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峰
,
孔祥华
,
刘庆国
,
解晶莹
功能材料
使用传统的水解方法制备了氢氧化镍胶体,在300℃下进行烧结处理后得到具有特殊材料微结构以及表面特性的超细氧化镍材料,电化学方法证明该材料制备的电极具有典型的电容性能,"准电容"比容量达到240F/g以上,优于普通的双电层电容器活性炭电容材料比容量,首次提出了电容器的正负极采用不同材料的新技术,有效地...
关键词:
氧化镍
,
电化学电容
,
超电容
,
准电容
刘路
,
王久林
,
解晶莹
,
吴惠康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3.01.002
采用共混法制备了 P(VdF- HFP)- PMMA聚合物电解质, PMMA与电解液有更好的相溶性. 含 PMMA45%的聚合物膜, 20℃时电解液吸附量为 260%, 离子导电率为 0.95mS/cm.以该膜和 1mol/L LiPF6( EC/EMC)为电解质, LiCoO2为正极,碳纤维为负极...
关键词:
P(VdF-HFP)-PMMA
,
锂离子电池
,
聚合物
刘宇
,
解晶莹
,
杨军
,
王可
,
王保峰
无机材料学报
采用含有多碳链结构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利用固相反应,得到亚微米尺寸的SnSbx合金颗粒,高度均匀地沉积在中间相碳微球(CMS)球体表面.合成的SnSbx/CMS复合材料做成扣式电池经电化学性能测试,电极可逆比容量超过430mAhg-1,相对...
关键词:
有机金属化合物
,
alloy anode
,
carbonaceous mesophase spherules
,
lithium ion batteries
文钟晟
,
谢晓华
,
王可
,
杨军
,
解晶莹
无机材料学报
锂离子电池用高容量负极材料普遍存在首次不可逆容量高、循环性能差等问题.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硅铝/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制备出的复合负极材料的比容量远高于目前锂离子电池普遍使用的中间相碳微球, 循环寿命则优于同粒度的硅单体为活性中心的硅碳复合材料. Al引入Si/C复合材料中, 有效抑制了材料...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anode
,
composite material
,
silicon
刘宇
,
解晶莹
,
杨军
,
王可
,
王保峰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3.01.025
采用含有多碳链结构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利用固相反应,得到亚微米尺寸的SnSbx合金颗粒,高度均匀地沉积在中间相碳微球(CMS)球体表面.合成的SnSbx/CMS复合材料做成扣式电池经电化学性能测试,电极可逆比容量超过430mAhg-1,相对于空白CMS电极(可逆比容量310mAhg-1)提高近40%,...
关键词:
有机金属化合物
,
合金负极
,
中间相碳微球
,
锂离子电池
刘宇
,
王保峰
,
解晶莹
,
杨军
,
陈健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3.02.009
在指定组成的有机电解液中,选择三类可电化学嵌脱锂的碳材料:中间相碳微球、多孔碳和人造石墨,研究其表面形成的固体电解质中间相膜(SEI)的电化学性能.初始的充放电循环中在碳材料的表面会形成SEI膜,其形成与碳材料的结构和比表面积有关,并造成碳电极在首次充放电循环时的不可逆容量;稳定的SEI膜一旦形成,...
关键词:
SEI膜
,
电化学性能
,
碳负极
,
锂离子电池
文钟晟
,
谢晓华
,
王可
,
杨军
,
解晶莹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5.01.021
锂离子电池用高容量负极材料普遍存在首次不可逆容量高、循环性能差等问题.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硅铝/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出的复合负极材料的比容量远高于目前锂离子电池普遍使用的中间相碳微球,循环寿命则优于同粒度的硅单体为活性中心的硅碳复合材料.Al引入Si/C复合材料中,有效抑制了材料的首次嵌锂...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负极
,
复合材料
,
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