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涛
,
李文连
,
徐茂梁
,
魏晗志
,
车广波
,
陈丽莉
,
初蓓
,
张志强
,
胡知之
功能材料
研制了一种以照明为目标的有机白光发光二极管(WOLED),该二极管在8V时的色度坐标为(x=0.319,y=0.337),对应的显色指数(Ra)为85.4,色温(Tc)为6151K.该二极管是含NPB 和CBP两个基质的多层掺杂型结构器件;此外, NPB{4,4′-bis[N-(1-naphthyl...
关键词:
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
照明
,
显色指数
,
色温
刘春波
,
查小林
,
李秀颖
,
车广波
,
李春香
,
高林
,
李爱华
人工晶体学报
以FeSO_4和二吡啶[3,2-a: 2',3'-c]并吩嗪(DPPZ)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Fe(SO_4)(DPPZ)_2]·H_2O}_n,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和热重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_1/m空间群,a=1.3569(3...
关键词:
二吡啶[3,2-a: 2',3'-c]并吩嗪
,
水热合成
,
晶体结构
刘春波
,
赵静
,
苏斌
,
车广波
,
李春梅
,
袁晶
,
李丽丽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22706.0742
Re(Ⅰ)配合物能够产生较好的自旋轨道耦合,其内量子效率在理论上可以达到100%,比荧光材料高3倍.因其具有相对短的激发态寿命、室温下高的磷光量子效率、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使其被广泛关注.文章对Re(Ⅰ)配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Re(Ⅰ)配合物分子设计与电致发...
关键词:
Re(Ⅰ)配合物
,
电致发光
,
器件
孔治国
,
李文连
,
李天乐
,
王庆伟
,
徐占林
,
车广波
功能材料
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Cu(Ⅰ)配合物[Cu(DPEphos)(PyPPN)]BF4 (CuL1L2),其中二DPEphos和PyPPN分别表示(2-二苯基膦基)苯基醚和吡啶并[1′,2′∶2,3] 吡嗪[5,6-f] 1,10-菲罗啉,并制备了结构为ITO(20)/2-TNATA (20nm)/NPB...
关键词:
铜(Ⅰ)配合物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绿色有机电致磷光材料
陈丽莉
,
李文连
,
俞天智
,
车广波
,
初蓓
,
孔治国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6.02.018
报道了一种含Sc(DBM)3bath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界面激基复合物发光,器件结构为ITO/TPD/Sc(DBM)3bath/LiF/Al, 其中TPD 和Sc(DBM)3bath分别为空穴和电子传输材料.这种电致发光(EL)发射主峰位于597 nm,最高亮度接近200 cd/m2,这种...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
Sc(DBM)3bath
,
激基复合物
车广波
,
苏子生
,
李文连
,
初蓓
,
陈丽莉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6.02.017
合成了一种新的Cu(I)配合物[Cu(DPEphos)(DPPZ)]BF4 (CuL1L2),其中DPE-phos和DPPz分别代表(2-二苯基膦基)苯基醚和二吡啶并[3,2-a:2′,3′-c]吩嗪,利用该配合物分别制备了双层及掺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其中掺杂器件在621 nm处有较强的...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
铜(I)配合物
,
红色有机电致磷光材料
车广波
,
袁晶
,
苏斌
,
刘春波
,
赵静
,
李丽丽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596
无机材料电子迁移率高、光谱响应范围与太阳光谱匹配,而有机材料价格低廉、合成方法简单、容易制作在基底上,因此在太阳能电池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阻碍有机太阳能电池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低、器件稳定性差、吸收光谱与太阳光谱不匹配,导致光电转换效率较低.若能将有机、无机材料二者的优点相结...
关键词:
有机太阳能电池
,
杂化体系
,
无机材料
,
有机材料
,
能量转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