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生
,
王国强
,
段楠楠
,
曹铁耀
,
温晓漪
,
银俊
,
王伟
,
谢松强
,
黄文龙
,
胡国强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2.00537
用噁二唑硫酮杂环作为培氟沙星(1)的C3羧基电子等排体,得中间体C3噁二唑硫酮4(5),再将其与仲胺或取代苯胺及甲醛通过氨甲基化反应形成系列氟喹诺酮C3噁二唑硫酮曼尼希碱(6a ~6j)目标化合物.用元素分析、1H NMR和MS测试技术确证了目标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采用MTT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体外培养人肝癌Hep-3B细胞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0种目标化合物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化合物1的活性,并且脂肪胺曼尼希碱的活性高于芳香胺曼尼希碱的活性.
关键词:
氟喹诺酮
,
电子等排体
,
(噁)二唑硫酮
,
曼尼希碱
,
抗肿瘤评价
王国强
,
段楠楠
,
曹铁耀
,
温晓漪
,
银俊
,
王伟
,
谢松强
,
黄文龙
,
胡国强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2.00360
基于抗菌氟喹诺酮的作用靶拓扑异构酶与哺乳动物的相似性,为寻找由抗菌活性到抗肿瘤活性转化的有效修饰方法,用(噁)二唑杂环作为诺氟沙星(1)的羧基电子等排体得中间体,1-乙基-6-氟-7-(哌嗪-1-基)-3-(5-巯基-1,3,4-(噁)二唑-2-基)-喹啉-4(1H)-酮(3),化合物3与氯甲基(噁)二唑(4a ~4e)进行S-醚化得双(噁)二唑甲硫醚(5a~5e),再进一步甲基化和季铵化得相应的N-甲基双(噁)二唑甲硫醚(6a~6e)和N,N-二甲基双(噁)二唑甲硫醚碘化物(7a~7e).双(噁)二唑甲硫醚目标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1 H NMR、MS技术确证.采用MTT 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3B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5个目标化合物的抑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化合物1的抑制活性,其季铵盐的IC50值低于25.0 μmol/L,显示出潜在的抗癌活性.
关键词:
氟喹诺酮
,
电子等排体
,
(噁)二唑
,
季铵盐
,
抗肿瘤评价
胡国强
,
谢松强
,
杜刚军
,
黄文龙
,
张惠斌
,
黄胜堂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03.010
氨基均三唑巯醇(1a~1n)与1,2-二溴乙烷缩合得双氨基三唑硫醚(2a~2n),再与胡椒醛缩合得相应的双席夫碱(3a~3n).新化合物结构由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确证.体外抗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为0.01%的浓度下,胺类衍生物2c和2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化合物2g对变形杆菌表现出了较强的抑制活性,而席夫碱衍生物除对大肠杆菌表现较强的抑制活性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活性.
关键词:
均三唑
,
硫醚
,
席夫碱
,
抗菌活性
李省
,
胡国强
,
谢松强
,
黄文龙
,
张惠斌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03.015
4-氨基-3-苯基-5-巯基-均.三唑(1)在无水乙酸钠作用下与β-氯苯丙酮(2)缩合得氨基三唑硫基苯丙酮(3).化合物3与盐酸羟胺肟化得羰基肟化物(4),采用氯甲基(噁)二唑(5)对化合物4的肟羟基醚化得均三唑席夫碱(噁)二唑肟醚(6a~6e).肟化物6a~6e与水杨醛缩合得到目标物席夫碱7a~7e.初步的体外抗菌实验表明,席夫碱肟醚类化合物7a~7e的活性明显高于氨基肟醚类化合物6a~6e,且对革兰氏阳性(Sa)的活性高于对革兰氏阴性菌(Ec)的.
