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顺卿
,
焦海涛
,
韩琼琼
,
张元祥
,
王洋
,
曹光明
,
李成刚
,
许云波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605004
针对1.5 mm 厚双辊薄带连铸 Fe-1.3%Si 无取向硅钢铸带在不同变形量(56.7%,66.7%,76.7%)下进行冷轧,之后再在不同温度(800,850,900,950℃)和时间(1,3,5,7 min)下进行退火处理,研究了硅钢的显微组织、析出相和磁性能.结果表明:在退火过程中钢中的析出物以MnS为主,其尺寸主要在30~40 nm之间,对晶粒的钉扎作用较为明显;退火硅钢的磁感B50稳定在1.77~1.80 T;随着变形量从56.7%增大到76.7%,再结晶晶粒明显细化,退火硅钢的铁损P15/50从5.54 W.kg-1下降到4.23 W.kg-1;变形量为66.7%的硅钢在900℃退火5 min后,再结晶晶粒较大,硅钢的磁性能最优,P15/50约为4.54 W.kg-1.
关键词:
冷轧
,
退火
,
薄带连铸
,
无取向硅钢
,
磁性能
张红梅
,
孙彬斌
,
贾志伟
,
乔立峰
,
许云波
,
刘振宇
,
王国栋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7.04.018
以热轧Si-Mn系双相钢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通过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实验,研究了变形工艺参数对高强热轧双相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具有高密度位错亚晶结构的马氏体形貌和分布对双相钢的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通过控制卷取温度、冷却速度和精轧温度,可以得到不同的微观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的热轧双相钢.
关键词:
Si-Mn系双相钢
,
组织
,
变形工艺
,
力学性能
邓天勇
,
许云波
,
袁向前
,
董毅
,
吴迪
,
刘相华
,
王国栋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7.10.015
根据热膨胀实验测定的4种不同Nb含量低碳钢在不同连续冷却条件下先共析铁素体相变温度(Ar3),建立了一个新的铁素体形核和长大模型,用来预测含Nb低碳钢的Ar3,模型中考虑了Nb的溶质拖曳作用.结果表明,先共析铁素体相变形核长大的临界碳浓度随钢中Nb含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大,但对温度和冷却速率的变化不敏感;在连续冷却过程中钢中Nb含量的增加会降低先共析铁素体形核温度,但当Nb含量大于0.023%之后形核温度并不会继续降低;固溶Nb会抑制铁素体相变的发生,NbC的析出会促进铁素体形核;本模型适合于Nb含量低于0.04%的低碳钢,使用该模型预测的Ar3与实测值吻合.
关键词:
含Nb低碳钢
,
先共析铁素体相变温度
,
临界碳浓度
,
形核
,
扩散
侯自勇
,
许云波
,
吴迪
,
王国栋
钢铁研究学报
采用拉伸试验、金相、ODF织构分析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一种冷轧高Nb-IF钢和传统Nb+Ti-IF钢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组织性能、织构及晶界特征。结果表明:与传统Nb+Ti-IF钢相比,该新型高Nb-IF钢由于添加了质量分数为60×10-6的碳和0.10%的铌,其再结晶温度和再结晶完成温度均大幅度提高;新型高Nb-IF钢具有晶粒细小、组织均匀性良好的组织和γ取向织构发展充分且强点密度高的织构,能够获得强度高、伸长率高和r值高的优异的综合性能。EBSD分析结果表明,该新型高Nb-IF钢中小角度晶界和低指数重位点阵(ΣCSL)晶界含量较多,这也是试验钢获得优良成形性能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高Nb-IF钢
,
再结晶
,
组织
,
力学性能
,
重位点阵
,
织构
赵彦峰
,
许云波
,
孙卫华
,
白彦
,
陈庆军
,
张殿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物理冶金模型结合二维温度场对ASP(Angang Strip Production)热轧X70管线钢再结晶、相变等物理冶金过程进行了模拟,并结合BP神经网络对最终的力学性能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实验钢在层流冷却前的奥氏体晶粒尺寸为10~25 pm,板带横断面奥氏体晶粒尺寸分布不均匀,心部的奥氏体晶粒尺寸比角部大15 μm左右;在给定冷却速率的情况下采用前段冷却方式得到的铁素体分数比后段冷却方式大2%~5%;采用BP神经网络可以把伸长率预测结果相对误差标准差提高1.8% ;Si含量0.2%~0.3%成为其对力学性能影响的转折点.
关键词:
再结晶
,
相变
,
BP神经网络
,
模拟
,
预测
崔旭辉
,
许云波
,
王昭东
,
张良哲
,
刘相华
,
王国栋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4.05.010
以规则溶液亚点阵模型为基础,针对Fe-Nb-Ti-C-N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平衡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高温阶段的析出相为TiN,微细的TiN强烈地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低温阶段的析出相以碳化物(NbTi)C为主,NbC和TiC是抑制奥氏体再结晶及再结晶后晶粒长大的主要因素.析出相形成元素Ti的增加引起其形核化学驱动力增大,并加快析出的动力学过程.
关键词:
微合金钢
,
碳氮化物
,
析出
,
热力学计算
于永梅
,
许云波
,
李长生
,
王国栋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对实验室模拟薄板坯连铸连轧(TSCR)工艺条件下铸坯出模淬火、1200℃保温淬火、热轧3道次淬火和热轧7道次抑制剂(硫化物和氮化物)析出的TEM观察.分析了析出相的成分和铸坯装炉温度对抑制剂析出规律的影响,得出铸坯出模淬火有极少量抑制剂析出,1200℃保温可以重新固溶细小或不完全析出的抑制剂.经3道次热轧淬火的带钢中有少量抑制剂析出,而轧制7道次的热轧带钢中有大量抑制剂析出.铸坯以840℃和大于1000℃入1200℃加热炉其热轧带钢抑制剂的析出粒子平均尺寸和每个视场析出粒子数量基本相同,含Cu的析出粒子尺寸相对较小.
关键词:
硅钢
,
连铸连轧
,
薄板坯
,
抑制剂
许云波
,
邓天勇
,
于永梅
,
王国栋
钢铁
在考虑动态、亚动态再结晶及静态再结晶的基础上,建立了X70管线钢的物理冶金模型,并应用于板带钢热连轧过程奥氏体再结晶、晶粒尺寸和流变应力的预测.结果表明,在合理的温度和压下条件下,应变累积可导致在精轧过程出现动态+亚动态再结晶行为,促进奥氏体晶粒的进一步细化.终轧温度的降低可引起奥氏体晶粒的粗化和残余应变的显著提高.建立了考虑晶粒尺寸和残余应变影响的平均流变应力(MFS)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大大提高了热连轧过程MFS预测精度.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
再结晶
,
晶粒尺寸
,
平均流变应力
,
残余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