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丽娟
,
何文涛
,
张敏敏
,
张凯
,
薛斌
,
秦舒浩
,
于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scCO2)对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铵(An)盐成核剂进行细微化处理,研究了其对An盐成核荆形态结构和粒径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偏光显微镜(POM)考察了细微化的An盐成核剂对等规聚丙烯(iPP)结晶行为的影响,并对成核iPP样品的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表明,scCO2对成核剂的形态有明显的影响,scCO2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核剂的粒径,最终可得到均匀的球体结构.向iPP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15%的细微化An盐成核剂后,相比于纯iPP,成核iPP样品的结晶温度可提高18.2℃,弯曲模量可提高34%,成核iPP样品的光学性能明显改善,其雾度降低至14.9%.
关键词:
聚丙烯
,
超临界CO2
,
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铵
,
成核剂
,
细微化改性
郭亮
,
李养池
,
张新发
,
徐军
,
薛斌
腐蚀与防护
对油井定期加入缓蚀剂和阻垢剂作为一种抑制或减缓腐蚀/结垢的有效手段,目前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液体药剂普遍存在损耗量大、保护周期短、保护范围小、加药工艺复杂等缺点.本工作开发出固体缓蚀阻垢棒,该产品随修井或检泵作业放置于花管内,在采油过程中其有效成分随采出液缓慢、匀速释放,从而持续有效地对全井筒管柱进行保护.
关键词:
缓蚀
,
阻垢
,
成型工艺
,
溶解速率
刘遂
,
关志东
,
郭霞
,
薛斌
,
席国芬
,
蔡婧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13.1.015
对挖补修理后的平面编织混杂铺层层合板的拉伸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使用k-样本Anderson-Darling检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挖补斜度、不同修理方法以及初始损伤直径对修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挖补修理可以较好地恢复层板的拉伸强度.对穿透挖补修理,挖补斜度大于1:20后,修理试件的拉伸强度可以恢复至完好板的水平;对半穿透挖补修理,挖补斜度大于1:10即可保证修理试件的拉伸强度达到完好板水平.此外,仅改变初始损伤直径不会对修理试件的拉伸性能造成明显影响.以上结果对混杂铺层层板的挖补修理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挖补修理
,
混杂铺层
,
拉伸强度
,
破坏模式
,
k样本Anderson-Darling检验
刘威
,
刘强
,
周春华
,
唐路林
,
薛斌
,
李枝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综述了不同生产方法合成酚醛泡沫对可发性树脂基体的要求,合成了用于湿法生产酚醛泡沫的不同的反应活性的高邻位热固性酚醛树脂.利用红外光谱(IR)和凝胶色谱仪(GPC)的测试结果,分析了反应时间与树脂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分子结构的关系,并研究树脂结构和分子量分布对泡沫成型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具有高邻位结构的可发性热固性酚醛树脂,分子量和分子量分散系数可作为其化学反应活性评判的依据,即(M)_W<400,(M)_Z/(M)_W<1.60为高活性;(M)_W>480,(M)_Z/(M)_W>1.80为低活性,介于两者之间为中活性.
关键词:
高邻位酚醛树脂
,
湿法酚醛泡沫
,
反应活性
张淑娟
,
李兰冬
,
章福祥
,
薛斌
,
关乃佳
催化学报
以机械混合法、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了4%Ni-Al2O3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N2吸附等方法对催化剂的体相和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系统考察了制备方法及焙烧温度对Ni-Al2O3催化剂催化丙烷选择性还原NO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Ni-Al2O3中存在NiO和NiAl2O4两种镍相,前者是丙烷氧化活性中心,后者是NO选择性催化还原的活性中心. 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好, 550 ℃焙烧的Ni-Al2O3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450和500 ℃时NO转化率接近100%.
