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红
,
薛钢
,
蒋颖
,
王任甫
材料开发与应用
通过对一种低合金高强度船体钢热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焊接热循环对其组织及相变的影响,综合相转变分析、金相组织观察及显微硬度测试,建立了试验钢的焊接CCT曲线.结果表明,在常规焊接热输入条件下,试验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组织主要为马氏体和贝氏体,试验钢对焊接热输入不敏感.随焊接热输入的增大,试验钢相变温度、热影响区组织及硬度不发生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
船体钢
,
热循环
,
粗晶区
,
相变
王任甫
,
赵彩琴
,
蒋颖
,
程欢欢
材料开发与应用
从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检验验收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舰船用HSLA-80/100、HY-80/100、HY-130钢板规范的演变特点,指出新规范的规定更加科学合理,性能要求更高,为舰艇装备的安全使用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
美国
,
舰船用钢
,
规范
,
演变
杨景红
,
薛钢
,
蒋颖
,
王任甫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对一种785 MPa级低合金高强度船体钢Ac1附近临界区热处理试样的性能测试,研究了Ac1附近临界区处理对其性能及屈强比的影响,采用光学和透射电镜观察了试验钢的微观组织,分析了试验钢性能与微观组织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Ac1附近临界区热处理改变了试验钢的微观组织结构,热处理后钢板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基体上分布细小马氏体/M-A组元、碳化物、少量残留奥氏体、细小弥散的纳米铜析出相;多元复相组织中的转变马氏体及残留奥氏体降低了试验钢的屈服点,提高了钢板的加工硬化率和均匀伸长率,降低了试验钢的屈强比;同时,细化的组织结构保证了材料的塑韧性.
关键词:
热处理
,
低合金高强度钢
,
屈强比
,
加工硬化
蒋颖
,
胡启阳
,
李新海
,
颜群轩
,
王志兴
,
郭华军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5.04.008
选取t-BAMBP合成粗产品中4种副产物:苯乙烯二聚物、2,4-二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苄基苯酚,研究了4种副产物对于t-BAMBP萃取锂云母提锂母液中铷、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含量的苯乙烯二聚体(0%~50%),t-BAMBP萃取分配比和铷铯分离系数出现轻微的变化,可认为苯乙烯二聚体对t-BAMBP萃取容量和铷铯分离效率基本无影响;但有机相密度、粘度、分相时间均随苯乙烯二聚体含量增加而上升,不利于萃取.等摩尔法结果表明,3种取代苯酚类副产物与t-BAMBP均无协同萃取效应;单一2,4-二叔丁基苯酚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的二甲苯溶液对铷铯基本没有萃取能力;2-苄基苯酚是一种有效的铷铯萃取剂,但萃取能力和铷铯选择性均低于t-BAMBP.进一步考察2-苄基苯酚萃取化学,斜率法研究表明萃铯分配比与酚摩尔浓度呈指数三次方相关;红外光谱检测显示,2-苄基苯酚固体以氢键连接的多聚体存在,在实验浓度范围内(0.1~1.0 mol·L-1),其二甲苯溶液中不存在单体,均以二聚体形式存在;由此提出了2-苄基苯酚萃取铯的萃合物结构为[Cs(ROH)5]OR.
关键词:
铷
,
铯
,
溶剂萃取
,
t-BAMBP
,
副产物
杨景红
,
薛钢
,
蒋颖
,
王任甫
材料开发与应用
通过焊接热循环模拟试验,对试样进行微观组织结构观察和低温韧性测试,研究了不同条件的热循环过程对一种低合金高强度船体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焊接线能量范围内,t8/5对试验钢的组织及性能影响不大,模拟粗晶区组织主要为马氏体和贝氏体;峰值温度对试验钢热影响区组织及低温韧性影响较大,粗晶区为热影响区薄弱环节,二次热循环可提高试验钢粗晶区的低温韧性;试验钢经历两次粗晶区热循环后仍保持有细小的板条结构及条间奥氏体,冲击韧性较为稳定.
关键词:
热循环
,
船体钢
,
粗晶区
,
低温韧性
杜义
,
杨澍
,
成应晋
,
蒋颖
材料开发与应用
采用焊接热模拟试验方法,模拟980 MPa级10Ni8CrMoV高强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的不同区域,通过对不同线能量条件下不同区域的拉伸、冲击试验及各个区域的组织分析,研究了该钢模拟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该钢模拟热影响区粗晶区强度、塑性较基体显著降低;各区域低温冲击韧性随线能量的增大变化不明显,临界区韧性最低、为焊接接头的薄弱区域,粗晶区存在较多连续分布的奥氏体薄膜,是粗晶区低温冲击韧性较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980 MPa
,
焊接热模拟
,
热影响区
,
奥氏体
蒋颖
,
司马菁珂
,
赵玲
,
续晓云
,
曹心德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7.2015120105
采用具有代表性的体外模拟呼吸系统Gamble方法研究上海市两大功能区——工业区、居民区不同大气颗粒物包括PM10和PM2.5中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两大功能区大气颗粒物中均检出重金属Cu、Mn、Ni、Pb、Zn、Cr和Cd,其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Zn> Pb> Cu> Mn> Ni≈Cr> Cd,工业区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Cu、Mn、Ni、Pb和Zn的平均浓度均高于居民区,且两大功能区PM10中重金属浓度均大于PM2.5.居民区大气颗粒物中Cu和Ni的生物可给性低于工业区,Mn和Pb的生物可给性高于工业区,而Zn、Cr和Cd的生物可给性在两大功能区则较为接近,且PM2.5中重金属生物可给性高于PM10.成人致癌风险高于儿童,非致癌风险低于儿童.其中Cr和Cd的致癌风险较低,Ni的致癌风险可忽略.除去Pb元素,其余重金属元素均表现为工业区非致癌风险高于或接近于居民区,不同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值大小为:Pb>Cd>Zn≈Cr>Cu>Ni> Mn,均远小于1,可忽略.但是,Pb的人体健康风险相对其他重金属较高,Cd在大气颗粒物中的重金属浓度较低,但非致癌风险值相对较高,也应当引起重视.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
重金属
,
生物可给性
,
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