制备的Ti薄膜中残余应力大小及分布的影响.将压痕法计算结果与曲率法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同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Ti薄膜的表面形貌及相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uresh模型计算得到的Ti薄膜残余应力值与曲率法结果最为接近,因此Suresh模型更适合测量Ti薄膜中的残余应力.结合纳米压痕和显微结构的分析发现,随着Ti薄膜基底温度的升高,Ti薄膜的晶粒尺寸先增大后变小,残余应力则从压应力转变为拉应力.
关键词:
纳米压痕
,
曲率法
,
残余应力
,
薄膜
周媛媛
,
孟子晖
,
董美伶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9.03.022
天然产物体系复杂,大分子和小分子、生命和非生命物质共存,多存在结构相近的异构体,且有效成分含量低,采用一般的分离方法富集难度较大.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高选择性分离介质的有效技术手段,分子印迹聚合物(MIP)的选择性强,分离操作简单,在各种分离纯化中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分子印迹技术在天然产物活性组分(如生物碱、甾体、多元酚、黄酮等)的分离纯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本课题组利用MIP从天然产物中分离纯化莽草酸等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分子印迹
,
有效成分
,
富集
,
分离
,
纯化
,
天然产物
,
莽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