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保根
,
孔麟书
,
曹蕾
,
王芳卫
,
詹文山
,
郭慧群
,
赵见高
金属学报
用快淬方法制备了单相(Er_(1-x)Sm_x)_2Fe_(17)C_y(x=0.2,<3.0;x=0.5,y<2.0)化合物,研究了它们的形成、结构、稳定性及内禀磁性结果表明,它们在高温是稳定的,随碳含量的增加,晶体结构由六角的Th_2Ni_(17)型向菱方的Th_2Zn_(17)型转变间隙碳原子的引入导致了单胞体积的膨胀、室温饱和磁化强度和Curie温度的增加当y>1.0时,(Er_(1-x)Sm_x)_2Fe_(17)C_y样品在室温均显示出单轴各向异性
关键词:
(Er(1-x)Sm_x)_2Fe_(17)C_y间隙碳化物
,
interstitial carbides
,
magnetic properties
陈金昌
,
詹文山
,
沈保根
,
赵见高
,
司红
金属学报
<正> 在非晶态合金中,低温电阻率极小与极大值现象不仅在稀释合金中存在,而且在强铁磁性的非晶态合金中也普遍出现。我们在Fe-Cr-B,Fe-Mo-B及Fe-W-B系列中曾作了报道。本文将报道元素V对非晶态(Fe_(1-x)V_x)_(84)B_(16)合金低温电阻率的影响,并用类Kondo效应、RKKY相互作用和局部自旋涨落效应解释了不同温区的电阻率散射机制。 一、实验 非晶态(Fe_(1-x)V_x)_(84)B_(16)合金(x=0,0.02,0.04,0.06,0.08及0.1)采用单辊急冷法制备,带厚20—30μm,带宽约1mm。经x射线衍射结
关键词:
沈保根
,
章志英
,
郭慧群
,
赵见高
,
顾本喜
金属学报
非晶态Fe_(90-x)Si_xZr_(10)(x=0,4,7,10)合金是用单辊急冷方法制备的,用提拉样品磁强计测量了样品的磁化曲线和热磁曲线。发现每个磁性原子的平均磁矩μ和Curie温度T_c随Si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与相应的非晶态FeSiB合金相比,非晶态FeSiZr合金的μ和T_c明显偏低,认为这一反常现象是Fe-Fe原子间的反铁磁耦合的存在所致。低温下样品的磁化强度与温度的关系较好地符合Bloch T~(3/2)定律,得到自旋波劲度系数D从x=0时的0.37meV·um~2增加到x=10时的0.538meV·um~2,计算出交换相互作用范围都是在最近邻原子间的距离。
关键词:
非晶态
,
magnetic moment
,
Curie temperature
,
spin wave excitation
詹文山
,
沈保根
,
赵见高
,
潘孝硕
金属学报
本文报道用单辊液淬方法制备的Fe-M-B(M=Cr,Mo,W)非晶态合金的磁性,讨论了Cr,Mo或W元素的加入对非晶态Fe-B合金的磁矩、Curie温度(Tc),Bloch T~(3/2)定律的系数B或自旋波劲度系数(D)等的影响.从热磁测量的结果得到,三个非晶态合金系列中每个Fe原子的平均磁矩都在2.0μ_B左右,每个Cr,Mo,W原子的平均磁矩分别为-3.96,-4.62,-4.08μ_B(与Fe的磁矩反平行,故为负值).Tc随Cr,Mo或W含量的增加分别以20.5K/at.-%Cr,27.7 K/at-%Mo和26 K/at.-%W的递减率下降.在Tc附近的磁短程序的行为由于外加磁场变得更加明显.系数B随Cr,Mo或W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磁性原子间相互作用的减弱.
关键词:
陈金昌
,
司红
,
沈保根
,
詹文山
,
赵见高
金属学报
非晶态Fe_80B_(20),Fe_(17.84)B_(16.81)Si_(3.49)C_(1.36),Fe_(65.66)Co_(17.3)B_(15.84)Si_(1.2)和Fe_(6(?).92)Co_(17)B_(19.29)Si_(1.59)C_((?).(?))P_((?).(?))合金用单辊急冷法制备.测量了饱和磁化强度与温度的关系.得到0K时的原子磁矩(?)都在2.03—2.07μ_B之间.非晶态Fe_(80)B_(20)和Fe_(77.84)B_(16.81)Si_(3.49)C_((?).(?))合金的室温饱和磁化强度σ_s(R.T.)和Curie温度Tc相近,而含Co样品的σ_s(R.T.)和T_c分别高于Fe_(80)B_(20)约6%和13%.由热磁、电阻率、差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的测量结果分析了样品的晶化转变.含Co样品的晶化温度T_(cr)与Fe_(80)B_(20)相近,而Fe_(77.84)B_(16.81)Si_(3.49)C_(1.86)的T_(cr)高于Fe_(80)B_(20)约80K.用化学键、T_(cr)与e/α的关系以及晶化过程的复杂性讨论了影响高饱和非晶态合金稳定性的因素.
关键词:
沈保根
,
詹文山
,
赵见高
,
陈金昌
,
潘孝硕
金属学报
本文概要地总结了我们近年观测过的若干Fe-B基和Fe-Co-B-Si基非晶态合金的晶化行为,主要是成分对晶化温度T_(cr)和晶化激活能△E的影响.合金样品是宽1-2mm,厚30—50μm的液淬带.用差值扫描量热计(DSC)获得:(1)Fe-(100-x)B_x系的T_(cr)和△E都在x=16时出现最大值;(2)在所观测的几个合金系中凡过渡元素总含量的变化能使每原子的平均外层电子数减少的,T_(cr)和△E就随着上升.并依据近年被承认的理论模型作了讨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