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高用
,
郑小燕
,
冯迪
,
杨伟
,
彭大暑
材料导报
结合作者近期的研究工作分析了铝合金厚板淬火残余应力的形成机理及分布;介绍了采用有限元技术开展铝合金厚板淬火残余应力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根据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一种可较好解释铝合金厚板淬火残余应力形成机理与分布的局部平衡的"应力与应变波动"模型;分析了该领域存在的主要研究困难,指出了其研究方向.
关键词:
铝合金
,
厚板
,
淬火残余应力
,
形成机理
,
数值模拟
靳瑞敏
,
郭新峰
,
陈兰莉
,
罗鹏辉
,
郑小燕
材料导报
回顾了太阳能级多晶硅标准这一问题的由来,分析了制定太阳能级多晶硅标准中的有关杂质含量的争论,对太阳能级多晶硅标准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思考:应加快以物理法多晶硅为原料制作太阳能电池技术问题的研究;解决太阳能电池的衰减、生产工艺改进及物理法多晶硅性能的稳定性问题;多晶硅标准最终应该是一个不区分生产方法的、以主要杂质含量为指标的标准.
关键词:
太阳能级多晶硅
,
标准
,
杂质含量
林高用
,
郑小燕
,
冯迪
,
杨伟
,
张胜华
钢铁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显微硬度等技术,综合比较和分析了H13模具钢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经相同气体渗氮处理后表层的组织结构和硬度.结果表明,经淬火+二次回火和淬火+三次回火的试样渗氮后,渗氮层厚度均达到约0.24 mm,致密化合物层厚度达到10μm以上,表面硬度HV达到950(约为HRC 67).这两种热处理状态下渗层中化合物层均由ε相(Fe2N)、γ'相和Fe3O4构成,扩散层均由α-Fe相、ε相(Fe3N)、CrN相和γ'相构成,但各相含量有差别.而淬火态和淬火+一次回火态的渗氮试样未能获得具有足够好综合性能的渗层组织.
关键词:
H13模具钢
,
热处理状态
,
渗氮层
林高用
,
郑小燕
,
冯迪
,
杨伟
,
张胜华
钢铁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显微硬度等技术,综合比较和分析了H13模具钢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经相同气体渗氮处理后表层的组织结构和硬度。结果表明,经淬火+二次回火和淬火+三次回火的试样渗氮后,渗氮层厚度均达到约0.24 mm,致密化合物层厚度达到10 μm以上,表面硬度HV达到950 (约为HRC 67)。这两种热处理状态下渗层中化合物层均由ε相(Fe2N)、γ′相和Fe3O4构成,扩散层均由αFe相、ε相(Fe3N)、CrN相和γ′相构成,但各相含量有差别。而淬火态和淬火+一次回火态的渗氮试样未能获得具有足够好综合性能的渗层组织。
关键词:
H13模具钢;热处理状态;渗氮层
李方正
,
王昆仑
,
赵继凤
,
郑小燕
,
辛艳青
,
杨田林
中国表面工程
doi:10.11933/j.issn.1007-9289.20160923001
为研究过渡层材料及结构对TiCN涂层性能的影响,设计3种Cr基及其化合物过渡层,利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制备TiCN涂层.膜系分别为Cr/TiCN、Cr/CrN/TiCN和Cr/CrN/CrCN/TiCN.利用SEM、XRD、纳米压痕仪、划痕仪、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球磨仪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过渡层由单层Cr依次加入CrN和CrCN,涂层原有的柱状晶生长被抑制并最终消除.与具有Ti过渡层的TiCN相比,涂层不再具有明显择优取向,(111)峰强度大大减弱而(200)峰发生宽化.具有CrN和CrCN过渡层的样品硬度和附着力明显高于以单层Cr为过渡层的样品,Cr/CrN/CrCN/TiCN膜系硬度和附着力最高,分别为(30.11±0.34) GPa和(37.21±0.46) N.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CrCN过渡层的引入显著提升了涂层耐磨性,其对应样品摩擦因数最低,达到0.111,并在球磨测试中表现稳定,而其它膜系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形貌.
关键词:
过渡层
,
TiCN涂层
,
硬度
,
附着力
,
耐磨性