关键词:
镍
,
氧化铝
,
一氧化氮
,
选择性催化还原
,
丙烷
郭建兵
,
薛斌
,
何敏
,
秦舒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及玻璃纤维(GF)为原料,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和环氧树脂(Epoxy resin)作为界面相容剂,研究了界面相容荆对玻璃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界面粘接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SMA或环氧树脂,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SMA与环氧树脂复配有明显的协同效果,同时加入SMA和环氧树脂后的复合材料的性能更加优越,界面粘接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在玻纤加入量为30%时,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较未添加界面相容剂时分别提高了44%、29%、100%.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环氧树脂
,
玻璃纤维
,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张弥
,
关志东
,
郭霞
,
薛斌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11868/j.issn.1005-5053.2015.2.011
采用四点弯曲试验及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两种成型工艺下,工字型加筋结构试验件的破坏过程及破坏机理.研究表明:共固化试验件比二次胶接试验件损伤门槛高,且损伤扩展缓慢,表现出较好的承载能力;共固化试验件损伤主要发生在筋条蒙皮连接界面,且填充区也发生破坏;二次胶接试验件损伤主要发生在胶膜内部.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渐进损伤有限元模型,考虑两种成型工艺的不同及工字型筋条铺层角的不对称,有效地模拟两种工艺下的破坏.
关键词:
成型工艺
,
复合材料
,
脱粘
,
渐进损伤
,
破坏机理
严伟
,
秦舒浩
,
于杰
,
郭建兵
,
薛斌
复合材料学报
熔融挤出制备了不同有机蒙脱土(OMMT)含量的OMMT/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尼龙6(PA6)(30/70,质量比)复合材料,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研究了OMMT在ABS-PA6共混物中的分布及其对ABS-PA6共混物形态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OMMT/ABS-PA6复合材料中,OMMT主要以剥离形态分布在PA6基体相中,少量分布在PA6与ABS两相界面处,具有明显的选择分布性;随着OMMT含量增加,ABS分散相尺寸逐渐减小且分布均匀,OMMT/ABS-PA6复合材料的强度、模量逐渐提高,当OMMT含量为7 wt%时,弯曲强度和模量分别由未加OMMT时的66.7 MPa、2.308 GPa上升至94.1 MPa、3.184 GPa,缺口冲击强度在OMMT含量为3 wt%时出现极大值3.7 kJ/m~2,但总体变化不大.
关键词:
PA6
,
ABS
,
OMMT
,
形态结构
,
力学性能
郭建兵
,
薛斌
,
何敏
,
秦舒浩
复合材料学报
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及短玻璃纤维(SGF)为原料,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和环氧树脂(EP)为界面相容剂,制备了 SGF/SMA-EP-ABS复合材料.用扫捕电镜(SEM)、动态力学热分析(DMTA)等研究了界面相容剂对SGF增强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SMA或EP,SGF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SMA与EP同时加入具有明显的协同效果,使复合材料的性能更为优越.当SGF加入质量分数为30%时,SGF/SMA-EP-AB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较未添加界面相容剂时分别提高了 56%、42%、79%.SEM和DMTA测试表明,加入SMA和环氧树脂后,SGF与ABS基体之间的界面粘结性能得到很大改善.
关键词:
环氧树脂
,
短玻纤
,
SMA
,
ABS
,
动态力学分析
秦舒浩
,
胡世军
,
罗筑
,
于杰
,
郭建兵
,
薛斌
复合材料学报
通过熔融挤出法制备了纳米有机蒙脱土OMMT/聚酰胺6(PA6)母粒M1和OMMT/聚丙烯(PP)母粒M2,将这两种母粒分别与PA6-PP熔融共混,制备了不同OMMT含量的纳米OMMT/PA6-PP复合材料,同时采用直接共混法制备了相同配比的该纳米复合材料。利用TEM和SEM表征了OMMT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分布和复合材料分散相的形态,并对比了三种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三种制备工艺中,OMMT均选择性地分布于PA6相中,且M1母粒法制备的复合体系中OMMT的剥离和分散效果最好。三种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的PP分散相尺寸和多分散系数均随着OMMT含量的增加先急剧减小后变化不大,当C}MMT与PA6-PP的质量比为5:100时,PP分散相的尺寸最小,分布状态最佳。母粒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PP分散相尺寸小于直接共混法,分布状态也优于直接共混法。加入OMMT后,三种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均得到提高,且通过M1母粒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最高,通过M2母粒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冲击韧性最好。
关键词:
聚酰胺6
,
聚丙烯
,
有机蒙脱土
,
制备工艺
,
形态
,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