关键词:
均-三唑
,
(噁)二唑
,
肟醚
,
席夫碱
,
合成
,
抗菌活性
赵瑾
,
赵永梅
,
罗稳
,
谢松强
,
王超杰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01.009
以芳香氮芥N,N-二(2-氯乙基)-1,4-苯二胺为药效基团,不同链长的萜醇和饱和醇为载体,通过氨基甲酸酯的联接方式,设计合成了6个芳香氮芥衍生物,收率在66%~90%之间,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1H NMR、13C NMR和MS测试技术确证.对K562(白血病细胞),B16(黑色素瘤)和CHO(中国仓鼠卵巢细胞)3种细胞模型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的活性较N,N-二(2-氯乙基)-1,4-苯二胺有明显提高,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商品药物美法仑(Melphalan)相当,其中法尼基修饰的化合物6e在浓度为0.1~10 μmol/L范围内,对B16细胞的体外抑制率明显优于美法仑.
关键词:
芳香氮芥
,
脂肪醇
,
合成
,
生理活性
杨锐生
,
胡国强
,
谢松强
,
黄文龙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07.007
以4-氨基-5-(吡啶-3-基)-1,2,4-三唑硫醇(1)为原料,经与碘甲烷硫醚化得3-甲硫基-4-氨基-5-(吡啶-3-基)-1,2,4-三唑中间体2,中间体2再与芳香醛缩合得相应目标化合物3a-3g.合成新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MS测试技术确证.采用MTT法研究了目标化合物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Bel-7402的活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7个新化合物中,化合物3c、3e、3f对上述2种细胞株均表现出显著的体外抗癌活性,其IC50(μmol/L)值分别为3.8、2.0、1.3和2.5、2.5、1.1.
关键词:
均三唑
,
席夫碱
,
吡啶
,
合成
,
抗肿瘤活性
胡国强
,
侯莉莉
,
谢松强
,
杜钢军
,
黄文龙
,
张惠斌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01.014
采用4-氨基-3-吡啶-3-基-5-巯基-均三唑(2)在复合催化剂DMAP和TBAB催化剂下,与氯代吡唑羧酸1a~1c经环缩合反应以高收率得中间体6-(5-氯-3-甲基-1-取代苯基-1H-吡唑-4-基)-3-吡啶-3-基-均三唑并[3,4-b][1,3,4]噻二唑(3a~3c),吡唑环氯原子与取代哌嗪在聚乙二醇(PEG)催化作用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至相应的哌嗪游离碱,与盐酸反应得相应水溶性盐酸盐4a~4o. 目标化合物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表征,用二倍试管稀释法研究了新化合物体外对金葡菌(S.aureus)、大肠埃希氏菌(E.coli)和铜绿假单孢菌(P.aerugino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 结果表明,引入极性哌嗪基可显著提高稠杂环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关键词:
均三唑
,
吡唑
,
均三唑并噻二唑
,
哌嗪
,
抗菌活性
赵瑾
,
谢焕许
,
刘洪雨
,
马红霞
,
谢松强
,
王超杰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334
设计合成了4种N,N-二(8-黄酮甲基)香叶胺类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MS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确证.采用MTT法考察了目标化合物对K562(白血病细胞)和SMMC7721(肝癌细胞)2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测化合物对2种肿瘤细胞均有体外抑制活性,其中N,N-二(3',4'-二甲氧基-8-黄酮甲基)香叶胺(1c)的活性最好,IC_(50)值分别为5.78和3.85 μmol/L,N,N-二(4'-氟-8-黄酮甲基)香叶胺(1a)和化合物1c对K562(白血病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明显优于商品药物美法仑(Melphalan).以溴化乙锭(EB)为荧光探针观测到化合物1c与鲱魚精DNA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N,N-二(黄酮甲基)香叶胺
,
合成
,
细胞毒性
,
荧光探针
罗稳
,
李展
,
翟洋洋
,
谢松强
,
王超杰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161
设计合成了萘酰亚胺的4种新的多胺衍生物并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这些萘酰亚胺衍生物能够嵌入DNA碱基对中,并且比氨萘非特对肿瘤细胞具有更高的毒性和更好的选择性,其中化合物3b对4种肿瘤细胞的抑制IC50值分别为7.80、5.08、9.78和9.27 μmol/L;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结果显示,这些化合物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通路而导致的细胞凋亡.
关键词:
萘酰亚胺
,
DNA嵌入剂
,
抗肿瘤
,
高内涵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