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林
,
张宁
,
朱晓雷
,
张维维
,
王丽娟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50237
LF热态渣的循环利用可减少废渣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危害.对LF热态循环渣的脱硫能力及可回收性进行了分析,热态循环渣返回LF炉和转炉参与冶金反应后,可大幅降低渣料消耗,LF炉每罐回收热态循环渣1~1.5 t,平均节省石灰及其他助溶剂用量5 kg/t(钢),转炉每罐回收热态循环渣3~5 t,渣料消耗平均降...
关键词:
热态渣
,
脱硫
,
LF精炼
,
转炉
赵成林
,
邹宗树
中国冶金
doi:10.3969/j.issn.1006-9356.2006.10.008
提出CAS-OB喷粉精炼工艺,通过向钢液中喷吹铝、氧化钙、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等粉剂,在原有钢液升温、脱氧、合金化、吹气去除夹杂物等精炼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钢液脱硫和夹杂物变性处理功能.作为此项工作的第1步,考虑了钢液带渣的改质、钢液脱硫、钢液升温等过程的影响,建立了精炼过程喷吹粉剂的配料计算模型.
关键词:
CAS-OB
,
喷粉
,
脱硫
,
改渣
,
夹杂物变性处理
林东
,
赵成林
,
张贵玉
,
彭飞
,
邹宗树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6.06.004
通过分析复吹转炉脱碳过程的冶金机理,应用冶金热力学、动力学和传输理论,建立描述转炉脱碳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确定了模型的有关参数.模型的关键在于正确计算并比较钢液中[C]和[O]的传质速度,找到转炉冶炼脱碳过程的限制环节,并通过一系列热力学计算得到进入钢液的氧在各元素间的分配比例,从而得到转炉中脱碳反应...
关键词:
复吹转炉
,
炼钢
,
传质速度
,
氧分配比
,
动力学模型
刘冬梅
,
王淑阁
,
赵成林
,
邹宗树
,
余艾冰
中国冶金
doi:10.3969/j.issn.1006-9356.2007.02.010
考虑到机理模型能较准确给出转炉吹炼过程的定性规律,而难以给出可靠的定量关系,首先利用冶金机理模型和PLS方法分析影响转炉终点碳的因素,然后建立基于模糊推理神经网络的转炉终点碳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此法能有效提高对转炉终点碳预报的命中率和网络的训练速度.在w(C)绝对误差±0.02%控制精度下命中率达9...
关键词:
转炉
,
变量选择
,
模糊推理神经网络
,
预报模型
,
终点碳
赵成林
,
张维维
,
李德刚
,
王丽娟
,
李广帮
钢铁研究学报
开发了较为完善的VD终点温度在线预报系统。采用MINITAB软件确定影响VD过程温降的主要因素为抽真空时间、保压时间、吹氩时间、非真空时间、VD搬入钢水的过热度、LF处理时间以及转炉出钢至VD初始测温之间的钢包运输时间。应用神经网络方法对VD处理终点的钢水温度进行在线预报,系统在线连续预报了95罐,...
关键词:
VD
,
温度模型
,
在线预报
,
神经网络
赵成林
,
马嵩
,
林东
,
张贵玉
,
邹宗树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4.02.004
在对复吹转炉冶炼过程的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冶金热力学、动力学、传输原理和反应工程学理论,建立了描述冶炼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确定了模型的有关参数.作为模型的关键,根据钢中各元素竞争氧化反应的Gibbs自由能估算了吹入熔池中的氧参与各元素氧化反应的分配比率.
关键词:
复吹转炉
,
炼钢
,
动力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