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光促进下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一氧化碳源的烯烃氢酯化反应

孙文豪 , 尹静梅 , 高大彬 , 周广运 , 郑学仿 , 贾颖 , 王祥生

催化学报

研究了光照下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一氧化碳源的烯烃氢酯化反应.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光照射条件下DMF可以分解得到CO,新生成的CO在光促进下可以直接与CH3OH-DMF溶液中的底物1-辛烯在温和条件和非贵金属钴化合物(Co(Oac)2,CoCl2,Co(en)3Cl2和大环钴[Co(14)4,11-二烯-N4]I2)催化下进行氢酯化反应,反应中DMF既是溶剂,又是原料.H13CON(CH3)2同位素示踪实验证实了这一结果.在反应体系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大大提高反应的转化率、产率及选择性.13CO2同位素示踪实验表明,CO2并未参与产物的形成,其作用是中和DMF分解产生的HN(CH3)2,从而有利于DMF的光促分解.

关键词: N , N-二甲基甲酰胺 , 一氧化碳 , 光促进 , 1-辛烯 , 氢酯化 , 同位素示踪 , 二氧化碳

切削刀具测温传感器SiO_2多层复合绝缘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崔云先 , 杨德顺 , 孙宝元 , 贾颖 , 徐军

功能材料

利用双放电腔微波ECR等离子体增强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成功制备了切削刀具测温传感器的SiO_2多层复合绝缘薄膜,研究了SiO_2多层复合绝缘薄膜的制备工艺.通过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台阶仪和XPS对SiO_2功能薄膜的表面形貌、膜厚及成分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层复合SiO_2薄膜厚度小、绝缘性好,绝缘电阻达到9.5×10~(12)Ω.其与金属基体结合力可达16.7N,满足制作切削刀具测温传感器的要求.

关键词: 切削刀具 , 测温传感器 , SiO_2绝缘薄膜 , 多层复合 , 磁控溅射

Li 吸附对石墨烯、BC3、C3N 电学性质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刘学杰 , 贾颖 , 姜永军 , 李沛艾 , 任元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07.012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 Li 在未掺杂和 B(N)掺杂浓度为25%(原子分数)的石墨烯表面最稳定位置的吸附进行了结构优化,计算了本征石墨烯及 B(N)掺杂石墨烯吸附 Li 前后的能带结构、态密度、电荷转移、差分电荷密度和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B 掺杂浓度为25%(原子分数)时可显著提高石墨烯的 Li 吸附能,N 掺杂浓度为25%(原子分数)时减弱了石墨烯的 Li 吸附能。吸附 Li 后的石墨烯、BC3和 C3 N 体系均显示出金属性。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 石墨烯 , B(N)掺杂石墨烯 , Li吸附 , 电子结构

Li在石墨烯、BC3及 C3N 表面吸附与迁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刘学杰 , 李沛艾 , 贾颖 , 任元 , 贾桂霄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60.17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Li在本征石墨烯及BC3、C3 N表面的吸附和迁移行为。与本征石墨烯相比,硼掺杂浓度为25%(原子分数)时提高了L i的吸附能,而氮掺杂浓度为25%(原子分数)时减弱了Li的吸附能,这归因于掺杂物种具有不同的电子结构。通过N EB方法计算了L i在本征石墨烯、BC3、C3 N表面的迁移,结果表明,相比于本征石墨烯,硼掺杂浓度为25%(原子分数)的石墨烯减弱了L i的扩散,而氮掺杂浓度为25%(原子分数)的石墨烯促进了Li的扩散。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掺杂石墨烯 , 第一性原理 , 吸附能 , 扩散

Li在石墨烯、BC7及C7N表面吸附与迁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刘学杰 , 李沛艾 , 贾颖 , 任元 , 贾桂霄

人工晶体学报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本文系统研究了Li在本征石墨烯及BC7、C7N表面的吸附和迁移行为.与本征石墨烯相比,硼含量为12.5at%时提高了Li的吸附能,而氮含量为12.5at%时减弱了Li的吸附能,这归因于掺杂物种具有不同的电子结构.通过NEB方法计算了Li在本征石墨烯、BC7、C7N表面的迁移.结果表明,相比于本征石墨烯,硼含量为12.5at%的石墨烯减弱了Li的扩散,而氮含量为12.5at%的石墨烯促进了Li的扩散,有助于提高石墨烯负极材料的充放电性能.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石墨烯 , 第一性原理 , 表面吸附 , 扩散

Li吸附对石墨烯、BC7、C7N电学性质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刘学杰 , 贾颖 , 姜远涛 , 李沛艾 , 任元

人工晶体学报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Li在本征石墨烯、BC7和C7N表面最稳定位置的吸附进行了结构优化,计算了本征石墨烯、BC7和C7N吸附Li前后的能带结构,态密度,电荷转移,差分电荷密度和结合能.结果表明,B掺杂浓度为12.5%(原子分数)时可显著提高石墨烯的Li吸附能,N掺杂浓度为12.5%(原子分数)时减弱了石墨烯的Li吸附能.吸附Li后的graphene-Li、BC7-Li和C7N-Li体系均显示出金属性,且Li与石墨烯、BC7和C7N体系间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混合.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 石墨烯 , Li吸附 , 电子结构

热等静压方法制备蓝青铜K0.3MoO3多晶材料

王俊峰 , 贾颖 , 柯满竹 , 石兢 , 金正中

功能材料

钼蓝青铜A0.3MoO3(A为K,Rb或T1)是一类典型的低维材料,由于它们具有与电荷密度波(CDW)、自旋密度波(SDW)及超导相联系的奇异性质,因而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长期以来对蓝青铜的研究主要在单晶上开展,本文则采用热等静压方法成功制备出了钾蓝青铜多晶材料,对于蓝青铜薄膜应用中对靶材的制备有实际意义.电阻温度关系曲线的测量显示,钾蓝青铜K0.3MoO3在180K附近发生导体到半导体的Peierls相变.

关键词: 低维材料 , 电荷密度波 , 热等静压 , 制备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