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娟
,
曹琪
,
蒋翔
,
刘立华
,
翟启杰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10.05.010
设计了一种使用超声波对取向硅钢进行无损处理的装置,并用来对取向硅钢进行了不同时间的处理.实验结果发现,超声波处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取向硅钢的铁损值,且不会对其表面涂层造成破坏,也不会产生任何塑性变形.
关键词:
超声波
,
取向硅钢
,
铁损
蒋翔
,
朱冬生
,
唐广栋
,
钱颂文
工程热物理学报
蒸发式冷凝器是一种高效散热设备,能源危机和水环保促进了它的应用.提出了扭曲管强化管外水和空气流动及传热传质,测试了圆管、椭圆管、扭曲管等三种水平管蒸发式冷凝器的流动与传热传质性能,结果表明,扭曲管间为有序的可控制水流,分布均匀,脱落速度快,更易形成柱状流,管表面水膜厚度比现有圆管和椭圆管小;传热传质系数随冷却水喷淋密度及风速的增大而增大,但冷却水喷淋密度增大至一定值后,对传热传质系数基本没有影响;扭曲管的传热传质系数高于椭圆管,特别是圆管,总结了扭曲管传热传质系数经验式.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
传热传质
,
气液两相流
,
强化传热
,
扭曲管
朱冬生
,
沈家龙
,
唐广栋
,
蒋翔
,
欧阳惕
工程热物理学报
蒸发式冷凝器具有节水、节能、结构紧凑等优点而在工业制冷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蒸发式冷凝器性能测试实验平台基础上,测试了水流参数如喷淋密度和水温对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满足最小喷淋密度后,喷淋密度对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性能影响很小;在稳定的操作条件下,蒸发式冷凝器水盘中的水温可以保持恒定;循环冷却水水温降低1.1~2.0℃,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系数可以分别提高7.2%~16.9%和34.5%~63.4%.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
传热传质
,
水流
,
喷淋密度
,
水温
王立春
,
程锦霞
,
李彦晶
,
蒋翔
,
晏世伟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2.107
通过CR-39核径迹探测器对471 AMeV 56Fe和400 AMeV 20Ne诱发Al,C和CH2靶反应的弹核碎裂反应截面及出射角度进行了测量,并利用改进的量子分子动力学(ImQMD)模型和描述统计衰变的GEMINI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总反应截面与弹核的能量无关,但随着靶核质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与其他的实验结果以及Bradt-Peters的半经验理论公式所得结果一致。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结果中,分截面出现了明显的奇偶效应。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奇偶效应主要产生于受激碎块的衰变过程,其中对效应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主要形成于擦边碰撞的反应中且多来自于同位旋为TZ=0,±0.5的弹核碎块的贡献。产生碎块的同位素分布与弹核的种类有关,与入射能量和靶核的种类没有太大依赖性,其较小的偏转角大部分来自于擦边碰撞产生的较重的类弹碎块的贡献。
关键词:
电荷变化截面
,
CR-39探测器
,
ImQMD模型
,
GEMINI模型
,
奇偶效应
,
同位旋效应
蒋翔
,
李莉娟
,
翟启杰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12.02.004
通过金相显微组织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退火温度( 900、950、1000℃)及退火时间(5、7、9、11 min)对Fe-36Ni因瓦合金热轧板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对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奥氏体晶粒逐渐长大,并伴有少量的退火孪晶,材料的塑韧性提高,拉伸时发生典型的韧性断裂.经900℃退火后,其综合力学性能优于其它温度下处理的合金,且合金的晶粒分布比较均匀,并在保温时间为7 min时,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结合现场生产技术要求,退火温度为900℃、保温时间为7 min的热处理工艺最适合Fe-36Ni因瓦合金热轧板的后续轧制生产过程.
关键词:
热轧因瓦合金
,
热处理
,
显微组织
,
断口形貌
,
力学性能
朱冬生
,
区志江
,
蒋翔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着眼于一种回收湿焓的新风换气节能空调,基于Volume of Fluid算法,建立其核心换热部件波纹板换热器板外两相流传热传质的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模拟分析了壁面热流密度、喷淋水入口温度、喷淋水量、气相进口速度及板间距等因素对板外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流密度对壁面温度、两相界面温度的影响是线性的;壁面热流密度增大、冷却水喷淋密度减小、气相进口速度提高、板间距减小对传热传质效果具有强化作用。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
波纹板换热器
,
两相流
,
数值模拟
安荣
,
晏世伟
,
蒋翔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2.03.259
采用把重离子碰撞的动力学和统计衰变过程相结合的一个两步模型,再现了INDRA Collaborations对入射能为35 AMeV40Ca+40Ca和48Ca+48Ca反应的实验结果.进而得到了反应碎块同位素分布的Isoscaling参数α(Z)和β(N),约化对称能系数ξ(Z)及与平均场中的对称能强度系数Cs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Isoscaling参数强烈依赖于系统的丰中子程度.随着质子数的增大,ξ(Z)在动力学阶段呈现平缓趋势但在衰变之后呈现上升趋势,且该结果不依赖于所选取的反应系统.对称能效应在统计衰变过程之后的末级碎块分布中有明显表现.
关键词:
重离子碰撞
,
多重碎裂
,
约化对称能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